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融雪
在江西上饒,微信成為近三萬名干部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關鍵詞。
上饒市委書記陳俊卿是五個群的群主:市委班子群、縣委書記群、市四套班子群、縣市區(qū)黨政主官和市直機關主官群。同時他還是幾個掛鉤聯(lián)系點,廣豐縣永豐街道、嵩峰鎮(zhèn)微信群成員。
在這個城市的黨政系統(tǒng)中,市委主要領導聯(lián)系200名以上群眾,其他市級領導分別聯(lián)系100名以上群眾,縣處級、鄉(xiāng)科級領導分別聯(lián)系50名以上,機關干部聯(lián)系10名以上。
在上饒,以“干部問政零時差,干群交流零障礙,排憂解難零等待,信息宣傳零距離”為目的的各類工作微信平臺有360多個。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了這樣一個觀察的“微窗口”。萬年縣委書記張愛平說:“開通微信問政,班子成員最開始是有顧慮的。有人擔心,什么人、什么問題都答復,精力是否顧得過來?大事小事都直接找主要領導,分工負責還要不要?”上饒市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組織部部長吳井勇表示,出現(xiàn)這些“顧慮”的主要原因還是“官念”在作怪,沒有把“公仆”的位置擺正確。
在張愛平的民情微信群里,有100多名群眾,包括清潔工、教師和工人等。一次,有位“微友”在群里反映某個路段堆了廢棄物,經有關人員及時處理后,張愛平就將處理好的現(xiàn)場照片再反饋給這位“微友”。
陳俊卿坦言:“改進作風是一個長期的課題。如何更好地順應人民群眾期待,以更大力度解決‘四風方面的具體問題,讓所有干部為群眾著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p>
“群眾滿不滿意、認不認可,是檢驗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唯一標準?!标惪∏湔f,“要建立臺賬,銷號整改,建章立制,把提出來的問題切實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