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秋香
關于舒適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申秋香
目的評價舒適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總結護理經驗。方法184例LC患者, 選擇常規(guī)護理患者102例(常規(guī)組), 選擇舒適護理患者82例(舒適組),對比相關指標。結果舒適組手術室留置時間(61.5±10.3)min、術后12 h疼痛水平(3.8±1.4)分低于常規(guī)組的(69.1±11.4)min、(5.4±1.8)分, 舒適組基礎質量評分(96±2)分、病區(qū)管理評分(93±5)分、患者滿意度評分(95±4)分高于常規(guī)組(91±4)分、(89±4)分、(88±7)分,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雖不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但有助于縮短手術室停留時間、減輕疼痛感受、提高患者滿意度, 臨床應積極應用。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舒適護理
LC是膽囊切除術“金標準”, 是治療膽囊結石最常用術式, 是普外科開展例數最多的術式之一, 但因LC術存在固有缺陷、手術適應證的擴大, LC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居高不下, 達1%~5%, 其中不乏膽漏等嚴重并發(fā)癥, 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LC術預后影響因素眾多, 精心的圍手術期護理是保障手術安全、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的關鍵因素之一。為提高手術整體效果, 本院將舒適護理應用于LC圍手術期護理之中, 取得一定成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普外科L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 非急診;②知情同意;③未合并其它類型危重癥;④認知、精神均正常。剔除標準:①中轉開腹;②術中死亡;③因各種主客觀原因脫離護理路徑;④轉院治療;⑤有腹部手術史。共納入患者184例, 其中男91例, 女93例, 年齡31~64歲, 平均年齡(42.0±10.3)歲, BMI水平21.4~31.2 kg/m2, 平均(27.4±3.2)kg/m2,手術風險等級Ⅰ級122例、Ⅱ級62例。其中選擇常規(guī)護理患者102例納入常規(guī)組, 選擇舒適護理患者82例納入舒適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手術風險等級、執(zhí)行醫(yī)師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 按照LC護理路徑, 落實圍手術期護理, 包括檢查護理、術前訪視、穿刺護理、術中生命體征監(jiān)護、并發(fā)癥預防護理、出院時健康教育等。
1.2.2 舒適組 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 主要內容包括:①心理舒適:a.入院時, 熱情接待, 若患者癥狀較重,可采用握手、耳旁叮嚀囑咐、皮膚接觸等方法減輕患者恐慌情緒;b.檢查時, 輕柔操作, 注重獲取患者感受, 及時告知檢查結果;c.擬定手術方案后, 告知LC特點, 強調安全性,采用積極性、暗示性語言增強患者信心, 如“本醫(yī)院已做過數百例膽囊切除術, 醫(yī)師經驗非常豐富”, 做好訪視時、麻醉前的心理支持, 采取撫觸等積極的措施使患者感受到被關注、被重視。②做好術后支持工作, 鼓勵家屬陪護, 傳授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心理支持技巧。③個體化心理支持:針對患者心理狀況、性格特征、疾病認知情況, 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如部分年齡較大者, 擔心麻醉風險、對疾病缺乏足夠的認知, 應注重健康教育, 糾正患者錯誤認知、強調手術安全性, 但切忌下保證。④善于利用積極信息:通報疾病診斷、手術準備情況, 評價術前準備活動質量, 減輕患者顧慮,術后及時通報手術治療情況、結石清除情況, 增強患者信心。⑤軀體舒適:a.檢查、采樣、穿刺時, 輕柔操作, 避免繼發(fā)損傷;b.做好手術室環(huán)境維持, 創(chuàng)造適宜、舒適、整潔的手術室環(huán)境;c.術中做好體位護理, 術前做好適當的皮膚護理,如按摩、涂抹防護油等, 做好眼部護理;d.注重病房保暖降溫;e.確保高質量的護理操作, 避免粗暴操作;f.做好飲食護理, 避免腹部不適、便秘、消化不良, 指導患者多飲水;g.若條件合適, 可適當安排按摩等護理, 當然部分高齡血管條件欠佳, 并發(fā)下肢靜脈血栓風險較高, 不宜進行按摩;h.若患者伴有呼吸系統疾病, 還應做好呼吸道管理, 指導正確排痰、咳痰;i.做好疼痛管理, 嚴格按要求執(zhí)行藥物鎮(zhèn)痛, 配合非藥物鎮(zhèn)痛, 如音樂療法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室留置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后12 h疼痛水平、術后排氣時間。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基礎護理評分、病區(qū)管理評分、患者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與康復相關指標對比 舒適組手術室留置時間(61.5±10.3)min、術后12 h疼痛水平(3.8±1.4)分低于常規(guī)組的(69.1±11.4)min、(5.4±1.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舒適組術中出血量(27.2±6.4)ml、術后住院時間(1.7±0.7)d、、肛門排氣時間(7.4±1.8)h與對照組的(30.4±6.9)ml、(1.9±0.8)d、(7.8±2.0)h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舒適組基礎質量評分(96±2)分、病區(qū)管理評分(93±5)分、患者滿意度(95±4)分高于常規(guī)組(91±4)分、(89±4)分、(88±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LC手術與護理路徑已基本成熟, 常規(guī)護理包括檢查護理、術前訪視、穿刺護理、術中生命體征監(jiān)護、并發(fā)癥預防護理、出院時健康教育, 不同醫(yī)院落實質量、具體操作存在一定差異, 近年來隨著日間手術制度的推行, LC護理難度不斷上升[2]。本次研究中, 舒適組手術室留置時間、術后12 h疼痛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反映舒適護理確實有助于保障手術順利實施, 減輕患者軀體不適,節(jié)約的時間主要集中在麻醉階段、術前配合階段。舒適護理不能減少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與肛門排氣時間, 三項指標與醫(yī)師技術操作水平、氣腹質量、醫(yī)院治療路徑有關。舒適護理內容的落實, 還有助于轉變護理理念, 有助于全面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 舒適護理注重創(chuàng)造有利于手術、患者康復的心理與生理環(huán)境, 減輕患者手術應激反應, 保障手術安全,同時減輕患者軀體不適[3], 有助于提高護理依從。舒適護理作為一種以患者為主體的護理理念, 還有助于轉變護士護理觀念, 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4], 獲得患者廣泛好評。
[1]徐永紅.人文護理理念對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影響.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1):350-351.
[2]楊霞.日間手術患者術前心理應激及早期護理干預效果研究.復旦大學,2010.
[3]唐建東, 吳云書, 張衛(wèi)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相關因素的分析.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16(9):688-690.
[4]李娜, 周立.手術室護士護理人文關懷現狀的質性研究.護理學雜志,2013,28(6):60-6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40
2014-12-29]
467000 河南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