馬佳
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對策
馬佳
目的觀察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xiàn),并分析護理對策。方法選取80例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0),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采用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觀察2組患兒的體溫、憋喘、肺部啰音恢復正常的時間。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5%)顯著高于對照組(82.5%),觀察組體溫、憋喘以及肺部啰音恢復正常時間分別為(2.6±0.8)d、(2.7±1.1)d、(5.3±1.1)d,均顯著少于對照組,2組以上指標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根據(j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病癥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促進患兒生命體征恢復正常,并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臨床觀察;護理對策
小兒肺炎是臨床上兒科的常見病,患病對象以嬰幼兒為主,患兒常合并心力衰竭,并發(fā)高碳酸血癥以及酸中毒,嚴重者可引發(fā)心肌損害,從而合并為心力衰竭,患兒多病情危重且發(fā)展迅速,肺炎病可有效減少交換氣體面積,從而引發(fā)低氧血癥[1]。若得不到及時恰當?shù)闹委煼椒ǎ胰狈侠碛行У淖o理措施,很容易影響患兒的康復。本研究探討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xiàn),并分析護理對策,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北華大學附屬醫(yī)院收治的80例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將所有患兒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0)。觀察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齡(37.9±6.4)個月,平均病程(10.4±3.5)d;對照組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齡(36.8±6.2)個月,平均病程(11.1±3.6)d。2組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方面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診斷標準 安靜時心率加快,心率次數(shù)達到160~180次/min;呼吸困難,青紫突然加重,安靜時呼吸超過60次/min,肝大達肋下超過3 cm,短時間內密切觀察肝增大;心音顯著低鈍,或出現(xiàn)奔馬率;突然變得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或者發(fā)灰;尿少,下肢水腫,可以排除營養(yǎng)不良、腎炎以及維生素B缺乏等原因所造成,即可診斷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2]。
1.3 護理方法 所有患兒均給予對癥治療,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包括輸液護理、生命體征監(jiān)測、藥物及呼吸道護理等。觀察組患兒基于其病癥實施有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根據(jù)患兒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有針對性護理計劃,首先要嚴密掌握患兒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密切關注體溫、心率及血壓等指標的變化情況,以便能夠更好地應對患兒的突發(fā)情況。若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可分散其注意力,比如與患兒談心、講故事以及共同觀看動畫片等方法。優(yōu)化患兒的住院環(huán)境,保持病房干凈明亮,及時改善通風情況不好的病房,定期消毒,確?;純壕幼≡谳^為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最后要指導患兒的日常飲食與作息,根據(jù)自身的病癥制定個性化的食譜。注意保證患兒營養(yǎng)的全面性,以促進患兒的身體各器官功能能夠得到較好的恢復。使患兒保證具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使患兒的身體得到較好的恢復。向患兒的家屬宣傳相關健康知識,若發(fā)現(xiàn)患兒的身體存在異常情況,及時向醫(yī)護人員反映,采取恰當?shù)慕鉀Q措施。
1.4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患兒基本痊愈,呼吸以及心率等指標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但呼吸以及心率等指標仍未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未見改善,甚至進一步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分析 觀察組顯效21例,有效18例,總有效39例,總有效率97.5%;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20例,總有效
33例,總有效率82.5%,2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2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臨床指標分析 觀察組體溫、憋喘以及肺部啰音恢復正常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2組臨床指標比較(±s,d)
表2 2組臨床指標比較(±s,d)
組別 例數(shù) 體溫恢復正常時間 憋喘恢復正常時間 肺部啰音恢復正常時間觀察組 40 2.6±0.8 2.7±1.1 5.3±1.1對照組 40 4.7±1.2 4.9±1.1 7.8±1.3 t值 6.96 6.92 5.02 P值 <0.05 <0.05 <0.05
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臨床上兒科的常見急癥,患兒多病情嚴重且復雜,病死率較高,若小兒的各項系統(tǒng)功能發(fā)育不全,搶救以及護理措施不當很容易造成死亡,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率和病死率[3]。小兒肺炎主要是由一些病毒以及細菌感染等外界因素所引起的,最常見為因感冒所引起的肺部炎癥。小兒肺炎通常具有較強的頑固性,難以在短時間內痊愈,隨著肺炎的發(fā)展還很容易引起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若出現(xiàn)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現(xiàn)象,臨床醫(yī)生通常采用抗感染以及強心治療相結合的手段,同時配合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利于緩解患兒的病情[4]。小兒肺炎入院時狀況良好,很容易忽視患者心力衰竭的早期臨床觀察,因此,醫(yī)護人員一定要針對患兒的病情變化快的特點,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以及早治療,才能夠使患兒的病情得到迅速控制,尤其需要注意觀察6個月以內以及入院24 h之內的患兒[5]。護理時注意保持病房環(huán)境安靜,減少不必要的刺激,避免患兒出現(xiàn)煩躁和哭鬧情緒,加重心臟負荷,必要時按醫(yī)囑使用鎮(zhèn)靜藥物。及時給予患兒及其家長心理護理,避免家長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使患兒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保持患兒的呼吸道通暢,及時更換體位,叩背促進痰液排出,必要時給予吸氧和吸痰。用藥時嚴格掌握用藥劑量,控制輸液速度,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情況,密切注意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以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觀察患兒的精肝臟大小、神狀態(tài)、心音強弱、缺氧癥狀、腹脹以及體溫等情況有無改善。詳細記錄患兒的進食、進水、尿液以及大便的出入量,密切觀察患者靜脈穿刺部位是否出現(xiàn)藥液外滲的情況[6]。陳秀燕[7]研究顯示,對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積極實施觀察與護理,利于促進患兒康復,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有針對性綜合護理的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5%)顯著高于對照組(82.5%)(P<0.05),觀察組體溫、憋喘以及肺部啰音恢復正常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接受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后,患者的體溫、憋喘以及肺部啰音均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促進患者的生命體征趨近于正常。陳雅靜[8]研究顯示,對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利于促進患兒的生命體征恢復正常,有助于積極進行治療。總而言之,根據(j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病癥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可在短時間內促進患兒的生命體征恢復正常,使患兒獲得良好的康復條件,有助于治療的順利進行,并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1] 張保霞.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與心鈉肽的關系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3,19(21):39-40.
[2] 李秀珍.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6):1530-1531.
[3] 徐翠玲,楊云,代顯鴿,等.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2,33(7):1526-1527.
[4] 胡京梅.30例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10):2713-2714.
[5] 顏振蘭.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方法探討[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11):1232-1234.
[6] 李淑勤.兒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4):119-120.
[7] 陳秀燕.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觀察與護理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5):93-94.
[8] 陳雅靜.護理干預在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藥物與人,2014,27(7):1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067
吉林 132011 北華大學附屬醫(yī)院兒內科(馬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