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洞
隨著社會車輛增多及人口增長,交通事故及各種意外損傷明顯增加。肺挫裂傷是一種常見的損傷,且常有復合傷并存[1-2]。需要盡快進行影像學檢查,為臨床提供早期診斷依據(jù)。我們將臨床癥狀較重,懷疑有肺挫裂傷的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掃描、X線片檢查?,F(xiàn)將31例肺挫裂傷患者的影像學資料分析如下。
回顧分析在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間收治于本院經(jīng)過多層螺旋CT掃描、X線片檢查,診為肺挫裂傷的31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3歲。創(chuàng)傷原因中,車禍21例,墜落傷5例,擠壓傷3例,刀扎傷2例。臨床表現(xiàn),胸痛31例,咳嗽21例,胸悶25例,咳血13例,昏迷1例,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19例。3例并發(fā)顱腦/或腹腔臟器損傷而死亡。所有傷者均在傷后0.5~3小時進行第一次檢查。兩種檢查間隔不超多1.5小時。于傷后2天~5個月根據(jù)情況進行動態(tài)復查。CT機使用GElightspeedplus16排螺旋CT機進行掃描,層厚5mm,螺距0.55mm,并將原始數(shù)據(jù)用層厚0.625mm進行重建,運用多平面重建(MPR)進行多角度觀察。根據(jù)病人情況用GE-6000胸片機進行立位或臥位投照。
2.1.1 肺挫傷:多層螺旋CT顯示肺挫傷26例。是最常見的肺實質損傷。一般在創(chuàng)傷后6小時內肺內就可以出現(xiàn)異常改變。最初消散相對迅速,在24~48小時內可完全吸收,更常見的是在72小時內完全吸收。CT影像特點是不按肺段分布,表現(xiàn)為肺紋理增多、增粗、伴有斑點狀陰影或邊緣模糊不清的絮狀影,輪廓不清晰,有的成大片融合滲出性改變。最常見于受傷臨近部位,也有少數(shù)彌散于一側或雙側肺野。非常嚴重的挫傷可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因為支氣管內一般充滿血液,所以支氣管氣相常表現(xiàn)不典型。如果傷后3天,實變陰影吸收緩慢或范圍擴大,則應考慮肺實質內有繼續(xù)出血、感染、肺不張、肺水腫、ARDS等并發(fā)癥出現(xiàn)。X線平片發(fā)現(xiàn)病變18例,漏診5例,誤診1例見圖1-4。
2.1.2 肺撕裂傷:多層螺旋CT顯示肺撕裂傷5例。是嚴重的創(chuàng)傷,可導致肺實質結構的破壞,引起肺撕裂傷。肺撕裂傷常伴有肺挫傷,并且剛開始時可能被周圍的血液滲出所掩蓋。特征性表現(xiàn)是一橢圓形的透光區(qū)由一假包膜所包繞形成的肺氣囊[3]。腔內出血可形成氣液平面或空氣半月征(如果血液已凝固)。肺氣囊通常較小(小于5mm),但超過10mm的病變也可能發(fā)生。病變最快可以9天吸收,一般吸收緩慢,可持續(xù)數(shù)周。而血腫可形成一肺內孤立的結節(jié)或腫塊,可持續(xù)存在數(shù)月。如果對病史不了解,可能會誤認為是肺癌[4]。撕裂傷多見于肋骨骨折斷端附近。X線平片漏診1例,誤診1例,見圖5。
2.1.3 肺內血腫3例:表現(xiàn)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高密度團塊影,邊界清楚,多在肺的淺表面,近肋骨骨折斷端附近,多在傷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血腫邊界不清楚一般考慮與周圍滲出有關,過24小時復查一般周圍滲出性病變基本吸收,見圖6-7。
2.1.4 肺不張5例:劇烈創(chuàng)傷后,常因病人畏懼疼痛,咳嗽幅度減小,使肺內或氣管內粘液、痰液、血液不易咳出,從而引起肺不張。多發(fā)生于肺的后部,以下葉后基底段更多見,表現(xiàn)為肺葉或肺段收縮,密度較均勻,邊界清晰,向肺門方向聚攏。
2.2.1 外傷性膈疝1例:平片示右側膈肌升高、膈面模糊。多層螺旋CT顯示升橫結腸部分位于胸腔內,縱膈右移。
2.2.2 縱膈氣腫及皮下氣腫5例:皮下氣腫大部分位于臨近肋骨骨折外的肌層間,如果是銳器損傷可見游離氣體位于全肌層內。如果伴有縱隔氣腫,平片顯示縱膈旁可見氣體影,多層螺旋CT顯示在縱膈內大血管、氣管、食道周圍的散在或彌漫性氣體影。
2.2.3 其他合并癥:肋骨骨折23例,胸骨骨折2例,胸腔積液27例,氣胸17例,胸壁血腫9例,心包積液1例,肝臟破裂1例,脾臟破裂2例,左腎挫裂傷1例,右腎挫裂傷1例。
胸部創(chuàng)傷是外傷中比較常見的類型,國內報道在45569例外傷中,胸部創(chuàng)傷占1.47%,美國報道創(chuàng)傷患者的1/15死于胸部創(chuàng)傷[5-6]。肺挫裂傷常見于胸壁受到鈍器的強烈撞擊、高壓氣流的沖擊或銳器刺傷等而發(fā)生。其發(fā)生機制主要是:①氣浪通過固定的不同肺組織界面產(chǎn)生的剪切傷;②由于肋骨骨折而直接引起;③在肺組織與胸膜緊密連續(xù)處的胸壁猛烈運動而引起;④支氣管受壓,管腔內高壓使遠端肺泡破裂;⑤后部肺實質受壓或推擠碰到椎體和肋骨所致[7]。如果傷及支氣管則由肺組織牽拉而形成肺氣囊。若同時有小血管破裂,血液進入則出現(xiàn)氣液囊腫。如果臟層胸膜未破裂,血液可聚積在破裂口內形成肺內血腫[8]。肺挫傷及肺裂傷常并存,故稱肺挫裂傷。主要病理改變是:由于外傷造成肺泡或肺間質毛細血管充血、水腫、通透性增高,血管擴張甚至破裂出血,使血液漏至肺泡及肺間質內而產(chǎn)生。
多層螺旋CT、X線片表現(xiàn)與創(chuàng)傷程度、傷后檢查時間有關[9]。X線平片常因胸部解剖結構重疊及圖像分辨率低等影響而容易出現(xiàn)誤診漏診。
圖1肺挫傷:不按肺段分布的絮狀陰影,邊界模糊;圖2與圖1同一患者,48小時復查,挫傷已吸收;圖3肺挫傷肺紋理增多、增粗、伴有斑點狀陰影并左側氣胸;圖4肺挫傷成大片融合滲出性改變;圖5肺裂傷左側脊柱旁課件小肺氣囊伴臨近肺內血腫;圖6肺血腫、左下肺胸膜下橢圓形陰影并胸腔積液;圖7與圖6同一病人,縱膈窗。本組病例經(jīng)多層螺旋CT掃描證實,X線平片漏診6例,誤診2例。因為CT密度分辨率、空間分辨率明顯高于X線平片,并能從軸位、失狀位、冠狀位多角度觀察,所以較X線平片,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許多患者在臨床上出現(xiàn)明顯癥狀前,螺旋CT即可發(fā)現(xiàn)陽性病變。
重癥患者臥位胸片,當有大量積液時,X線平片表現(xiàn)為均勻、大片狀致密影,從而掩蓋了肺內的病變,引起漏診,而螺旋CT可以明確的顯示位于后胸壁的積液,并能清晰顯示肺挫傷、肺裂傷是否存在、部位、范圍。當少量氣胸時,臥位X線平片很難顯示,而螺旋CT可以清晰的顯示位于胸部壁層及臟層之間的氣體。X線平片及螺旋CT還用于肺部疾病的鑒別診斷及隨訪觀察[10]。創(chuàng)傷性肺氣囊應與囊狀支氣管擴張、結核空洞、肺膿腫等鑒別;肺血腫與球形肺炎、包裹性積液、腫瘤等鑒別。鑒別的關鍵應結合創(chuàng)傷史及肺損傷的合并癥如血氣胸、肋骨骨折、縱膈或皮下氣腫等。
由于X線平片具有方便、快捷、廉價的優(yōu)點,是胸部創(chuàng)傷的首選檢查方法。但其分辨率低,特異性差,容易誤診、漏診。螺旋CT具有極高的特異性及敏感性,能夠明確肺挫裂傷是否存在、病變部位、性質、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嚴重合并癥。能夠快速明確診斷,為臨床及時提供準確的診斷、治療依據(jù)。從而挽救重癥患者生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1]鄭秀金,陳長旦,毛文灝.小腸克羅恩病臨床特征及診療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11(4):43-45.
[2]楊曉燕,董幟,羅宴吉,周麗莎,李子平,馮仕庭.多層螺旋CT腸道造影在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評估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10(10):760-763.
[3]費新華,蘇夏偉,蔣偉榮,於志華.64層CT在急腹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12):2212-2214.
[4]王紹娟,王利偉,黃海青,等.64排CT冠狀動脈成像與心血管造影對壁冠狀動脈診斷價值的對比[J].中國CT和MRI雜志,2013,11(4):47-49,68.
[5]董麗偉,李建軍,袁利,等.256層螺旋CT冠脈成像診斷冠脈狹窄的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2,10(3):33-35,42.
[6]于武江.肺撕裂傷的CT診斷及分型[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8,24(6):905-907.
[7]CohenMC.Pulmonary contusion:reviewofthe clinicalentity[J].JTrauma,1997,12(7):973
[8]李淑玲,宋希寬,劉旭林.肺挫裂傷CT追蹤觀察(附二例報告)[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6,25(6):577-578.
[9]楊靜,趙志華,洪宇,等.超聲引導穿刺活檢定性診斷宮頸癌盆腔淋巴結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2):188-189.
[10]胡麗蓉,冉海濤.超聲新技術在宮頸癌診療中的應用進展[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4,16(7):47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