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碧澎
美國《紐約時報》不久前發(fā)表了題為《希拉里·克林頓的第一夫人史:強勢,但并不總是機敏》的文章,文章提到,20世紀70年代,作為水門事件委員會的一名年輕律師,希拉里·羅德姆有一天晚上搭老板伯納德·努斯鮑姆的車回家。臨下車前,她表示想介紹老板跟自己的男友認識。她說:“伯尼,他將來是要當美國總統(tǒng)的?!本唧w內容如下:
努斯鮑姆那段時間承受著巨大壓力,他大怒:“希拉里,這太愚蠢了?!彼泊笈骸澳愫喼痹诤f?!迸辊U姆回憶:“她對我大叫大嚷,然后摔門而去,沖進了樓里?!?/p>
事實證明,她是對的,而他錯了。羅德姆女士后來嫁給了那個胸懷大志的男友——比爾·克林頓,她早在當年就認定自己的人生之路通往白宮,而現(xiàn)在也許會謀求以主人而非配偶兼伙伴身份回歸。
初上任:塑造特殊關系之始
在《時代》周刊評選的2011年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人之中,希拉里是其中一員。哈佛教授約瑟夫·奈為希拉里寫下這樣的評語:她最出色的品質是教會了人們如何成功并有效地成為對手團隊中的一員。
2008年美國大選之后,讓所有人吃驚的是,奧巴馬選擇了競選中最強大的對手希拉里擔任國務卿。在奧巴馬第一任期就要接近尾聲的時候,人們發(fā)現(xiàn)兩人已經(jīng)塑造了一個合作伙伴關系。
2011年,《紐約時報》的兩位記者共同制作了一個視頻短片,對奧巴馬與希拉里這對世界上最受矚目的關系進行評估。短片采訪了該報長期關注奧巴馬和希拉里的兩位記者:負責報道白宮的庫伯和負責報道希拉里和國務院的蘭德勒。
兩位記者一致認為在競選剛結束的時候,奧巴馬和希拉里的關系很明顯有點躡手躡腳,比較正式,一定程度上講有點僵硬。在奧巴馬剛剛入住白宮之后,他有一次出人意料地邀請希拉里獨自到白宮外面散步,兩人后來選擇一張野餐桌坐下。這個時刻被很多人認為是兩人致力于塑造特殊關系的開始。后來,隨著時間的推遲,兩人的關系開始冰釋前嫌,慢慢解凍。當希拉里的女兒切爾西訂婚之后,奧巴馬主動提出可以辦一個白宮婚禮。
希拉里對奧巴馬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其中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克林頓總統(tǒng)與朝鮮談判釋放兩位被捕記者。當時,朝鮮指明要求克林頓總統(tǒng)來參加談判才會釋放人質。奧巴馬政府包括國務院在內的很多高級官員都反對這個要求。但是,希拉里堅持讓克林頓去朝鮮參與人質釋放。她借一個午飯之機去說服奧巴馬,奧巴馬接受了她的建議,最后換來兩名人質的釋放。
另外一件廣為傳頌的事情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談判。美國當時面臨的情況是全面樹敵,中國、巴西和印度等幾個主要國家都不贊成美國的主張。一時間達成協(xié)議的希望變得異常渺茫。當中國、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幾個國家召開閉門會議時,在未受邀請的情況下,奧巴馬和希拉里互相為對方打氣,決定沖進會場,參與會談。雖然這次大會的最后結果仍舊不盡如意,但是很多美國的分析家認為如果沒有奧巴馬和希拉里的“闖關”,那么哥本哈根會議有可能不會取得任何結果。
庫伯和蘭德勒都認為希拉里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人。她明白奧巴馬贏得了選舉,是總統(tǒng),要制定政策和作出決定。在兩人觀點不一致時,希拉里清楚調整自己觀點的必要性。
競選中兩人最大的一個外交分歧是如何對待敵對國家尤其是伊朗。奧巴馬認為不和敵對國家接觸和談判是不對的,希拉里競選的時候持相反的觀點。但是就任國務卿之后,希拉里調整了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態(tài)度,開始向奧巴馬靠攏。在奧巴馬總統(tǒng)的第一年任期內,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試圖和伊朗接觸。老練的希拉里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便接觸政策不奏效時,國際輿論站在美國一邊。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奧巴馬的接觸政策找到了一個墊底。
當分析希拉里和奧巴馬的關系到底有沒有上升到歷史上尼克松和他的國務卿基辛格那樣親密時,庫伯表示這個她就不得而知了,也許兩人內心深處仍舊是不平靜的。
卸任后:批評中夾雜求和
2013年1月23日,希拉里最后一次以美國最高外交官身份出席國會聽證,就班加西領事館遇襲案進行說明。在參眾兩院議員唇槍舌劍的輪番質詢之下,這位“鐵娘子”難得一見地嬉笑怒罵,展現(xiàn)了其真性情的多個側面,這起聽證會也被認為是希拉里的“政治謝幕”。
卸任國務卿之后,希拉里與奧巴馬的關系仍然微妙。
2014年8月初,這位前國務卿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訪時表示,由于奧巴馬“未能”向敘利亞反政府叛軍提供武力支持,致使恐怖組織“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趁虛而入。
然而,希拉里發(fā)言人8月12日發(fā)表聲明稱,希拉里“已經(jīng)給奧巴馬打過電話,確保他明白自己絕對無意攻擊他、他的政策或領導能力”。該發(fā)言人在聲明中承認“希拉里和奧巴馬確實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包括棘手的敘利亞問題”, 畢竟,讓自己與不得人心的外交政策保持距離有利于她贏得溫和派的支持,但是“就像任何兩個需要應對公眾關注的朋友,希拉里期待兩人第二天晚上見面時能冰釋前嫌”。
在《大西洋月刊》的采訪中,希拉里曾責備奧巴馬在處理全球危機上太過謹慎,并強調自己和奧巴馬的風格大相徑庭。
她表示:“強大的國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組織原則,但‘避免愚蠢行事并不是一條組織原則?!贝嗽捯庠卺槍W巴馬和顧問之前私下描述自己的外交政策方針時提到的短語。
問及希拉里的組織原則時,她回答道:“和平、進步和繁榮。這條原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適用?!?/p>
2014年8月,奧巴馬在度假期間處理了關于伊拉克、烏克蘭、加沙、敘利亞、恐怖主義以及非洲埃博拉病毒等問題。
希拉里稱:“奧巴馬思維縝密,聰明過人,能同時分析大量變化因素?!?“我認為他之所以行事謹慎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接任總統(tǒng)時面臨的局勢:兩大戰(zhàn)爭和金融危機。他已經(jīng)耗費了大量資本和精力來將美國人拉出困境?!?/p>
不過,希拉里堅決贊同以色列空襲哈馬斯的行動,并強烈抨擊奧巴馬沒有加強叛軍戰(zhàn)斗力量來對抗敘總統(tǒng)阿薩德的決定。
希拉里曾在新書《艱難抉擇》中表達了自己對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人員的支持。
但奧巴馬之前也曾表示,支持叛軍不能阻止ISIS恐怖組織肆虐整個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據(jù)說,希拉里和當時的國防部長帕內塔還為是否應該向幾年前首次反抗阿薩德的叛軍提供武力支持而爭執(zhí)不休。
自那以后,隨著與基地組織和其他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團體有聯(lián)系的武裝分子加入敘利亞反政府叛軍,“武裝支持叛軍”的問題就變得愈加復雜。
白宮方面拒絕回應希拉里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訪中發(fā)表的評論,但他們表示希拉里的團隊在公開采訪內容之前曾提醒過他們。
希拉里在2008年民主黨總統(tǒng)初選中敗給奧巴馬,她至今仍沒有明確表示自己會不會參加2016年的總統(tǒng)大選。但她決定坐下來就自己的外交政策理念接受深度訪談,并極力標榜自己與不受歡迎的現(xiàn)任總統(tǒng)的不同,這一切都表明她正在認真準備一場競選。
但共和黨表示,希拉里無法否認自己在奧巴馬第一任期執(zhí)行他的外交政策時從未有過公開怨言。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fā)言人克絲汀·古柯斯基在回應希拉里的采訪時表示:“希拉里用了4年的時間來執(zhí)行奧巴馬的外交政策。在第五年,她竟然試著讓選民相信世界各地發(fā)生的事情不是‘奧巴馬—希拉里外交手段的結果,這太可笑了?!?/p>
參選前:如何保持“再平衡”
2014年11月23日,奧巴馬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如果前國務卿希拉里參加2016年總統(tǒng)大選,她將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候選人”,且會成為一個“偉大的總統(tǒng)”。
然而,對于奧巴馬的贊美之辭,希拉里至今一直保持噤聲。希拉里的發(fā)言人尼克·梅里爾也拒絕對奧巴馬的講話發(fā)表評論。因為希拉里在美國中期選舉之后,既不需要繼續(xù)批評奧巴馬政府,也不需要奧巴馬政府對她的稱贊。希拉里需要與奧巴馬保持一種“再平衡”狀態(tài)。
曾幾何時,希拉里通過出書、接受采訪、發(fā)表演講,對奧巴馬的政策多次提出批評,指責奧巴馬在外交上過分謹慎,缺乏長遠眼光,尤其是對敘利亞的政策是個“失敗”,以此表明自己并不完全贊同奧巴馬推行的政策,從而與奧巴馬拉開一段距離。
希拉里在奧巴馬外交上飽受共和黨詬病之際,頻頻對奧巴馬提出指責,無疑是火上澆油,在美國媒體中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使奧巴馬處于更加難堪的境地。
《華盛頓郵報》2014年8月11日在一篇報道中說,希拉里在奧巴馬的支持率處于執(zhí)政以來最低點之時,對奧巴馬提出尖銳批評,她“當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想說明:她做好了競選總統(tǒng)的準備;她不擔心民主黨初選,她相信,她發(fā)表了比奧巴馬更強硬的外交觀點,初選就沒有一個強勁對手與之較量;她希望選民不要忘記,她與奧巴馬的看法不一,如果她當選總統(tǒng),她與奧巴馬的外交政策將會迥然不同。但是在報道的第二天,即8月12日,希拉里試圖平息媒體的這場風波。
媒體報道說,希拉里與奧巴馬的關系很微妙。希拉里希望與奧巴馬的關系保持一種平衡,一方面,她需要獲得民主黨內一些奧巴馬支持者的支持;另一方面,她又必須與奧巴馬劃清界限,因為美國選民對奧巴馬已失去了信心。
一位長期擔任奧巴馬顧問的人士表示,奧巴馬完全了解希拉里將不得不與自己保持距離,并公開質疑自己所做的事情,對此他并不感到擔憂。奧巴馬在11月23日的講話中說,希拉里不會在每一件事情上與他政見一致,但希拉里的態(tài)度會是選民樂見的一種突破,因為參加競選總統(tǒng)就應該表明自己的立場。
看起來奧巴馬十分大度,但他有自己的政治考量。白宮高級顧問丹·法伊弗在談到奧巴馬與希拉里今后兩年的關系時說:“如果奧巴馬聯(lián)盟能夠變成民主黨聯(lián)盟,那么它將左右今后幾年中爭論的走向,并為我們強烈關注的許多問題鋪平道路,這可能是我們過去兩年中所沒有做到的。”希拉里的盟友、親民主黨的一個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負責人則明確指出:“奧巴馬總統(tǒng)的政治遺產(chǎn)現(xiàn)在完全仰仗一位民主黨人當選繼任總統(tǒng),這個繼任者將對這些遺產(chǎn)予以保護和發(fā)揚,而不是完全推翻?!?/p>
希拉里心中也有自己的盤算。美國國會中期選舉被人們視為美國總統(tǒng)競選的前奏,選民在選舉中表現(xiàn)的對奧巴馬的不滿,使人們普遍認為,如果奧巴馬政府推薦希拉里為總統(tǒng)候選人,這對希拉里“在政治上是不利的”。美國政治學家理查德·弗羅利克說,在今后兩年里,不僅是奧巴馬總統(tǒng),包括控制國會的共和黨,“都會被選民視為華盛頓官方,因此希拉里就有了宣布她主張改變政壇現(xiàn)狀的機會”。
《華盛頓郵報》報道說,這就是希拉里保持緘默的原因所在。報道還說,共和黨奪取了國會兩院的領導權之后,對希拉里可能是件好事,因為希拉里可以“減少對奧巴馬提出批評或與他進行比較的必要性”,希拉里“將不得不讓自己與奧巴馬劃清界限”,又要“留住曾經(jīng)幫助奧巴馬入主白宮的年輕人和少數(shù)裔陣營”。希拉里與奧巴馬保持“再平衡”關系,對希拉里于2016年問鼎白宮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