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
切絲、翻晾、淘洗、壓榨……古老院落里的樓層廊道,掛滿了“風脫水”后的菜頭串和原始的制作工具。用力壓榨時呼喊的號子,讓手工榨菜的久遠記憶又重新活了過來。
① 風干的榨菜絲要經(jīng)過反復淘洗,去除灰塵和雜質。
② 萬紹碧始終堅守著涪陵榨菜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并一手創(chuàng)辦了“辣妹子”榨菜品牌。
③為了利用江風脫水而搭起的長長菜架,十分壯觀。
榨菜之于涪陵人,是印在腦海中的記憶,是長江的江風吹來的陣陣菜香,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淡忘或者抹去的過往。
一江碧水 兩岸青山
在老一輩涪陵人的記憶中,每到青菜頭成熟的季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做榨菜。整條街上,家家戶戶門前,碩大的簸箕上堆滿了洗凈的青菜頭。張家的婆婆、李家的爺爺在冬季暖暖而薄薄的陽光下,懶洋洋地開始邊拉家常邊切菜。風干、淘洗、壓榨、拌料、裝壇等12道工序之后,便是充滿期待的漫長等待。待到開壇之時,到鄰居家的菜壇里抓一把榨菜來嘗鮮,是老涪陵人童年記憶里最快樂的時光。
只是,時至今日,即便是土生土長的涪陵人,對于涪陵榨菜的傳統(tǒng)制作方法,大多也只剩下記憶里的一些印象而已。幸好還有這么一些人在堅守著這個有故事的味道,身為涪陵榨菜傳統(tǒng)手工制作技藝傳承人的萬紹碧,便是其一。在她的記憶里,晾曬青菜頭的景象則更為壯觀,“長江兩岸都搭起菜架,掛滿了一串串新收獲的青菜頭,真的是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傳統(tǒng)工藝利用的是江風脫水,自然風干,而不像現(xiàn)在是用鹽來脫水?!?/p>
三腌三榨 世代傳承
傳統(tǒng)榨菜的手工制作技藝,其關鍵所在就是“三腌三榨”。每一次的晾曬、腌制、壓榨都飽含著技藝傳承所留下的寶貴經(jīng)驗。作為傳承人,萬紹碧制作的手工榨菜,在傳承古法的基礎上,又糅合了自己母親一輩子的制作經(jīng)驗,形成了獨特的風味。這個味道,既是百年歷史的沉淀,又是兩個女人由心至手的傳承。
“小時候,我會跟母親一起,背著風干的菜絲到水塘去淘洗。洗完之后,母親還要用洗衣服的木棒繼續(xù)捶打,通過這種捶打把菜絲里面的苦水給排出去,榨菜才不會有苦澀的味道?!苯酉聛淼囊坏拦ば蚴菈赫?。萬紹碧說,在過去,傳統(tǒng)手藝人制作榨菜時并沒有專門用來壓榨脫水的工具,人們利用的工具是制作豆腐的箱子。把淘洗干凈的菜絲放入豆腐箱,伴隨著整齊的勞動號子用力地進行擠壓,菜絲里多余的水分便徐徐滴出。
拌料、入壇,最后封壇。為了使腌好的榨菜有獨特的風味,萬紹碧還遵循了母親交給她的秘訣:把干玉米苞葉鋪在菜絲上,再進行封口?!艾F(xiàn)在很多人用塑料紙來封口。在我小時候,沒有塑料,母親就用砍下的芭蕉葉來封口?!敝劣谑裁磿r候開壇,“一定不能開早了,不然發(fā)酵的時間不夠,香氣就出不來,榨菜也不香、不鮮、不脆?!边@是萬紹碧的記憶中,母親千叮嚀萬囑咐過的一句話?!跋胍w現(xiàn)它的鮮香嫩脆,一定要等到裝壇之后的100天才能開壇。一開壇,滿屋子都香?!?/p>
至今,萬紹碧的家里都還保存著很多老母親使用過的,甚至是她的爺爺奶奶留下的榨菜制作工具?!斑@些都是家里的寶貝?!彪S著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很多傳統(tǒng)的、民間的技藝都瀕臨失傳。萬紹碧卻在自己的堅守與執(zhí)著下,用20年的時間打造了她的“辣妹子”榨菜王國?!罢ゲ烁覀兗业纳钍窍⑾⑾嚓P的,是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我們家,早餐、中餐、晚餐,端上桌的幾乎都有榨菜?!痹谌f紹碧的眼里,涪陵榨菜的制作技藝,不僅僅是手藝的傳承,也維系著她對家庭與生活的熱愛。這份真摯而質樸的情感,與這個承載歲月的涪陵味道,也會隨著涪陵榨菜的傳統(tǒng)手工制作技藝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