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紫檀雕刻第一人”,是屠杰最為人所熟知的身份。他的紫檀雕刻造詣在界內公認,多年來,他的諸多作品在國內和國際上分別榮獲最高獎項。有人這樣評價:“他的紫檀雕刻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突破了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的樊籬,開辟了紫檀藝術雕刻的新境地……”
在藝術家之外,屠杰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民進中央委員。這對他來說,除了自己創(chuàng)作紫檀藝術雕刻精品,以自己的技藝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作貢獻外,還有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和空間,可以呼吁更多的人關注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屠杰非常珍視這個身份,他說:“作為民進中央委員,責任心和使命感常常讓我從更廣、更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為了能不負使命,無論工作再多再忙,他都堅持做好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努力履行參政黨成員的職責。2008年,他開始擔任全國政協委員,6年來共提交40多項提案建議,特別是在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發(fā)展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屠杰很關注我國的城鎮(zhèn)化過程中的文化建設問題。他多次參與對城市舊區(qū)改造考察,發(fā)現許多地方的城市化只具其表、不具其里,例如,有些人專注于建樓宇、建經濟園區(qū),或者生搬硬套國外的人文景觀,而置民族傳統(tǒng)文化于不顧,在拆除舊建筑的同時,毀掉了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存。對此屠杰焦慮不安。他想告訴大家,城鎮(zhèn)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更重要的是實現產業(yè)結構、就業(yè)方式、人居環(huán)境、社會保障等由“鄉(xiāng)”到“城”的重要轉變。而其中,同步推進城市文化建設是一項重要的發(fā)展戰(zhàn)略。經過深入調研和思考,他在去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提出,要把文化建設納入國家城鎮(zhèn)化進程。
當前,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要求更加緊迫。屠杰認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設立中國藝術院和藝術院院士的時機日益成熟。他提出,中國藝術院應該是中國藝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中國藝術院院士應該是在藝術方面享有世界聲譽和影響力且做出輝煌成就和重大貢獻的,是中國藝術界的杰出代表。
屠杰認為,文化是屬于大眾的,文化只有為人民大眾所歡迎,并服務于人民大眾,才有生命力。因此,他曾在提案中反復強調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努力建設覆蓋城鄉(xiāng)、結構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改變一些城市群眾性的文化館、圖書館、藝術館、展覽館公共財政投入不足、文化陣地流失的現狀。
作為當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紫檀雕刻)代表性傳承人,屠杰對演繹中華元素,傳承與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有著自己獨到的思維方式和創(chuàng)新理念。他認為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發(fā)展才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只有對外傳播,才有影響力,有了強大的影響力,國之強大才有對世界的震撼。因此,文化不僅需要積淀,而且需要振興,需要創(chuàng)新。作為一名為國家和民族命運而奮斗的藝術家,屠杰將在廣袤的歷史舞臺上留下自己的足跡,點亮生命之光。
(楊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