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喜華
(吉林省遼源市中醫(y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低分子肝素鈣在進展型腦血栓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封喜華
(吉林省遼源市中醫(y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目的對低分子肝素鈣在進展型腦血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方法選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進展型腦血栓患者96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7例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49例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結果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經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NDSS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ND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結論在進展型腦血栓治療中應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時效果顯著,可對患者臨床癥狀有效改善,明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進展型腦血栓;低分子肝素鈣;神經功能缺損
進展性腦血栓指的是局灶性腦缺血癥緩慢進展且呈階梯式加重,持續(xù)時間可達6 h到數(shù)日的腦血栓類型,對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1]。我院在為進展性腦血栓患者治療時,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時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進展型腦血栓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與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所制相應診斷標準相符;其中男56例,女40例,患者年齡為46~76歲,平均為(59.3 ±1.4)歲;患者發(fā)病時間均在24 h以上,臨床表現(xiàn)為四肢癱瘓、失語及偏癱等;臨床分型為輕型28例,中型41例,重型27例。排除有凝血系統(tǒng)疾病與出血性疾病史、大面積腦梗死、腦出血、有肝素過敏史、近期有抗凝劑使用史等患者。將9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7例,觀察組49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情等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給予患者改善微循環(huán)的藥物,同時給予100 g/d阿司匹林、500 mg/d胞磷膽堿,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尼莫平與自由基清除劑;若患者有顱內壓升高合并癥,則給予250 mL/d 20%甘露醇行脫水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給予0.4毫升/次低相對分子質量肝素鈣腹部皮下注射,每天給藥2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接受14 d治療。
1.3 療效判定: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DSS)進行評價,觀察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在完成治療后對臨床療效進行判斷。治愈:治療后患者NDSS評分降低91%~100%;顯效:治療后患者NDSS評分降低46%~90%;有效:治療后患者NDSS評分降低18%~45%;無效:治療后患者NDSS評分降低或增加程度不超過17%,或病情有所惡化,或患者死亡。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以()形式表示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對比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若P<0.05則二者間存在顯著差異,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分析:對照組治愈17例,顯效9例,有效8例,無效1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2.3%;觀察組治愈23例,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3.9%;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NDSS評分分別為:對照組(23.1±2.6)分,觀察組(23.2±2.4)分;治療后NDSS評分分別為:對照組(15.4±2.4)分,觀察組(10.1±1.3)分;兩組患者治療前NDS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NDSS評分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ND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已逐漸發(fā)展為對我國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與有嚴重威脅的常見疾病[2],作為常見心腦血管疾病之一,腦血栓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3],且其致殘率與致死率均相對較高[4],對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均有嚴重影響。已有研究[5]表明,腦血栓形成過程和患者腦部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等之間有密切關系,當人體腦部局部血管出現(xiàn)閉塞或狹窄后,該處血液流動即會減緩,或處于停滯狀態(tài),容易生成血栓造成局部腦組織出現(xiàn)缺血缺氧性壞死,最終進展為腦血栓。
在近年來人們的自我保健理念不斷增強及診療技術不斷發(fā)展背景下,大多數(shù)腦血栓患者于發(fā)病初期即會就診,即大部分患者是在腦血栓形成初期(發(fā)病后6 h內)接受積極溶栓治療,治療效果理想且患者預后良好。然而進展型腦血栓患者在發(fā)病初期時通常無明顯臨床癥狀,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為漸進式進展,大部分患者于發(fā)病后48~72 h才出現(xiàn)腦血栓明顯癥狀,此時已措施最佳溶栓治療時機。進展性腦血栓的發(fā)病率機制是血栓繼續(xù)發(fā)展或是再生成,尤其是急性腦梗死時腦部可釋放相對分子質量為33萬U的凝血因子,此類凝血因子可參與到外源性凝血酶源激活物形成過程中,引發(fā)連續(xù)性反應,促使患者血液凝固,導致血栓擴展項近端,促使患者腦缺血癥狀進一步加重,此時若得不到有效治療,則進展型腦血栓患者預后較差。
針對于進展性腦血栓發(fā)病機制與特征,肝素在腦血栓控制及復發(fā)預防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因為肝素的半衰期相對較短,患者再灌注區(qū)很容易再發(fā)生出血現(xiàn)象及血小板降低等不良反應,故而其臨床應用相對受限。低分子肝素鈣是于肝素基礎上解聚所得藥物,其結構主要由多糖鏈構成,且這些多糖鏈相對較短。在腦血栓治療中,低分子肝素鈣具有類似于肝素的作用機制,可發(fā)揮理想的治療效果。低分子肝素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000~6500 U,具有抗凝血因子Xa活性t1/2,當其進入人體后,t1/2比普通肝素高出7倍左右。與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鈣抗凝血因子Xa活性的生物利用度高出2倍,可對纖維蛋白原及凝血因子Xa的活性予以有效抑制,促使患者血液黏稠度大幅改善,促使紅細胞壓積與纖維蛋白濃度降低。另外,這一藥物可和血管內膜結核起來,促使內源性氨基多糖大量釋放,從而發(fā)揮抗血栓、抑制血栓的效果[6-11]。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情況相似,而經過相應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均有顯著減輕,且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減輕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者說明低分子肝素鈣可對進展型腦血栓發(fā)揮顯著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說明低分子肝素鈣的應用不會導致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加大,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在進展型腦血栓治療中應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時效果顯著,可對患者臨床癥狀有效改善,明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楊建華.依達拉奉治療腦血栓形成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29(24):12.
[2]時新景.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腦血栓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1(1):182-183.
[3]陳麗霞.不同劑量氯吡格雷對急性腦血栓患者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評價[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2):40-42.
[4]步桂芝.疏血通注射液與奧扎格雷鈉治療腦血栓的臨床探討[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1(2):81-82.
[5]徐志勇,胡治平.奧扎格雷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40例腦血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21(2):89-89.
[6]周解程.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型腦血栓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22):98-99.
[7]張耀升.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巴曲酶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20):108-109.
[8]于霞.探討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特點和處理方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4):127.
[9]劉校杰.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小劑量尿激酶治療進展性腦血栓的療效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11):272-273.
[10]韋彤雁,李近都.腔隙性腦梗死中醫(yī)理論及其野芭蕉治療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9):1109-1110.
[11]聶方華,岳恒志.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小劑量尿激酶治療進展性腦血栓的療效[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6,9(5):66-67.
R743
B
1671-8194(2015)04-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