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讀一篇文章,說到一位才子臨終前為自己的喪禮留下一副對聯(lián)——莫放春秋佳日過,且飲故人酒一杯。橫批:恕不遠送。突然就記起了爺爺,那年最后一次見他,他也對我表達過“恕不遠送”的意思。
平日里大家在外打拼,那天是難得的大家庭聚會,叔叔嫂嫂黨兄堂弟以及孩子都回來了。大人吃飯聊天,孩子們一刻不停在屋內屋外打鬧。
日頭偏西時,我撇下他們走到爺爺身邊,他坐在輪椅上閉著眼,似乎知道我們又要啟程。我未開口他便心有靈犀般睜開眼,渾濁的眼睛平靜地看著我。我伸手摸他的手背,青筋裸露指頭冰涼,再不是我兒時一放學就伸手取暖的寬厚手掌了。我說:“你好好養(yǎng)著,過兩個月放長假我再回來看你?!?/p>
他看著我微微地笑一聲不吭,由我絮絮叨叨地說著安慰他的話。抽手時才發(fā)現(xiàn),不知何時他已把我的手握在了掌心,骨瘦的手緊緊地用著力,讓我一下子有他還很強健的錯覺。他緩緩地說:“去吧,好好工作。下次回來,怕是再瞧不見了。”語氣平緩,讓我懷疑自己耳朵出了錯。
我趕緊抓住他:“你說什么呢?”
“去吧,好好走,我不送你了?!彼€是微微笑,看不出一絲異樣。我松了手,大家紛紛過來道別。他坐在輪椅上一直微笑著,像個聽話的孩子:“都好好走,注意身體,我不送你們了?!?/p>
一個月后的清晨,父親打電話讓我回家,到家時爺爺已經去了。
今時今日見到這句“恕不遠送”,才知當時的他是否也在心底一遍遍地說“恕不遠送”呢?而我當時竟沒能體會出他的無奈與悲傷,把永別草率的定義為再見,從此再無相見的可能。
失去了就永遠消失了,有些事擦肩而過就再也沒機會補救了,只希望每一句“恕不遠送”的背后,存有人生的豁達,而不再有追悔莫及的傷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