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佛勝
掀開天階山的蓋頭
周佛勝
玉華洞趴下身子,幸福地馱著天階山。
掀開天階山秀美蓋頭的,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學(xué)家徐霞客。翻開《徐霞客游記》中的《玉華洞游記》篇,此公當(dāng)年探訪天階山的游蹤旅痕歷歷閃現(xiàn)于字里行間:“二十日……出南關(guān),渡溪而南,東折入山……過藤嶺,即望東南兩峰聳立,翠壁嶙峋,迥與諸峰分形異色……復(fù)登半山,過明臺庵。庵僧曰:‘是山石骨棱厲,透露處層層有削玉裁云態(tài),苦為草木所翳,故游者知洞而不知峰?!?/p>
穿過玉華洞后洞口拾階而上,舉目四望,但見滿山風(fēng)光旖旎,秀色迷人,幾近完整無缺地保存著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的原始植物群落,儼然一座科屬繁多、姿彩紛呈的天然植物園。景區(qū)附近,有徐霞客探游玉華華古洞借宿之地明臺寺、朱德秘密召開會議舊址、東方軍司令部舊址等名勝古跡和紅色遺址。
春款款而來。春緊緊擁抱著天階山。濃蔭、淡蔭、肥綠、瘦綠、蘋果綠、春芽綠……蔥蘢而空靈,蓬勃而脫俗,年輕而原始。綿延跌宕的生命色彩,仿佛是從玉華洞底下的暗河里涌出,洋洋灑灑,寬闊浩蕩,氣勢磅礴中又不乏清麗與苗條。
漫步天階山林中小道,便有名木佳樹列道臨風(fēng)迎迓,猶如身著盛裝的迎賓佳麗。這里百木并舉,常樹與怪樹共生,雜樹與桂樹相伴,喬木與藤蘿纏繞,低可拂面,高可摩天,要粗獷有粗獷,要玲瓏有玲瓏。
一步一層天,一樹一盆景。那枝干虬曲的兩棵薄姜木,簡直就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侶,相依相擁緊相連,雙雙站立于山腳下傾訴著亙古不變的衷腸;那孑然獨立于峭壁之下的山櫸,酷似佛界的達(dá)摩面壁,可已修得千年禪心?根部裸露如豐乳的山杜英,世代哺育著山之精靈,怎不加子孫滿堂,兒孫繞膝?山有靈氣,樹有情愫,藤蘿更是情意綿綿。長春藤、葛藤……有的像婷婷玉立的少女,挽著樹中美男子柚木的虎腰,在風(fēng)的呢喃聲中幸福得全身顫抖;有的則如風(fēng)塵中的薄命紅顏,上纏下繞,故作萬般嬌柔狀。
有著天然盆景園典型風(fēng)貌的石林,薈萃了天階山的精華。這里石石皆成景,或玲瓏剔透,或氣勢恢宏,或飄逸多姿,或拙樸蒼勁。有“臥虎”咆哮,有“蒼龍”騰躍,把小山頭點綴得像一座微縮的御花園,令人嘆為觀止。
將樂蘇區(qū)的人民真有福氣。僅0.36平方公里的天階山,就生長著千余株的桂花樹。每逢金風(fēng)送爽時節(jié),便能如期收到天階山金燦燦、香噴噴的請柬?!暗ぽ忾g綠葉,錦繡相重疊”。那是怎樣的一種盛況喲!叢開的青枝綠葉間,一株株桂花樹層層迭迭綴滿金黃色的小花朵,宛如累累的金粟結(jié)在繁茂的稼桿上,從不作一枝獨秀,從不孤芳自賞,總是開在一起,笑成一堆。桂花之美首在香。它所散發(fā)的芬芳,恰似看不見的縷縷游絲,清醇而不清淡,甜美而不嬌媚,清香而不濃烈,不知醉倒了多少賞花人。
其實,讓游人心醉神迷的還有鳥:八哥、喜鵲、黃鸝、百靈、布谷、甚至鷓鴣。它們自由地穿梭于花叢和枝頭,歡快地歌唱大自然,歌聲清脆、悅耳。
導(dǎo)游小姐說:置身天階山,常常會把鳥聲當(dāng)成飛翔在天空中的花朵,把花朵當(dāng)成雀躍于枝頭的鳥鳴。
此言很精彩。掀開蓋頭的天階山,更精彩。
(作者單位:將樂縣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