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文(山東省海陽市畜牧獸醫(yī)站 265100)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研究進展
王京文(山東省海陽市畜牧獸醫(yī)站 265100)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易變異,不同血清型毒株之間具有較小的交叉保護性甚至無交叉保護性,因此,IB仍是危害世界養(yǎng)禽業(yè)的重要疫病之一。本文收集該病毒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研究進展,認為基因工程疫苗將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會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研究進展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種急性的高度傳染性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該疾病的主要特征為:喘氣、咳嗽、打噴嚏、氣管啰音和流鼻涕(Butcher G D等,2002)[1]。
雖然雞傳染性支氣管炎被認為主要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但不同的IBV毒株表現(xiàn)出來不同的組織嗜性,也有一些毒株可以感染腎和輸卵管,分別導致腎炎和產(chǎn)蛋異常。根據(jù)病毒感染引起的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可將IB分為呼吸型IB、腎型IB、腺胃型IB。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禽類最主要的疾病之一,雞群感染IBV后主要表現(xiàn)為蛋雞的雞蛋產(chǎn)量減少甚至停止、蛋的質(zhì)量下降,出現(xiàn)軟殼蛋或者畸形蛋,肉雞增重緩慢等。IBV感染后可能導致支原體、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繼發(fā)感染,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尤為嚴重。
疫苗在IBV的預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用本地區(qū)分離株制備的活疫苗、多價疫苗是防制IBV的更為有效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疫苗主要有滅活苗和活疫苗兩類,它們都含有完整的IBV顆粒,但是,基因工程疫苗顯示了巨大的應用前景[2]。
IB滅活苗是將完整的IBV顆粒經(jīng)理化方法滅活后制備的疫苗,主要在種雞、蛋雞開產(chǎn)時使用。目前,我國用于IB預防的滅活苗主要有雞胚組織滅活苗和油乳劑滅活苗兩種。不同IBV毒株在毒力、致病性和組織嗜性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且不同血清型之間交叉保護力弱或沒有,因而,采用不同血清型的毒株制備多價組織滅活苗(劉興友等,1999)和多價油乳劑滅活苗是預防IB感染的有效途徑。
IB弱毒疫苗是由抗原性良好的毒株連續(xù)通過雞胚傳代致弱后制備的凍干苗,主要用于肉雞免疫及種雞和蛋雞的首免[3]。
IB弱毒疫苗從1956年開始在荷蘭用于IB的預防,其中H52、H120是最先用于IB預防的活疫苗,也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活疫苗,已應用了近50年,而且H120對部分不同血清型的IBV能提供異源交叉保護作用。
我國除Mass血清型疫苗H120、H52、Ma5外,還有許多根據(jù)地方流行的典型分離株制備的活疫苗如D41(陳天杰等,1987)、W93、D971p等;此外,還有 28/86、H94、HK、IBN、Jilin、JAAS、J9等疫苗,這些疫苗主要是預防腎致病性IBV,在我國地方IB的防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4]。
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術獲得帶有病原體保護性抗原表位的目的基因,將其導入原核或真核表達系統(tǒng),獲得該病原的保護性抗原,研制成疫苗;或者采用基因缺失、基因突變等手段所獲得的基因缺失疫苗或基因突變疫苗等。
王紅寧等通過RT-PCR獲得IBV S1基因片段,并將其導入玉米表達載體進行了表達。此外,Zhou J Y等用土壤桿菌屬系統(tǒng)構建含有IBV S1基因的載體,然后轉(zhuǎn)化馬鈴薯,在馬鈴薯中表達了IBV S1糖蛋白并免疫鼠和雞,通過3次免疫后,免疫雞受到完全保護,此結(jié)果表明轉(zhuǎn)基因馬鈴薯表達的IBV S1糖蛋白也可作為防治IBV的疫苗資源。
綜上所述,隨著分子生物學以及免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表位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將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會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陳學輝,孟和,崔芳巖,等.siRNA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復制的影響[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8,36(9):79-81.
[2]杜恩岐,劉勝旺,孔憲剛,等.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核蛋白基因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及抗原性初步研究[J].病毒學報,2003,4(19):342-347.
[3]楊漢春.動物免疫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56-61.
[4]周光炎.免疫學原理[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