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靖等
這也許是世上最壯烈的親情交融:在父親去世后,哥哥嫂嫂承擔起長兄為父的責任,他們先后幫弟弟買房、成家。在弟弟罹患晚期肝癌,只有幾個月生命大限的情況下,熾熱的兄弟情讓他以剛強的愛心坦然面對!由此,最后的生命成為弟弟一生最快樂、充實的日子。弟弟走后,哥哥在無限追思的同時,深深意識到,弟弟這種豁達樂觀、舍己愛人的精神,正是一種傳家的正能量精神!
為此,他開始書寫23萬字的《弟弟最后的日子》,每一頁都充滿著對親人的眷戀和鼓舞,每一句都飽含著濃郁的親情,每一字都浸透著一個強者面對死亡的強悍誓言……這部語言沉靜、質(zhì)樸的作品深深打動了人們,并于2013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死亡錘煉了兄弟深情:
“死刑犯緩期執(zhí)行”
2003年1月18日清晨,周國忠起床后正在洗漱,妻子慌慌張張告訴他,大姐打來電話說,弟弟周家忠昨夜腹痛,熬到天亮去鎮(zhèn)上衛(wèi)生院檢查,B超顯示肝上有三個腫塊……周國忠夫婦和大姐二姐趕緊帶著弟弟到上海一家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醫(yī)生診斷:周家忠已是多發(fā)性晚期肝癌,生命只有兩三個月的大限。
面對這滅頂之災,周國忠悲痛到了極點,內(nèi)心像被無數(shù)只蜂針蜇刺著。弟弟啊,當你滿懷希望回歸故鄉(xiāng),苦盡甘來剛剛看見一線曙光,無情的魔爪卻在瞬間掐斷了你生命的光源。究竟是誰在操縱你的命運,將你玩弄于股掌之間?苦命的弟弟呀,你才38歲、你回來上班才僅僅半個月啊……
周國忠、周家忠兄弟出生在無錫前州鄉(xiāng)。父親是蘇州民豐鍋廠的翻砂工,母親是家庭婦女。父母生下四個孩子,周國忠、周家忠分別排行老三老幺,上面有兩個姐姐。1979年,父親提前退休,決定由剛退伍的周國忠“接班”,周國忠執(zhí)意要將機會讓給二姐,然而傳統(tǒng)觀念嚴重的父母卻非得要把這個機會傳給兒子,雙方僵持不下,最終父母決定讓正讀高一的周家忠輟學接班。
周國忠后來當了司機,28歲時與相戀多年的顧紅霞結(jié)婚?;楹蟛坏桨肽?,1982年夏的一天,父親被查出到了肝癌晚期,不到兩個月就匆匆離世。操持完父親的后事,周國忠召集了家庭會議。他對母親說:“您放心,父親雖然走了,但有我們在,父親未了的事情中,最大的事情是弟弟還沒有成家,我是長子——長兄為父,我會負起責任,幫弟弟成好家!”
后來的日子里,成為基層機關干部的周國忠一直呵護著弟弟,并從經(jīng)濟上不斷接濟他。1988年,廠里終于給了弟弟一個貨幣分房的機會,可弟弟卻拿不出那么多的錢,還是哥哥給他全部交上。弟弟感動得流淚,表示早晚都要還哥哥的錢。這時嫂子顧紅霞就說:“還什么還,留著成家吧?!?/p>
第二年,一個美麗的蘇州姑娘與弟弟相愛,這在全家人看來是天大的喜事。不久,在哥哥的資助下,周家忠體體面面地成了家,并很快有了女兒。但三年后,弟弟所在的鍋廠效益下滑,收入越來越少,弟媳又下了崗,弟弟一家生活上越來越捉襟見肘。當?shù)艿芤患一責o錫過年時,哥哥嫂嫂總是資助他上萬元,并建議他回老家發(fā)展。2002年,弟弟的工廠因兼并遷移,他蝸居的20多平米的房子被拆遷又無力購買新房時,他和妻子終于下定決心,于年底回到無錫。在哥哥的幫助下,女兒上了無錫最好的初中,他進入前州供電所工作,媳婦也在前州建筑公司找到工作。
然而,就在弟弟一家走向新的美好生活之時,厄運卻悄然而至!讓哥哥吃驚的是,當他將弟弟的病情直言相告時,弟弟反而十分鎮(zhèn)定:“我什么都能接受,你們不要為我擔心?!边@使在場的哥嫂、弟媳等親人熱淚盈眶。弟弟又說:“不要因為我影響你們的工作和生活。我知道自己可能只能活兩三個月,但我會樂觀度過每一天。哥,只有這樣,我才對得起你!”
在哥哥的安排下,周家忠在上海S醫(yī)院住院一周,接受了介入治療。周家忠表現(xiàn)得出奇地樂觀,看不出半點的憂色。每天治療完,他開始在日記上記錄生命體驗和內(nèi)心感受:“我肝臟病灶已很嚴重,有四個大小腫塊,最大的有六公分,已屬晚期,已經(jīng)失去手術切除的機會。在上海治療期間,得到了宋先生、吳先生的大力幫助和安慰,他們幾次到醫(yī)院探望我,他們都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與我素不相識,真讓我感動。這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懂得了生命的價值!哥哥、嫂子放下了手頭的一切,為我奔波。大姐、二姐也都為我勞碌操心。我看到了他們身上發(fā)出的光,使我透過這光看到了人類的博大之愛、無私之愛……生病以后,整個家族圍著我一個人轉(zhuǎn),這時候,我才知道哥哥當時為我生病痛哭了三天三夜,但在我面前還要強作笑臉安慰我……放心,我能視死如歸,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坎過不去,是折磨,過去了就是財富!”
在這些每天上千字的文字記錄里,無不流露出一個絕癥患者面對僅有兩三月生命大限的坦然、大氣與從容,以及對親情的理解。周國忠驚訝地發(fā)現(xiàn),弟弟簡直是變了一個人似的,內(nèi)向的他變得活潑開朗,臉上也常常掛著微微的笑意,給人一種恬美、親切之感。
每隔幾天,周家忠會將哥哥、嫂子、姐姐、姐夫等召集一起開家庭聚會。聚會中,他像孩子般說說笑笑,從每天的見聞到每個親人的談話,他總是發(fā)表積極的見解和看法。他總是忍著病痛,今天去地里拔草,明天在園里松土,后天幫人家修水泵,盡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妻子勸他休息,他總說:“一休就息了,那我也就完蛋了?!彼廊还饰?,不肯閑著,該做啥做啥,并笑呵呵地對大家說:“怎么樣,我這個死刑犯對社會還是有點用吧?!?/p>
家人聽了這話差點都流淚了,一時不知說什么才好。弟弟卻滿不在乎:“別一談死就大驚小怪,沒啥!咱們該高興才對?!泵鎸Φ艿艿奶谷?,大家又破涕為笑了。三個月過去,弟弟安然無恙地挺過來了。他輕松幽默地宣布:“看來我這個死刑犯緩期執(zhí)行了?!?/p>
弟弟引領生命提升,
那深刻厚重的生命領悟
弟弟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疾病,一方面經(jīng)常與親人們交流與分享自己對生命意義的心得感悟,一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與病友保持密切聯(lián)系,噓寒問暖,解惑釋疑,甚至不顧病痛,經(jīng)常外出探望重癥和絕癥病人,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他在日記里寫下:“要高貴地活,尊嚴地死!活著一天,就要有益于人有益于社會一天!”他的樂觀、為社會施愛的品行,感染著家里的每一個人。哥哥在弟弟身上,看到并感染了愛的力量,整個家族都在他營造的和諧中吸納著愛,又通過家庭聚會傳遞和擴展著愛。哥哥不無感慨地對弟弟說:“家忠,你使我得以重新拷問自己的內(nèi)心,重新評估自己的行為,思考生命的永恒價值?!?
此后,在快樂和充滿愛心的日子里,周家忠又奇跡般的活過了一個年頭。復查時,醫(yī)生都十分吃驚:“神了神了!”周家忠說:“真正不把死亡放在心里,這也許就是原因?!彼麑懙溃骸吧囊饬x和價值,就是如何把短暫的生命變?yōu)橛篮?,這是我們生命追求的最終目的。”在哥哥看來,雖然弟弟的肉體在不可避免地衰弱,他的靈魂卻在不可遏制地成長和飽滿。他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意志和信念,一面與疾病作不屈的抗爭,一面在信仰的深度上作不懈的追求和提升。
一天,哥哥在弟弟的日記中看到這樣的文字:“……因為有親情,溫暖才存在;因為有溫暖存在,親情才如陽光般無私無悔;因為有存在的溫暖親情,陽光才動人燦爛,驅(qū)散黑暗……我的樂觀,來自哥哥那如火的親情,這親情,改變了我,影響了我?!?/p>
弟弟生病后,周國忠夫婦和姐姐等至親,在給予他精神安慰的同時,也在物質(zhì)上給予他很大幫助。他們先后送來各類水果和營養(yǎng)滋補品,甚至還有價格昂貴的冬蟲夏草。周國忠與妻子還讓弟弟吃中藥進行調(diào)理,接受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治療。
每天清晨起來,周國忠總會先去看看弟弟,向他問個早,并一起用早餐。他若沒起床,周國忠就先吃早飯,待他起床后與他照個面,說上幾句才去上班。每天夜里臨睡前,哥哥總是到他房間待一會,哪怕站一兩分鐘簡單問問身體情況,道晚安后才去休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同時,哥哥又盡可能減少職場交際和應酬,將時間完全留給弟弟。周國忠還讓妻子帶著弟弟和弟媳報了港澳游。從來沒有坐過飛機的弟弟一路上非常興奮,似乎完全忘卻了病痛。
2005年1月,周家忠又奇跡般地闖過存活兩年的關口。這一天,盡管他的肝臟又出現(xiàn)了繼發(fā)性病灶,就連醫(yī)生都十分驚奇,因為兩年來不少比他病情輕得多的患者都一茬茬地走了,而他居然又活了兩年!
此后的日子里,周家忠一如既往地為周圍人義務修理家電、電路,并堅持在日記中記錄點滴感悟:
“這世界光怪陸離,誘惑太多,一不留神就可能誤入歧途,我們總要謹慎提防,保持清潔的內(nèi)心,潔身自好。讓我們一起堅定信念,珍惜光陰,更好地領受生命之道,不斷培養(yǎng)并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是非的能力!”他還寫道,“時間比金錢更可貴。一個人能否愛惜光陰,就是他智慧或愚昧的分界線。我們要爭分奪秒,不要浪費時間?!?/p>
2005年11月末的一天,在周家忠病情加重時,他對哥哥說:“我始終覺得這個社會缺乏關于死亡的教育。其實,明白死亡,會使人更加冷靜,正確地看待人與事,反而會更加珍惜生活和生命,更加積極、樂觀、健康地過好每一天。”“這恐怕還是與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有關,重生輕死大談生避談死。其實,父親墓地那副‘誕生中死亡出生入死,死亡中誕生出死入生的聯(lián)句已說得很透徹。在宇宙的時空里,所有的人都是朝生暮死。要是都能覺悟就好了?!?/p>
幾天后,病重的弟弟去無錫中醫(yī)院住院了。感覺到自己大限將至,他在日記里特別對妻子留下一段話:“不要流淚,本來三個月就死的我,已經(jīng)活了三年,我們都該知足、高興才對。交代你幾件事情,你仔細聽清楚:第一、有些存放的錢物已告訴過你,你要保管好。第二、不要讓女兒知道我又住院和病情嚴重的情況,讓她安心讀書。第三、女兒上大學讓她讀醫(yī)科,今后當個醫(yī)生。第四、你帶好女兒,今后不要干涉女兒的婚姻!即使你不滿意,也不要去管,更不要生氣。第五、我走后你好好找個合適的人改嫁,盡快淡忘掉我!好好活著,善待自己,更要善待別人,保持仁慈之心、惻隱之心、憐憫之心?!?/p>
幾天后,周家忠的岳父也從蘇州趕來探望他。臨別,老人悄悄拉著周國忠的手含淚說:“家忠這樣好的人,這世上恐怕再也找不到了!我心里難過啊……”
2005年12月11日11時28分,周家忠在中醫(yī)院病房里平靜地離開了他熱愛的這個世界,留下了20多萬字記錄親情感受、人間大愛的日記。在他最后的時刻,他與哥哥之間進行了這樣的對話……
哥哥拉著他的手俯下身去對他說:“弟弟,作為你的親人,我們沒有辦法替代你,也沒有能力減輕你的痛苦,我們十分難過和無奈!但欣慰的是,你坦然無懼,堅忍不拔,表現(xiàn)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這種精神和道德品質(zhì)一直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我們?yōu)橛心氵@樣一位了不起的弟弟而驕傲!我們與你也終究會在一起相聚!弟弟,我還有一句話對你說,那就是不管發(fā)生什么事,一切都有你哥在,你盡管放心!”弟弟聽了,含笑說了最后的一句話:“哥,我的重擔卸下了!哥,好了?!贝藭r此刻,陽光照耀在他的臉上,顯得那樣安詳。哥哥俯身將他的眼睛輕輕合上,在他耳畔說:“弟弟,你慢慢走,一路走好!”
重溫那共度的苦難和溫情,
告慰“弟弟最后的日子”
弟弟走后,周國忠陷入巨大的痛苦和追思之中,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妻子和弟媳勸他從悲傷中走出來,可他卻難以釋懷。他說:“失去弟弟,在我心中,比起悲痛,更多的還有思考。一個人,能在死神逼近時卻樂觀坦然從容地對待,并且還能用愛心去關懷并照亮別人,這種人生境界十分難得!”妻子和弟媳也禁不住痛哭起來,弟媳說:“是你這個哥哥做得好,自從父親離世后,你就無微不至地關愛著弟弟,是你影響了他啊,他曾對我說:“咱哥是天下最好的哥哥,我活一天,就要學他一天,下輩子我們還做兄弟!”
弟弟離世后,周國忠夫婦默默承擔起弟弟的責任,資助侄女讀高中,更用弟弟的人格力量激勵她努力學習。侄女變得更為堅強好學。兩年后,她順利考上了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完成了父親的生前夙愿!
在周國忠的家中,有兩件遺物讓他觸景生情,永志不忘:一件是結(jié)婚時父親為他制作的精致的音箱,另一件就是弟弟在最后幾年寫成的那8本共計22萬字的“心靈日記”。日記中,每一頁都充滿著對親人的眷戀和鼓舞,每一句都飽含著濃郁的親情,每一字都浸透著一個強者面對死亡的強悍誓言……
遠逝的歲月并沒有沖淡周國忠對弟弟、對父親的深情懷念,尤其是弟弟的日記中所記錄的那些充滿深情的文字,更讓他時刻縈繞于心。2010年4月,在弟弟離世近五年之際,周國忠決定,將弟弟的平凡中見偉大的經(jīng)歷整理成文字,當作一個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讓弟弟充滿愛心的偉大精神發(fā)揚光大!
動筆之前,為更多地了解細節(jié),周國忠詳細采訪每一位家人。這是一個異常痛苦的過程,無疑是讓每個親人揭開好不容易愈合的傷疤,可是,要完成這一構想,他又不得不讓他們打開痛苦的回憶閘門……
侄女在哭泣中回憶說:“爸爸慈祥而嚴肅,從不把愛放在嘴上,而是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體現(xiàn)出來,使我感到無比親切和溫暖。我至今依然覺得爸爸仍活著,掃墓或假期,我會獨自一個人坐在墳前與他聊聊,傾聽他的聲音,感受他的氣息。我會常?;匚赌蔷洹佑B(yǎng)而親不在的話,心里非常難過!爸爸含辛茹苦,養(yǎng)育了我十六年,可我卻從未向他道過一聲謝,也從未向他說過一聲‘我愛你,現(xiàn)在我最想對他說的話就是:‘爸爸,我愛你!我永遠愛你!”
此后,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周國忠一邊回憶,一邊將默默思念訴諸筆端:雖是霄壤相隔,但靈魂息息相通。無論我身處何方,也不管我是俯首還是仰望,你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就像一盞燈光始終照耀在我的心頭和案頭,牽引我誠實地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去,直到寫完這本書,甚至寫盡人生,與你歡聚相融……
由于思念過甚,在寫了兩章后,周國忠陷入煩躁與焦慮之中。他干脆中斷寫作一個月,請幾位友人幫忙整理打印弟弟那22萬字的“心靈日記”。在校閱中,他重溫了共度的苦難而又溫情的歲月,重溫了弟弟的心路歷程和精神氣息,思路一下豁亮明晰起來,于是一鼓作氣提筆疾書,僅用三個月零五天便寫完全稿。當2010年9月5日下午四點多完稿時,周國忠在書房伏案痛哭,妻子讀后也痛哭失聲。
按照初衷,周國忠只想將文稿裝訂成冊,分送親友留個紀念。然而,當著名作家儲福金、賈寶泉及評論家葉櫓等人讀到后,無不為之動容,一致認為這部紀實文稿是一部生命大書,于人于社會均能起到凈化作用,不應該以一己之私將其束之高閣,而應該讓它面世奉獻給社會。于是,《弟弟最后的日子》幾經(jīng)輾轉(zhuǎn),于2013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13年10月15日,江蘇省作協(xié)和無錫市文聯(lián)、作協(xié)聯(lián)合主辦了《弟弟最后的日子》作品研討會。大家認為:該書是一部用詩性語言詮釋生命意義的令人深思的書;是一部用散文書寫的精神史詩,它填補了當代文學作品關于終極題材的空白。作者把自己和親人們圍繞弟弟最后3年的生死經(jīng)歷真實記錄并呈現(xiàn)出來,把一個本來悲情的故事變成探討人生死亡的意義,是提升人生品格和捍衛(wèi)死亡尊嚴的經(jīng)典作品。
其中,這部書所展現(xiàn)的親情大愛教育,細膩真實地刻畫了周家兄弟和整個家族的熾熱愛心,更為我們提示了一個新鮮課題:任何一個人都會有自己最后的日子,而當死亡無法回避的時候,只有將愛心和精神作為剛強的力量坦然面對它,生命才會產(chǎn)生奇跡,并煥發(fā)不朽的光輝…… □
編輯/闞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