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祥
1932年,根據(jù)天皇的飭令,日本軍部組建了最初的細菌武器研究機構——“細菌研究班”,對外稱“防疫研究室”。隨著侵略戰(zhàn)爭的不斷擴大,日本帝國主義的細菌戰(zhàn)活動也更加瘋狂。1936年,日軍在其占領的哈爾濱、長春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隊、100部隊。此后,日軍又在北京、南京和廣州等地先后成立了多個細菌部隊。1942年,新加坡“岡字9420部隊”的成立,標志著日軍的細菌部隊已形成了具有一定作戰(zhàn)能力的完整的細菌戰(zhàn)體系和指揮系統(tǒng)。
這其中,南京的榮字1644細菌部隊的成立,無疑給當時多災多難的南京又帶來一個可怕的創(chuàng)傷。
榮字1644細菌部隊成立 1937年,隨著南京的陷落,罪惡昭著的細菌戰(zhàn)思想家和組織者石井四郎及其屬下的軍醫(yī)官們開始尋求以南京為基地,進一步擴大細菌戰(zhàn)的研究網絡。1939年4月18日,“中支那防疫給水部”不聲不響地在南京成立。這支新部隊對外的公開名稱是“多摩部隊”,1943年12月以后稱“登部隊”,有時也被稱為“檜部隊”,秘密番號是“榮字1644部隊”。榮字1644部隊成為繼滿洲731部隊、滿洲100部隊之后石井的細菌戰(zhàn)研究的第三個重要場所。而石井本人則在擔任731部隊隊長之后,同時擔任1644部隊的第一任部隊隊長。
1644部隊本部設在南京原中央陸軍醫(yī)院舊址(今天的軍區(qū)總醫(yī)院和南京無線電廠)之上,即市中心的中山東路路北。路南是明故宮飛機場,東面是漢奸偽政權的軍官學校,西南是航空隊宿舍。該部隊本部范圍內有兩座主要的大樓,一座樓高六層,是司令部大樓,是司令官辦公室和各個行政單位的辦公室;另一座四層的樓房,是副樓,但卻是部隊的心臟,因為這里是進行細菌戰(zhàn)研究和關押細菌實驗用的“犯人”的囚室。另外,該部隊還在本部北邊的太平門附近九華山下設立了附屬機構,偽稱“血清疫苗制造所”,實際上是生產細菌的工廠。
除此之外,1644部隊還在上海、蘇州、常州、杭州、九江、南昌、安慶、漢口等地設立12個支隊,全部工作人員約1500人。
細菌、化學實驗的罪惡和細菌戰(zhàn)的獸行 南京1644細菌部隊的設施盡管在規(guī)模上比731部隊和100部隊的規(guī)模要小,但它卻擁有巨大的細菌生產能力。
日本投降后,中國方面清理了“血清疫苗制造所”。當時“制造所”里還有剩下未及處理的培養(yǎng)基,有東洋菜(瓊脂)30余噸、魚肉精膏百余箱。據(jù)大略推算,每2到3公斤瓊脂可制造細菌懸液20至30毫升,僅日軍所余的這一批培養(yǎng)基就足以制造滅絕人性的細菌武器3萬萬毫升。另據(jù)日本細菌戰(zhàn)犯自己講,如果開動南京的全部設備,榮字1644部隊一個生產周期能生產10公斤細菌。
在進行細菌培養(yǎng)的同時,1644部隊還進行跳蚤的繁殖,為了繁殖跳蚤共用了約100只汽油桶。隨著一個個生產周期的運行,一群又一群的跳蚤從這些汽油桶里蜂擁而出,而細菌專家便拿它們來進行鼠疫試驗。
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 日軍不僅在動物身上做實驗,而且與731細菌部隊一樣,進行慘無人道的人體試驗。如注射試驗:將所謂的犯人從前面講到的四層樓樓房的頂樓押到三樓,帶到三樓實驗室后,便安置在床上。翻譯告訴他不要害怕,并告訴他穿白大褂的人是醫(yī)生,是到南京來給他治病的。然后,趁受害者不注意,“醫(yī)生”迅速給受害者注射蛇毒、氰氫酸或其他毒物,一個“犯人”剛剛被注射完就癱了,而他的心臟要過幾分鐘才能停止跳動。
如服藥實驗:為了驗證亞砷鹽酸能引起心臟跳動理論是否正確,細菌實驗者給受害者喂摻入亞砷鹽酸的饅頭,但受害者并未病倒。沮喪的實驗者又增加了劑量,但仍然毫無反應。最后,實驗者喪心病狂地將劑量增加到10倍。
就是這樣的活體實驗,南京細菌部隊在存在的6年內每周都在進行著。據(jù)美國專家哈里斯估計,因實驗而死亡的人數(shù)至少有1200人。
除了在細菌戰(zhàn)方面進行活體實驗以外,1644部隊還在化學戰(zhàn)方面進行活體實驗。1644部隊有一個帶觀察窗的毒氣室進行人體實驗。為了驗證氰氫酸是一種具有潛在效力的化學武器,便把“犯人”帶到毒氣室里,綁在椅子上。一位“醫(yī)生”戴著防毒面具進入毒氣室。打開盛著氰氫酸容器的封口,然后記錄實驗對象臨死前的痛苦形狀。
1644部隊作為細菌戰(zhàn)網絡中第三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它的主要職責是生產病原體,在俘虜身上實驗這些產品,同時它還積極參加了石井四郎在浙江進行的三次最負惡名的細菌戰(zhàn)實戰(zhàn)實驗。這三次實戰(zhàn)實驗,均是與東北731細菌部隊一起進行的。
1940年10月4日,日機在浙江衢州投撤了混有染上鼠疫的“人鼠共同蚤”的麥粒、粟子等物。38天后,該地區(qū)22名鼠疫患者都不治而亡。22日,日軍又在寧波上空投撒了染有鼠疫苗的跳蚤和麥子、棉花等物。此后,該地區(qū)發(fā)生鼠疫,99人染患,僅有兩人被治愈。同年,日軍還在金華等地投撒了鼠疫苗,造成鼠疫蔓延。
1942年春,1644部隊與731部隊在浙贛地區(qū)進行了一次最大規(guī)模的細菌戰(zhàn)。方法與上兩次空投不同,但更為陰險。這一次,日軍將細菌投入水井、沼澤和民房,還特制了一部分“蛋形、長扁形的餅干”,染有細菌,然后讓士兵向中國人分發(fā),由此造成鼠疫的大爆發(fā)。據(jù)浙江省史料記載,從1940年至1944年,僅浙江省就有136萬貧民死于鼠疫等細菌感染的疾病。
1941年春,日本為了破壞中國軍隊控制的重要樞紐常德及交通沿線地區(qū),又派出了第二批遠征隊,用飛機撒有鼠疫的跳蚤,引起該地區(qū)發(fā)生鼠疫,400多人死亡。
美國包庇細菌戰(zhàn)犯 1945年8月,日本戰(zhàn)敗之際,日軍在中國的最高司令部向各個細菌工廠發(fā)出了就地銷毀的命令,南京的1644部隊遂花了3天時間將兩大櫥柜的文件全部銷毀,并將所有在押俘虜殺害,焚尸滅跡,并將原先的囚室,改造成娛樂室。另外,他們還將原先埋在部隊駐地里的尸骨挖出來重新焚燒,并將剩下的灰燼拋到長江里去。
在銷毀罪證以后,榮字1644部隊的主要成員在中國軍隊進入南京之前就設法回到了日本。而在此時,美國軍部通過實地調查了解到,1942年浙贛作戰(zhàn)中日軍撒布的細菌就是1644部隊生產的。此外;前蘇聯(lián)也將日本進行細菌戰(zhàn)的計劃等情報送交美國,一再要求引渡石井四郎等細菌戰(zhàn)犯,但遭到拒絕。原來,1942年以來,美國也在秘密進行細菌戰(zhàn)的研究。眾所周知,用動物進行實驗所得到的結果并不適用于人,日本在中國人身上的細菌實驗的結果對美國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資料。
在這種情況下,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要求免于追究石井等人的戰(zhàn)犯責任,美國國務院、陸軍部經研究同意了他的意見,對石井等人作出了免于追究的承諾,而美國也如愿以償?shù)孬@得了日本細菌戰(zhàn)的所有資料。罪行累累的細菌戰(zhàn)犯們得以茍延殘喘,有的甚至在美國重操舊業(yè)。美國與日本的這一場交易是美國歷史上的恥辱,也是對中國人民民族感情的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