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針灸治療病竇綜合征一例

    2015-01-21 19:37:39聶道芳蔣戈利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復脈竇房結益氣

    聶道芳 蔣戈利

    ·病例報告·

    針灸治療病竇綜合征一例

    聶道芳 蔣戈利

    針灸;病竇綜合征;病例報告

    1 病例資料

    患者,女,65歲,2014-05-04于我科就診?;颊呔売?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心慌、胸痛,伴汗出、乏力,癥狀持續(xù)1 min左右自行緩解;有時伴頭暈,無惡心嘔吐及視物旋轉,偶有黑,無跌倒,勞累或情緒激動時上述癥狀加重。曾口服寧心寶等藥物,自覺癥狀無改善。外院心臟彩超示:左心飽滿,二尖瓣、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張功能減低,收縮及泵功能未見明顯異常;24 h動態(tài)心電圖:竇性心律,心率最低31次/min,最高93次/min,房性早搏,成對房性早搏,陣發(fā)心房纖顫伴心室長間歇,間歇最長為3.2 s,ST段改變。診斷為病竇綜合征,建議安置起搏器,患者拒絕,遂來我科。入科前1個月已停用任何藥物。否認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疾病等病史。入科癥見:時有心悸,胸悶,氣短,易汗出,頭暈,納可,二便調,寐欠安。舌質暗淡,苔薄白而膩,脈沉緩。中醫(yī)診斷為心悸,辨證為氣虛血瘀夾痰,入科后采用益氣復脈針法,以益氣復脈為治則,穴方:①內(nèi)關、郄門、人中、膻中、足三里、三陰交。②心腧、膈腧、腎腧。操作方法:各穴得氣后持續(xù)施術守氣1 min,留針15~20 min。兩組穴位交替使用,針刺1次/d,每周休息1次。配合中藥辨證口服以益氣溫陽通絡,以桂枝、炙附子、黨參、太子參、五味子、薤白為主藥。治療2周后患者心慌、乏力減輕,發(fā)作強度及發(fā)作持續(xù)時間縮短一半,偶伴頭暈、汗出,夜間偶有心慌。復查24 h動態(tài)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心率波動在40~68次/min,平均51次/min,偶發(fā)房早,偶發(fā)室早。治療4周后患者心慌、乏力明顯減輕,持續(xù)數(shù)秒便緩解,不伴頭暈、黑,夜間未再出現(xiàn)明顯心慌,心率維持在50次/min左右。1個月后患者復診,自帶外院24 h動態(tài)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心率波動在41~76次/min,平均50次/min,頻發(fā)房早,偶發(fā)室早。自訴勞累及情緒激動后仍有心慌、乏力,但與初診時相比程度較輕。

    2 討論

    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簡稱病竇綜合征或病竇,是由竇房結及其鄰近組織病變引起竇房結起搏功能和(或)竇房傳導障礙,從而引起多種心律失常和臨床癥狀的綜合征。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屬“遲脈”、“結代脈”、“心悸”、“胸痹”、“暈厥”等范疇,主要以脈來較緩,一息三至或不足三至之遲脈(通常<50次/min)為特征;由于氣、血、陰、陽不足,瘀血、寒凝、痰濁等阻滯心脈所致,其病位在心,其本在脾腎,屬本虛標實證。

    益氣復脈針法為我科學術帶頭人蔣戈利主任醫(yī)師獨創(chuàng),由其負責的課題“益氣復脈針法治療病竇綜合征的臨床與電生理研究”于1996年獲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穴方中內(nèi)關為八脈交會穴,通于陰維脈,是手厥陰心包經(jīng)之絡穴,有寧心安神、理氣鎮(zhèn)痛之功效,早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有針刺“內(nèi)關主心痛”的記載。督脈主一身陽氣,其脈“上貫心”,故取人中可振奮心陽和心神。郄門為心包經(jīng)之郄穴,有養(yǎng)心調神、化瘀通絡之功能。心腧為心經(jīng)相應的背腧穴,膈腧為血之會,此二穴正處“胸氣街”之部,具有溫補心陽、運行氣血之功。足少陰腎經(jīng)“貫脊屬腎”,“支者絡心”,取腎腧旨在溫補腎陽、激發(fā)下元,使心臟得其精還。膻中為心包之募穴,有寬胸定悸、理氣活血之功。足陽明經(jīng)別“上通于心”,取足三里可培生化之源,補心脾之氣。足太陰脾經(jīng)“上膈注心中”,且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jīng)之交會穴,有調補肝脾腎,活血通脈、滋陰潛陽之功能。其電生理研究表明,益氣復脈針法具有以下作用:一可改善竇房結功能,提高竇房結發(fā)放沖動的頻率,增加基礎心率;二可提高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的泵血功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

    目前已有動物實驗研究證實:心肌缺血時快反應的動作電位振幅下降,膜靜息電位降低,0期除極速度減慢以及復極化后不應狀態(tài)等呈慢反應動作電位特征,針刺內(nèi)關有阻止缺血心肌細胞轉為慢反應細胞的作用,使細胞電活動趨于穩(wěn)定[1];抑制缺血心肌細胞內(nèi)cAMP過度升高,使cAMP/eGMP比值接近正常,因而可防止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減少缺血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血心肌的恢復[2]。針刺人中穴能活躍心肌的糖代謝,加強心肌能量供給[3]。針刺郄門穴能明顯提高緩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組織Na-K-ATPase活性,提高心率,縮短其恢復時間[4];而對室性心動過速的大鼠可能通過抑制心臟交感神經(jīng),興奮迷走神經(jīng),增加NO的釋放,調整心率而抗心律失常[5]。且針刺郄門穴可改善心臟動力學指標,增加血漿NO釋放,并通過調節(jié)Bcl-2和Bax表達,抑制心肌細胞凋亡,從而改善心肌缺血、保護心肌細胞[6]。

    病竇綜合征是臨床常見、難治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尤其是慢-快綜合征,對于藥物更難以選擇;安裝心臟起搏器雖不失為一種有效療法,但因其價格昂貴且有創(chuàng)傷,并可誘發(fā)一些并發(fā)癥[7],且起搏器的應用并未減少其病死率[8],使之難以普及應用。中醫(yī)傳承數(shù)千年,在現(xiàn)代醫(yī)學日益強大的今天,依然有其不容忽視的優(yōu)勢。本例患者通過針灸調治,配合中藥口服,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復查動態(tài)心電圖顯示心率相對穩(wěn)定,陣發(fā)性房顫未再發(fā)作,且無明顯心肌缺血改變。中醫(yī)針灸從辨證角度出發(fā),調治相結合,既使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又保證了治療的安全性及易操作性,希望可為治療病竇綜合征提供一種新思路。

    [1]孫國杰,黃娥梅.電針對家兔急性缺血心肌細胞膜跨膜電位的影響及機理初探[J].中國針灸,1996,16(3):33-36.

    [2]吳緒平,孫國杰.電針內(nèi)關對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心肌、血漿中cAMP、cGPM含量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1999,15(9):60-62.

    [3]夏亞欽,文琛.針刺“人中”對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肌糖原和磷酸化酶影響的組化觀察[J].針刺研究,1988,13(4):354.

    [4]張強,吳緒平,王華,等.電針郄門穴對緩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及心肌組織Na+-K+-ATP酶活性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0,37(9):1837-1839.

    [5]王華,喻建兵,吳緒平,等.電針郄門穴對室性心動過速模型大鼠心率及血漿一氧化氮含量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2010,51(9):814-816.

    [6]蔣莉婭,黃繼入,諸靜芬,等.針刺郄門穴對心肌缺血大鼠作用及相關機制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3,19(4):439-441.

    [7]張杰.桂枝附子湯合生脈散加減方治療病竇綜合征臨床研究[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32(18):172.

    [8]孟曉萍,崔建華,費瑜,等.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1,39(9):14.

    2014-08-24)

    1005-619X(2015)02-0194-02

    10.13517/j.cnki.ccm.2015.02.041

    30019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六四醫(yī)院中醫(yī)康復科

    猜你喜歡
    復脈竇房結益氣
    Tbx3在竇房結發(fā)育和功能維持中的作用
    復脈湯治療心脈痹阻型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分析
    HCN4、Cx43在電擊死者竇房結組織中的表達變化
    犬竇房結功能與年齡相關性研究
    胺碘酮聯(lián)合益氣復脈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分析
    益氣溫陽通便方治療老年性便秘31例
    復脈湯對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及Cx43蛋白表達影響的研究
    GPU加速竇房結計算機仿真的實現(xiàn)及優(yōu)化
    益氣化瘀解毒湯治療冠心病PCI術后再狹窄30例
    穩(wěn)心復脈湯聯(lián)合心律平治療房性心律失常45例
    郎溪县| 麻城市| 广宁县| 黄浦区| 青川县| 南部县| 长乐市| 晋中市| 达拉特旗| 长葛市| 无极县| 明水县| 宁波市| 沅江市| 乌什县| 翁源县| 海原县| 绥江县| 大渡口区| 巴中市| 梧州市| 阳东县| 文山县| 华蓥市| 烟台市| 繁峙县| 辛集市| 清涧县| 邵东县| 扶沟县| 宁化县| 武定县| 东阿县| 六安市| 扶风县| 宁德市| 昌都县| 霞浦县| 翁源县| 巫山县|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