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張 璐,劉黎明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西安市2~6歲兒童靜脈血微量元素檢測結(jié)果分析
李 娜,張 璐,劉黎明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目的 了解本地區(qū)兒童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為兒童預防保健工作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 采用全血、血清多元素分析儀測定西安市2 945例2~6歲兒童靜脈血中銅(Cu)、鋅(Zn)、鈣(Ca)、鎂(Mg)、鐵(Fe)5種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對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 西安市兒童全血中5種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缺乏率以Ca缺乏最高,占55.7%,其次是Fe與Zn,缺乏率均為32.5%。且Cu、Zn、Fe含量在不同年齡組均有所差異(F值分別為11.27、212.89、19.92,均P<0.01);Ca、Mg含量與各年齡組及性別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均P>0.01)。結(jié)論 兒童微量元素缺乏的防治工作應引起廣泛的重視,及時檢測兒童微量元素指標,發(fā)現(xiàn)問題及早治療,以保證兒童健康成長。
兒童;微量元素;靜脈血;健康
微量元素與機體的健康和疾病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長期攝入不足或缺乏,可引起亞臨床缺乏癥甚至缺乏性疾病,特別是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旺盛時期,各種生理機能正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更容易出現(xiàn)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引起生理功能的異常,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長發(fā)育造成極大的影響[1]。在中國兒童中微量元素缺乏現(xiàn)象較為普遍[2],本研究針對西安市2 945例2~6歲健康查體兒童靜脈血中銅(Cu)、鋅(Zn)、鈣(Ca)、鎂(Mg)、鐵(Fe)五種元素的檢測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各元素的缺乏情況以及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齡與性別間的差異。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保科進行健康查體的2~6歲兒童的體檢資料2 945例。入選標準:①身體健康,無急、慢性疾病;②體格發(fā)育正常者。其中男童1 739例,女童1 206例;按周歲年齡分組,分為2、3、4、5、6歲組,共5組,每組人數(shù)分別為743、606、613、515、468例。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受檢者空腹,在門診無菌采血室,由技術(shù)人員對受檢者肘靜脈消毒、擦干后用肝素鈉管采肘靜脈血3~5mL,離心后得血清,取40μL加入儀器配套的5元素檢測專用稀釋液中,蓋緊管蓋,迅速震蕩搖勻,靜止半小時后,用原子吸收光譜儀將各參數(shù)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使用相應的BH系列原子吸收光譜儀校準溶液按順序進樣做出標準曲線,當質(zhì)控品測定結(jié)果可接受時進行樣本量測定。
1.2.2 儀器與試劑
儀器為北京博暉創(chuàng)新光電儀器公司提供的全血、血清多元素分析儀。試劑為全血5元素專用稀釋液,即原子吸收光譜儀人體元素專用檢測試劑。
1.3 判定標準
各個元素正常值參考范圍以儀器廠家提供的參考值為標準,見表1。凡低于參考值下限者為缺乏人群。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及構(gòu)成比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種微量元素缺乏檢出率及與年齡、性別的關(guān)系
2 945例2~6歲兒童中缺Ca最為嚴重,缺Ca人數(shù)比例高達55.7%;其次是Fe和Zn,缺乏人數(shù)均占32.5%;而Mg與Cu的缺乏人數(shù)相對較少,分別為13.1%和6.8%。在年齡上,Cu、Ca與Fe在4歲組中缺乏較為嚴重,而Zn、Mg的缺乏率變化隨年齡增長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見表2。在性別上,缺乏人數(shù)比例變化未見明顯的規(guī)律性。
2.2 靜脈血微量元素檢測結(jié)果比較
2.2.1 不同年齡組間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較
各年齡組兒童靜脈血中Ca含量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值,其余指標平均值均在正常參考范圍內(nèi)。不同年齡組靜脈血Ca和Mg含量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Cu、Zn、Fe含量在不同年齡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該結(jié)果與廠家提供的參考范圍劃分方法一致。
2.2.2 不同性別間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較
靜脈血Cu、Zn、Ca、Mg、Fe含量在不同性別的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建立參考區(qū)間范圍時不必按性別分組,與廠家提供的劃分方法一致。
3.1 微量元素檢查的意義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體中含量少于0.01%的元素。目前已知有14種微量元素是人體所必需的,其含量過少會引起疾病,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甚至行為改變。Cu、Zn、Ca、Mg、Fe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們與人體生長發(fā)育、免疫機能、組織修復、智能發(fā)育及某些疾病有著密切關(guān)系[3]。靜脈血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對反映機體營養(yǎng)、健康以及疾病診斷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特別是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意義重大。
通過文獻查,歐美等西方發(fā)達國家很少做兒童體內(nèi)元素檢測,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西方國家飲食以肉、蛋、奶為主,兒童發(fā)生微量元素缺乏的比率較低; 與發(fā)達國家醫(yī)療體制有關(guān),在西方國家多以全科醫(yī)生式的家庭衛(wèi)生服務為主,醫(yī)生對該家庭的飲食習慣、身體狀況等均有所了解,在檢測時不參考這項指標。在我們國內(nèi),由于飲食習慣以谷類和碳水化合物為主,肉類和奶制品相對較少,加上兒童偏食、挑食習慣,和人們對兒童微量元素重要性認識不足,故兒童微量元素缺乏率較高。兒童營養(yǎng)狀況是衡量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程度的重要指標,隨著中國經(jīng)濟水平的發(fā)展,人們已經(jīng)逐漸意識到這一現(xiàn)象,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也加大力度預防兒童微量元素缺乏的發(fā)生,WHO也曾提出過小兒在疾病期間要注意補充鋅、鐵等元素,以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建議。
3.2 西安地區(qū)2~6歲兒童血清微量元素情況
3.2.1 鈣元素情況
本研究顯示,西安地區(qū)兒童Ca的缺乏最為明顯,缺乏率高達57.7%,這與中國其他省市報道的結(jié)論不太一致,如在北京、廣州、成都、長沙等地區(qū)研究表明Ca缺乏率均低于10%,蘭州、烏魯木齊等地區(qū)Ca缺乏率也僅有27%左右[4],因此認為其原因可能與西安市多數(shù)家長對Ca的攝入不夠重視,沒有及時讓兒童補充Ca含量高的食品所致;還有研究表明,由于鉛與Ca在吸收、排泄、轉(zhuǎn)運等代謝過程中與目標蛋白的結(jié)合有競爭,其代謝和功能發(fā)揮等環(huán)節(jié)均存在相互拮抗狀態(tài),故鉛元素在體內(nèi)的大量積聚也會擾亂Ca的代謝,并加劇鉛對機體的損傷。但由于本研究并未對兒童體內(nèi)鉛元素水平進行評估,所以不能得出相應結(jié)論。Ca在人體骨骼中含量最多,嬰幼兒期和青春期是人體骨量峰值的關(guān)鍵期,兒童缺Ca可導致兒童佝僂病、生長停滯、運動發(fā)育障礙等,有研究報道缺鈣還會引起多種過敏性疾病,如哮喘、蕁麻疹,嬰兒濕疹等,所以兒童時期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適量攝入蝦、奶類等含鈣高的食物。
3.2.2 鋅、鐵元素情況
本資料顯示,兒童Zn與Fe的缺乏率也較高,均為32.5%,與以往研究結(jié)論一致[5]。Zn能促進機體蛋白質(zhì)代謝、增加味蕾敏感性、能維持免疫細胞的正常功能。充足的Zn供給,能維持兒童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促進體格發(fā)育、智力發(fā)育,提高兒童免疫功能。Zn缺乏可導致兒童生長發(fā)育減慢、智能發(fā)育遲緩,還可導致兒童味覺不良、食欲減退、異食癖,兒童免疫力下降,易反復感染、高熱驚厥等。Fe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具有運輸和貯藏氧的功能。Fe參與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細胞色素的合成,以及多種酶的合成和活化。缺Fe會引起兒童貧血、紅細胞數(shù)量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危害兒童生長發(fā)育、認知、學習、情緒、免疫功能,缺Fe還可導致兒童發(fā)育延遲,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發(fā)生不可逆的記憶力衰退,從而又間接使外源性維生素D、Ca、磷(P)攝入不足,同時還干擾維生素D在皮膚和腸道的轉(zhuǎn)化,形成不良循環(huán)[6]。
3.2.3 銅、鎂元素情況
本研究顯示,Cu、Mg異常在臨床上發(fā)生率較低。Cu主要存在于肌肉中,組成銅蛋白,具有多種生理功能,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Cu在血紅蛋白的生成和細胞的成熟過程中起促進作用。Cu在細胞的分裂與分化,F(xiàn)e的吸收、運輸和利用,紅細胞的成熟與釋放,體內(nèi)能量代謝,以及在造血功能、內(nèi)分泌功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骨骼系統(tǒng)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化作用。如果體內(nèi)缺少Cu,就可能引起一系列疾病,如影響造血功能以致發(fā)生貧血癥,影響兒童生長以致發(fā)育遲緩等。Mg參與人體大多數(shù)新陳代謝過程,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Mg是機體代謝的重要催化劑,幾乎參與人體的所有新陳代謝過程,兒童缺Mg能引起蛋白質(zhì)合成系統(tǒng)的停滯,肥胖,荷爾蒙分泌的減退,消化系統(tǒng)機能異常,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障礙等。
3.3 微量元素檢測標準的建議
靜脈血Cu、Zn、Fe含量在不同年齡組間存在差異。且Cu、Zn、Fe含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這可能與兒童各組織系統(tǒng)逐漸發(fā)育完善,吸收能力逐步增強有關(guān)。而Ca與Mg在不同年齡組間含量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目前大多數(shù)醫(yī)院生化檢驗報告單對微量元素參考值沒有按年齡進行劃分,按照一個標準評價不同年齡微量元素的營養(yǎng)水平,容易造成臨床診斷上的偏差。對處于生長發(fā)育關(guān)鍵時期的學齡前兒童,更應該給出準確的判斷值給予臨床參考,以做好微量元素缺乏的早期預防工作,因此建議分年齡段設(shè)置參考值。本研究還表明微量元素在不同性別間含量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微量元素對維持人體健康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較快時期,代謝旺盛,平衡機制不完善,若膳食不合理,出現(xiàn)挑食、偏食等習慣,會導致營養(yǎng)不均衡,則機體可能會出現(xiàn)微量元素缺乏癥狀,威脅身心健康。因此兒童微量元素缺乏的防治工作應引起廣泛的重視,及時檢測兒童微量元素指標,發(fā)現(xiàn)問題及早治療,以保證兒童健康成長。
[1]Prasad A S.Essential and Toxic Element:Trace Elements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M].Elsevier,2013.
[2]劉小兵.2002、2012年中國農(nóng)村兒童血漿/血清16種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及鋅營養(yǎng)狀況評估[D].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4,63.
[3]Mertz W. Trace elements in human and animal nutrition[M]:Elsevier,2012,33,328
[4]阿不都拉熱依拉,武曉寧,克力木阿斯木古麗.500 例兒童銅鋅鈣鎂鐵檢測結(jié)果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2,23 (3):377-378.
[5]楊宇軒,王小娟,胡森科,等.陜西某縣小學生營養(yǎng)狀況及相關(guān)因素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3,24(04):474-477,590.
[6]Falkingham M, Abdelhamid A, Curtis P,etal.The effects of oral iron supplementation on cognition in older children and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Nutr J,2010,9(4):1e16.
[專業(yè)責任編輯:史曉薇]
Trace elements of venous blood in children aged 2-6 years old in Xi’an City
LI Na, ZHANG Lu, LIU Li-ming
(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haanxiXi’an71006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serum trace element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work for children. Methods The levels of copper (Cu), zinc (Zn),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and iron (Fe) in venous blood of 2 945 children aged 2-6 years old were detected by multielement analyzer with whole blood and serum,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race elements in blood of children in Xi’an City were deficient in different degree, and the lack rate of Ca was highest (55.7%), followed by Fe and Zn (32.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ntents of Cu, Zn and Fe in different groups (Fvalue was 11.27, 212.89 and 19.92, respectively, allP<0.01), but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Ca and Mg contents among groups and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allP>0.01). 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on trace elements deficiency in children should attract much attention. Trace elements should be detected in children on time for early discove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m.
children; trace element; venous blood; health
2015-09-10
李 娜(1982-),女,檢驗師,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從事臨床檢驗工作。
劉黎明,教授。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5.052
R179
A
1673-5293(2015)05-10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