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
“共青團組織是團結帶領青年實現(xiàn)夢想的賽場,也是領獎臺,青聯(lián)是青年精英的家園,也是通往圣殿的門徑。這個平臺其實也是一座橋梁,向上連接著中直機關團工委、團中央、中直機關青聯(lián)、全國青聯(lián)、集團公司、各單位領導班子,向下服務著全集團近1800名40歲以下的青年??梢韵胂筮@座橋的寬度、厚度和延展度。這座橋也是我們集團發(fā)展和青年成長的重要推手。”這是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團委書記、青聯(lián)主席溫存在2014年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團干部和青聯(lián)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培訓班上的一段發(fā)言。
這段發(fā)言不是官話,不是套話,而是溫存這些年來最深刻的感受。從2004年大學畢業(yè)到中國出版集團工作這10年來,他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堅持服務青年成長的,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堅持首先要有正確的判斷,判斷正確堅持才有意義;堅持需要勇氣;堅持更需要對工作對象的相信和對自己的相信。
最年輕的中直機關青聯(lián)常委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現(xiàn)有員工近6000人,40歲以下的青年人大概占到30%,這樣的人數(shù)規(guī)模在中直機關是屈指可數(shù)的。因為集團公司黨群工作部門人手有限,2009年任集團公司團委書記以來,溫存工作更忙了。雖然兼做黨組學習秘書、黨委宣傳、精神文明和集團書畫攝影協(xié)會的工作都要認真細致完成,工作面很寬,但是共青團和青聯(lián)工作是他最核心的工作和事業(yè)。
2011年,中直機關青聯(lián)換屆改選,溫存當選,從此他的身份多了一個標簽——中直機關最年輕的青聯(lián)常委?!罢f實話,我當時還是挺有壓力的,但我是一個倔強的人,選擇了我,我就一定要干好。”溫存回憶說。
加入青聯(lián)之后,溫存參加了很多活動。
2012年9月,在吳佳松主席的率領下,他隨中直機關青年文化參訪團到了臺灣,在“首屆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座談會”上,溫存積極與兩岸青年文化學者暢談中華文字、藝術和文化傳承。對于兩岸文化交流,溫存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文化認同是兩岸青年未來發(fā)展的特殊目標要求,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既有其各自的目的性,又是增強兩岸青年文化認同的特殊手段。締結同根同祖同心的“文化共同體”和面向世界、面對未來的“責任共同體”,是堅實兩岸青年文化認同的思想要略和現(xiàn)實根基。共同植根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兩岸文化交流,有助于促進兩岸青年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覺”,有助于兩岸青年人文心理、思維觀念、職業(yè)環(huán)境等方面的交往合作,取長補短和共利雙贏。交流之后,溫存現(xiàn)場揮毫“日耕月華”書法一幅,以表達加快兩岸交流發(fā)展的信心。
在今年香港青年聯(lián)合會成立22周年之際,溫存代表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青年聯(lián)合會書寫了“同心逐夢”一幀,以示慶賀。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會認為溫存是一個書法業(yè)余愛好者。其實,在這個領域,他還真是專家。2000年,他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書法藝術專業(yè)就讀,2010年,完成了在職研究生學習。
“我出生在農村,能考上北師大首屆書法本科班真的是有點幸運,全國才招了11名學生,同期考進去的同學都很專業(yè),只有我是‘野路子。那時候真的瘋狂啊,只要有時間就寫,真的是太喜歡了?!闭f起練書法的日子,溫存有些興奮。
走進專業(yè)學府,“野路子”的溫存在秦永龍教授等老師的悉心指導和諄諄教誨下,“規(guī)矩”多了,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寫起了真正的書法”?!昂玫臅ň褪莻鹘y(tǒng)中的經典,是真正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一定會被人們記憶和傳承。在正確的軌道上,每重復一次都是一次進步,在錯誤的軌道上循環(huán)往復多少次都是錯誤的,只有在規(guī)矩里重復才能成為行家?!闭窃谶@樣的思想下,溫存一方面勤于練習;另一方面專心研究文字學、書法理論、中國書法史、書法批評史……這使得他在技法和理論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大學三年級的時候,他參加全國第六屆書學討論會,獲得了三等獎,從而破格加入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時年23歲。有書法理論家指出,溫存的研究屬于書法審美范疇非常具有開拓性的領域。
對于北師大書法專業(yè),啟功先生生前一直高度關注,雖然當時年高體弱,但在對青年人的培養(yǎng)上不遺余力,多次到書法專業(yè)看望師生,做講座與學生親切交流。在與啟功先生有限的幾次接觸中,溫存受益匪淺,“寫得涂涂改改的‘作品對觀賞者是不敬的”、“文字代表一個民族的語言,民族的文化,我們得寫得正規(guī),寫得讓人家看見都能認得,這才能溝通我們的文化,溝通我們的思想。我寫的,你不認得,那就不是中國的文字,這個事情我覺得很重要”……啟功先生這樣的教誨讓溫存時刻牢記并受用終生。
青聯(lián)中“好書相伴”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良師,溫存在書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本科畢業(yè)前,他已經發(fā)表了40余篇專業(yè)文章,截至目前已經發(fā)表80余篇,都是關于書法史論、技法和審美研究的。溫存說:“藝術在某個范圍內一定要有約束。書法要表達出自己的情感,真正被人們記憶、傳承的才是經典。搞藝術的人必須要有謙虛的心態(tài),在學識與人格的修養(yǎng)上要高于常人。”
2004年,一到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工作,同事們知道溫存是學書法專業(yè)的,極力推薦他在單位辦班授藝,看著同事們高漲的熱情,他辦了一個小班,學生都是單位40歲左右的青年職工,每周兩次課?,F(xiàn)在想想,或許從那個時候起,他就投入到青年的工作中了。
“當時的‘學生各式各樣,有領導,也有新員工,有業(yè)務部門的,也有司機班的;從最開始的幾個人,到后來幾十人,最多的時候接近50人。大家相互學習借鑒,切磋交流心得,其樂融融,既增加了修養(yǎng),也是增長雅趣。我們這個班開辦了一年多,直到現(xiàn)在有些人還堅持在寫。我覺得這個活動,增加了我跟大家學習交流的機會,更容易和大家打成一片,對我后來做共青團工作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p>
三年后,因為表現(xiàn)突出,溫存被調往集團總部,工作性質不變,還是黨群工作,但是多了一項新的任務,就是要做共青團工作,這讓他對中直機關團工委、中直機關青聯(lián)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長期以來,中直機關各級團組織一直在開展青年讀書活動,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為了響應中直機關團工委、青聯(lián)開展好書相伴讀書活動的號召,當選團委書記之后,溫存決定給青年做點實實在在的事。
“因為我們集團有自己的書店、門市。我想制作一張‘好書相伴圖書優(yōu)惠卡,就是拿著這個卡到我們集團的書店買書可以打折優(yōu)惠。給青年人更多讀書的機會和實惠。”溫存說。
為了做好這個讀書優(yōu)惠卡,溫存走訪了集團旗下的每一家書店,與每一家書店經理面對面交流,談折扣、辦卡數(shù)量、特價書等許多細小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后,他開始做與卡配套的信息手冊。從封面的設計,到每家門店的位置、乘車地圖、聯(lián)系電話、折扣率……他全部親力親為。
歷時半年,他向中直機關提供了20000張讀書優(yōu)惠卡,用于服務中直機關青年,同時向共建同行單位首都機場集團提供了10000張優(yōu)惠卡。這項活動得到時任中央直屬機關團工委書記王曉鋒的高度評價,也讓眾多中直機關青年從中受益。
歲更月迭又一春,日夜守常本可循。他山璞玉無人識,彌勒長笑誰不尊?杯酒盡酌愁人淚,青春短矣有寸陰。壯志未安春何在,而今邁步向昆侖?!谥兄睓C關青聯(lián)四屆一次會議后,溫存有感而發(fā)。
“在中直機關青聯(lián)的大家庭成長快5年了,對于我個人而言,收獲是多方面的。在這里可以向各個領域優(yōu)秀的委員學習,這是很難得的機會,讓我受益匪淺。我覺得當代青年應該聚在一起,形成合力,通過相互學習借鑒,助推成長,從而更好地服務國家和人民?!?/p>
責任編輯 李菡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