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川
雖然戒煙十多年了,但關于煙的記憶卻常常在腦海浮現(xiàn)。不是留戀抽煙的感覺,而是忘不了那些年的物是人非。
開始抽煙大約在1970年20歲的時候,在那個年代,學會抽煙在某種程度上是男孩的成人禮和成熟標志。一個男孩伴隨著喉結和胡須的長出,如果再叼著或者給耳朵上夾一只香煙,自己和別人都會承認:這孩子長大了。更酷的是,如果食指與中指尖連同指甲有被煙熏黃的印記,那就如同現(xiàn)在的刺青和新發(fā)型一樣顯得前衛(wèi)時尚。只要成心去熏,其實一支煙就會初見成效,那時節(jié)過濾嘴煙還很鮮見。
煙能解乏,是在重體力勞動休息時的感受。不論是在夏秋的農忙季節(jié),或者是干扛麻袋、拉播種機、深翻土地一類的重活,休息緩氣的時候,深深地吸一口煙,真的是很奢侈的享受。那種頓覺清爽的體會,遠比“飯后一支煙,強似活神仙”更加愜意。
煙能解悶,是在精神高度緊張而無法排解的時候。一根接一根地將一包煙抽完的事兒,發(fā)生在1980年的2月26日傍晚。妻子在蘭州市城關區(qū)育幼保健醫(yī)院的產房待產,我在外面的走廊上徘徊抽煙。雖然說有“人生人嚇死人”的傳說,但在醫(yī)院生產本不應該過于擔心。我之所以精神高度緊張,是因為當時計劃生育形勢的壓力。
妻子臨產前入住的蘭州軍區(qū)總醫(yī)院,是當?shù)刈詈玫尼t(yī)院。想不到的麻煩是入住以后,院方提出必須提交剛剛開始實行的一種俗稱“娃娃頭”的準生證,否則按計劃外處理而且不準轉院出院。我29歲結婚,30歲有孩子卻遇到這種事,不由得氣急上火。
情急之下,我和幾個戰(zhàn)友開一輛大屁股軍用吉普,用擔架將孕婦強行抬出逃離總院。承蒙城關區(qū)的醫(yī)院通融,認為第一胎應該準生。在這種情形下,我一怕總院反映到軍區(qū)追究,二擔心妻子安全,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無處拿捏就只能一根接一根地抽煙。當兒子的第一聲啼哭從產房傳出時,一包煙已經化為灰燼。
煙不一定能消愁,但我見過用極端的抽煙量排解憂愁。一次到額濟納旗的邊防團采訪,住在招待所同一房間的室友是位即將復員的排長。不知什么原因,那一年突然政策變化,干部也不轉業(yè)安置工作,要像戰(zhàn)士一樣復員,哪里來哪里去。這位排長是甘肅環(huán)縣農村參軍的,好不容易被提拔為干部,圖的就是轉業(yè)離開部隊時能跳出農門。面對即將復員回農村的現(xiàn)實,排長郁悶的瀕臨崩潰。他倚靠在床頭,不睡覺,不說話,一支接一支地抽煙。我?guī)状伪粏苄?,依然看到黑暗中煙火的微光,真擔心他想不開出意外,就瞇著眼陪到天亮。起床一看,滿地煙頭和空煙盒,屋子里就如同農家燒飯煙囪堵塞的廚房,煙霧籠罩。
臨別時,不知是為了安慰我,還是超常的尼古丁麻痹了他,排長勉強笑了笑說:沒辦法也得活??!還有老小一家子。那一刻,我覺得抽煙太有用了,它能給人在絕望中活下去的勇氣。
過去,一個人有不抽煙的自由,但是沒有禁止別人抽煙的權利,哪怕被嗆得發(fā)咳?,F(xiàn)在,你有抽煙的自由,但從家庭到公共場所,幾乎人人都有制止你的權利,說明社會在進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