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楊乃運
趣游西城
文·圖/ 楊乃運
1 從故宮護城河看景阜街。
北京的兩個城區(qū),東城和西城,都是文化厚積的地方,留存下來的古跡多,傳說故事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也就是民間絕活多,怎么逛都能逛出彩兒來,有趣有味的景點兒俯拾皆是,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平日里,沒事時我就去逛,特別是西城,逛出來的那些發(fā)現(xiàn),那些感受,不忍心憋著,擇其二三,與大家分享。
阜景文化街我常走的是景山到北海西門這一段。這一段是皇城皇家建筑和園林的核心分布帶,沿街逛景有沿街逛景的樂趣,從景山公園南門和故宮的神武門之間走過,穿越北海大橋暢覽兩側(cè)古太液池的不同風(fēng)光,歷史和當(dāng)代在心頭交匯中所刺激出的感悟都別有一種深邃繁復(fù)的滋味。這段街,有一組建筑,這組建筑催生了北京的一個歇后語久久流傳,那句歇后語是:大高玄殿的牌坊——無依無靠。
大高玄殿的牌坊,即牌坊從屬于大高玄殿,但牌坊卻是這句歇后語的主語。那么,看到牌坊了嗎?看到了,在大街的南側(cè)。那座牌坊金瓦紅柱雕梁畫棟,是這條街上很顯眼的一棟建筑。為什么這牌坊會生出無依無靠的歇后語?無依無靠應(yīng)該是它的一個顯著特征。那這特征體現(xiàn)在哪里?指的是什么?牌坊應(yīng)是有依有靠的嗎?有依有靠的牌坊什么樣?無依無靠的牌坊又是什么樣?
隔公路,牌坊對面的建筑就是大高玄殿了。說大高玄殿恐怕大多的北京人都犯懵,但若說三座門就很少有北京人不知道的了。那建筑看過去就是券洞式的三座門,垣墻和大門都是朱紅色,青白石的基座,上部額枋擔(dān)椽全都飾以黃綠雕花琉璃瓦件,頂鋪著黃琉璃瓦,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五色斑斕,一看就氣度不凡。這三座門是大高玄殿的大門,并非老幾輩的北京人說的三座門。老三座門兒是指神武門外護城河小橋后的一座北上門,北上門的兩側(cè)又各有一門,叫北上東門和北上西門,它們是通景山的。這三座門是正宗的三座門?;实郾煌品耍辖亲児蕦m了,為了東西通行的方便,北上東門北上西門連同景山東西墻的南端一起拆除,形成景山前街,北上門成了故宮的北大門。這是上世紀(jì)20年代的事兒。到了50年代的1956年,北上門也拆除了,老三座門成為歷史。巧的是景山前街的一些建筑拆除形成寬敞的大道后,大高玄殿的三座琉璃券洞門露了出來,它們正好臨街,自此,大高玄殿的南墻三門便被叫了三座門。大高玄殿非開放建筑,平日大門緊閉。我卻是進去過的。這是一座道觀。好幾進院落,有鐘鼓樓,有正殿,有配殿。配殿五間、九間不等,沿中軸對稱布局。也是庭院深深啊!
大高玄殿對面的牌坊已非舊物,它是仿制的,仿制的也非舊制全貌。曾經(jīng)的大高玄殿牌坊是個牌坊群,由中、東、西三座牌坊組成,每坊四柱九樓,成品字形排列,非常厐大。除此之外還有兩座習(xí)禮亭,是二亭三牌坊。這等規(guī)模的建筑群在視覺上是觸目驚心的,沖擊力極強。它們當(dāng)是上世紀(jì)50年代被拆除的。比較古典的牌坊建筑形式,它們還真的缺一樣?xùn)|西,戧柱!戧柱對牌坊是起支撐作用的,保障牌坊的穩(wěn)定性、牢固性。缺戧柱這在明清的北京古牌坊中還是蝎子拉屎——(毒)獨一(糞)份兒,絕無僅有。不設(shè)戧柱,是因為大高玄殿牌坊的坊柱柱礎(chǔ)在地下埋得深,料也就由此省了。它體現(xiàn)的是在力學(xué)上的自信,并非為了省幾個錢才不要戧柱的。造這牌坊,不會是缺錢,也不會是舍不得花錢。它的木構(gòu)件用料是很昂貴的——金絲大楠木!用楠木做柱,能是省錢的主兒所為嗎?
2 仿制的前三門對面的牌坊。
3 阜景街上,處處古建。
老牌坊因為擴建公路拆掉后,其西坊的原件遷移到頤和園西北的中央黨挍重新按原樣搭建了,現(xiàn)在仍可以見到,可惜的是遷建時缺了構(gòu)件,四柱九樓坊已變成四柱七樓坊。
牌坊無戧柱是大高玄殿建筑的一絕。
大高玄殿還有一絕。
大高玄殿是道觀,但非一般道觀,它是皇家道觀,這看所用琉璃瓦就能看出來。三座門非只一處,里面還有內(nèi)門,也是三座。門用的是黃琉璃瓦頂,主殿用的是黃琉璃瓦頂,乾元閣下層的方形坤負(fù)宇也用的是黃琉璃瓦頂。黃琉璃瓦可不是仼誰都能用的。
大高玄殿的琉璃瓦,并不都是金黃色的,還有綠還有藍。東西配殿是綠琉璃瓦頂,九天應(yīng)元雷壇是綠琉璃瓦黃剪邊瓦頂;乾元閣,上為藍琉璃瓦頂,下為黃琉璃瓦頂。從瓦的用色上可以知道這座皇家道觀是多么講究,考慮的又是多么細(xì)致。另外,顯示道觀皇家身份的還有御路。坐北朝南向街的三座門,中高旁低,有石欄護著,中間的大高玄門下是御路,主殿大高玄殿也有御路,連后面的九天應(yīng)元雷壇都有御路。御路是皇上走的地方。
原觀是明嘉靖皇帝建的,這位皇帝發(fā)起了大禮儀之爭,除了祭祀分壇分廟,還建了這座道觀。此觀離紫禁城很近,就在紫禁城西北角。只可惜,只53年時間就被大火毀了。上天好像與嘉靖皇帝有點過不去,老用火來驚嚇?biāo)?。后世的皇帝沒把這座道觀廢掉,明萬歷皇帝,也就是嘉靖皇帝的孫子把它重新修建了起來,清雍正、乾隆、嘉慶皇帝也都重修過。乾元閣是道觀的最后一座建筑,這座建筑,上部是圓攢尖頂?shù)?,下部是方形的,上圓下方,一看就知是遵照了天圓地方的理念。否則,頂閣的瓦為什么用藍色,下閣的瓦為什么用黃色呢?天為藍,土為黃嘛。歲月幽深,藍琉璃瓦從外面看去已呈紫色了。這座上圓下方的重檐樓閣,在京城的皇家建筑中也是極為罕見的。它供奉的神是玉皇大帝,在清代是祈雨的場所。關(guān)于紫瓦,另有一說,言原色就那樣,為取“紫氣東來”之意。
上圓下方乾元閣就是大高玄殿的另一絕。
1 阜景街一角。
2 從北海看金鱉玉蝀橋。
3 無戧柱的牌坊。
北海和中南海之間有座大橋,這座大橋打那路過的人都知道,人稱北海大橋??墒钦l又知道此橋還有另一個名字,且是它的本名一一金鱉玉蝀橋呢。金鱉玉蝀橋本是建在皇宮禁苑內(nèi)的橋,從元代就有了,時稱金海橋或御河橋,金水河連北海中海,穿橋而過。橋兩側(cè)原來各有一座牌坊,東叫玉珠,西叫金鱉,兩坊聯(lián)名就成了橋的名字?,F(xiàn)在我們看到的北海大橋是1954年在明代橋的基礎(chǔ)上改建的,向南擴到了34米寬,兩側(cè)白欄桿下加設(shè)了步行道,橋面鋪上了瀝青。1974年,文革進入尾聲,尚未結(jié)束,大橋又做了一次改裝,這次改裝有點慘,白石欄桿被換成了鐵欄桿。
北海大橋作為宮中御橋時,橋?qū)挷坏?0米,它不通汽車、三輪車、自行車,是皇帝嬪妃、太監(jiān)宮女們走的橋,主體長118米,有八個厚度相等的橋墩,幾個橋孔,孔稱龍門,每個龍門上都刻有龍頭,兩側(cè)欄桿無論是欄板、望柱都用的是打磨光滑的漢白玉,方形望柱上雕著蓮瓣。橋面也是漢白玉的,像一條長長的玉帶系在清麗碧秀的水面上,成為太液池中一道秀麗的風(fēng)景。
1954年改橋時,橋上的9個拱洞,有8個改成了假的??隙ㄊ怯邪踩蛩氐目紤]。橋南是中南海,橋北是公園,春夏秋冬,公園里游人如織。在中南海不開放時,北海大橋是惟一沒有墻的阻擋能一眼望進中南海的地方。
站在古金鱉玉蝀橋上,是可賞到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波景的。燕京八景的命名產(chǎn)生于金代,由金章宗欽定。其中一景,便是“太液秋波”。清乾隆皇帝改了一字,為“太液秋風(fēng)”,立碑于中海水云榭中。他對金代的燕京八景,做了一次全面考證,認(rèn)定太液秋波就在那里,就如他認(rèn)定的瓊島春萌在北海瓊?cè)A島一樣。水云榭的建筑式樣獨特,共五梁十二角,看上去像一座大亭子連著四座小亭子,20根紅色立柱,金瓦飛檐。觀太液秋景,是絕佳之地。立在北海大橋上望水云榭,榭姿楚楚,而在榭中北望,北海大橋如玉虹長臥,團城瓊島秀姿、巍巍北海白塔高聳于綠綢之上,奪人心魄,清風(fēng)拂處,太液池水粼粼。乾隆《太液秋風(fēng)》御制詩中提到北海大橋,首句便見:“微見商飏萍未生,鏡瀾玉蝀影中橫?!钡谌涮岬江?cè)A島:“爽入金行閶闔表,波連瑤渚耀臺瀛?!睂鹫伦跁r代的“太液秋波”究竟指哪兒,一直是有爭議的,并不都認(rèn)可乾隆的考證,但乾隆時代的“太液秋風(fēng)”卻已不容置疑,它至今都顯示著迷人的風(fēng)采。北海大橋在這景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4 門看上去氣派,單品級并不高。
5 隨墻門。
在北京西城逛,斷不了串胡同。只要四合院集中的地方,怎么串都成。在什剎海的金絲套串,在恭王府旁的柳蔭街串,在新街口、平安里、東四、西單一帶串。串胡同,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門和門樓。是院就有門,四合院當(dāng)然不例外。但門并不單純是進出院的出入口,不只具有實用功能,它更是文化單元,文化載體,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nèi)涵。在北京的老四合院,門最突出的是等級文化。門是四合院主人身份、地位的標(biāo)志,是臉面。同是四合院,皇帝家的門和王公貴族的門不一樣,皇親國戚和一般官宦人家的門不一樣,大官僚、小官僚的門不一樣,而同是草根,同是平民,門也不一樣。歷代典章制度,對門都有嚴(yán)格的規(guī)定,門的式樣,門的規(guī)模,門的顏色,門的裝飾物件,都是有標(biāo)準(zhǔn)和要求的,弄錯了,有可能就因此獲罪,因此被殺頭。比如和珅,官再大,和皇帝的關(guān)系再好,門用了綠色琉璃瓦,就讓人抓了把柄,拿你的時候,這是罪證之一,因為你不是王爺。黃琉璃瓦皇上家用,綠琉璃瓦,王爺家用。門是講究風(fēng)水的,這也是文化內(nèi)容之一。北京的四合院,一般人家,沒有院門開在正中間的,正房,一門兩暗的格局,兩側(cè)有耳房,是對稱的,院門正對正房明間門,不得了了,鬼混進了院門,一下子就能溜進屋子里去了,它走路不會拐彎呀!院門正對著院外的樹、木樁子、石柱子都不行,主兇,對著帶棱角的建筑,也不行,預(yù)示著您家要出事兒,棱角是刀哇!刀對著你的臉你的胸膛,您有好日子過嗎?您家的院門,比鄰居的門高,這就好,壓了人一頭,可誰愿意讓你壓呢?都爭著在門兒上做文章,這文章一做,就有熱鬧看了。大戶人家的門兒,從哪兒說,小戶人家都看著發(fā)憷,從心理上就敬而遠之。小戶人家的門兒大戶人家也不會輕易邁進來,邁進來,準(zhǔn)沒好事。門當(dāng)戶對,什么人家跟什么人家聯(lián)絡(luò)、走動,也是門文化的一種,有深厚的社會內(nèi)涵。大門二門,講究也深。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里呆著。二門是客人不能輕易往里邁的地方,是一個界限,女眷都在二門里,作為客人,您隨隨便便邁進去,什么意思?失禮、不雅、失身份,沒教養(yǎng)。
有院有門,不一定都有門樓。門樓是什么?院門的頂部。橫一根方子,就是個門框上沿沒瓦沒沿不起脊,當(dāng)然稱不上門樓。門樓是一定經(jīng)濟能力和社會地位的顯示,最起碼,您不是窮得叮當(dāng)響,蓋得起門樓,要是連飯都混不上,您不會在門樓上做打算。
北京四合院的門樓,平民百姓人家大體上形成了這樣幾種類型:道士帽式,魚脊門式、如意門門樓、隨墻門樓、悍門門樓等等。每種門樓,不是單一的一種,有著豐富的變化,而且和門的樣式,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道士帽門樓。像道士帽子的門樓。道士帽什么樣?一句話不好說清,有幾種之多呢。道士帽學(xué)名道巾,有混元巾、九梁巾、純陽巾、太極巾、荷葉巾、靠山巾、方山巾、唐巾、一字巾。北京的胡同是元朝興起的,四合院也興于那時,元朝時道士活跌,最受寵是丘處機,他師從王重陽,創(chuàng)全真派。再往遠推,與呂洞賓就扯上了關(guān)系,估計道士門樓是受了全真派道士帽的影響。這種門樓費工、費錢,用半圓形的陰陽瓦,砌時一溜開口朝下,一溜開口朝上,遠觀明明暗暗,變化有致,活潑耐看,易長草。
魚脊門,也叫清水脊門。比道士帽復(fù)雜,門樓不但起脊,有的還砌雕刻的花磚兒,分前后坡,兩坡均用陰陽瓦,頂部砌圓筒瓦,最上端各有翹起的房脊頭,因門樓都刷成了青黑色,因此稱清水脊。
轱轆錢門。屬小門樓,很常見。街門兩邊立起二四垛子,在垛與垛之間用瓦拼出花紋來。那花紋像錢眼,此錢被稱為轱轆錢。錢刷成白色,四周灰色。有講:“富貴到家”、“步步臺階,階階上有錢”。既是省錢的辦法,又有吉利的祝詞。因為它的墻垛和磚縫都是不抹灰的,赤裸在外面。是小戶人家的門樓。
如意門。老北京數(shù)量最多的門,形式也多。有錢無官,照官員的宅第建門,越制,平平常常地弄個小門,顯不出自家的財大氣粗來。就找既不因越制而給自己找麻煩,又顯得與眾不同的法子,那就是鉆政策的空子,規(guī)模上不小,門兒不大,此外,裝飾上特別下功夫,門楣上特別花哨,雕飾細(xì)致、繁復(fù),屋頂出挑,山墻上鏤花,圖案大都是吉祥富貴的題材和紋樣。如意門的門石枕,用的是石墩。有人說,石墩石鼓是用來區(qū)分文官、武將的。未必靠譜,不讓百姓設(shè)門墩,那真把百姓擠兌的沒活路了。
隨墻門,就是在墻上開門,沒屋子,沒門洞。錢緊,手頭不寬裕,門樓就搞得簡潔一點,有點富裕,那弄出個受看的、多少有點講究的門樓來。門肯定是窄的。至于洋門,門樓,就是中西結(jié)合的門樓。平民百姓可以弄,官員宅第可以弄,王公貴族有樂意的,也不妨?xí)r尚一把,與國際接接軌。
北京的西城,王府多,達官貴人也多,府和第自然就多。住宅是不能隨便稱府的。隨意稱府,是民國以后的事,帝王時代,不能夠。對住宅的稱謂,《大清全典》有明確的規(guī)定。只有親王、郡王、世子、貝勒、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等鳳子龍孫的住所,能稱府。官員的住宅,不管位居幾品,只能稱宅或第。
官員家的門。鳳子龍孫家的院門一般都屬于屋宇式。有王府大門、廣梁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幾種。
王府大門:王府大門是典型的屋宇式,開間數(shù)親王府為5間,郡王府為3間,這是定制。門前有門罩(有門窗和墻的老房子),府門兩側(cè)各有阿司門(即角門)一間。王府的大門,平時是關(guān)閉的,下官來拜,走阿司門。
有房子,就有屋頂。王府大門屋頂是綠琉璃瓦作,用筒瓦,大脊上設(shè)獸吻,垂脊上設(shè)仙人走獸,大門漆成紅色,梁枋施彩畫。除了皇宮以外,王府的門是最氣派的了,門樓的規(guī)模和檔次也最高。恭王府的正門是兩重,大門三開間,前后石獅一對,二門五開間。醇親王府,街門和王府正門都是五開間,府里有三路軸線,街門府門都在中軸線上。
廣梁大門。也叫廣亮大門,是高官顯貴人家住的房子。廣亮是廣梁的諧音。廣梁,屋頂大梁很寬廣的意思,院門用的房子建得很大,它在規(guī)模和裝飾上都非同一般,屋頂加高,墀頭墻凸出,山墻、戧檐用磚雕出花飾,門枕不是石墩而是石鼓,木頭上的彩畫也講究。門簪,不是一對,而是數(shù)對兒。廣亮大門的屋脊是沒有獸吻和仙人走獸這些裝飾的,用的是清水脊或元寶脊。門立在房子進深的空處。
金柱大門。官員的品級要低了,大門是安在金柱上的。金柱,檐柱子以內(nèi)的柱子,大門比廣亮大門窄,門也小得多,門洞的進深有限,約一步的樣子,其他的跟廣亮大門差不了多少。
蠻子門。最大的特點是門更向外,在前檐柱的位置上。其他的,與金柱大門,廣亮大門差不太多。蠻子門里官員的品級不高?!靶U子”是當(dāng)時北京人對南方人的蔑稱,含有瞧不起的意思??扇思掖笮‘吘故枪?,您不能因久居皇城根下自己也就成了皇帝或皇上的大舅子。
這些,若是坐三輪串胡同,三輪車夫會給你講,自己走著串,就看點書,對照著書上說的辨認(rèn)辨認(rèn)嘍。
1 蠻子門。 2面街的大門。 3垂花門的垂花。 4門吊。 5隨墻門。 6清水脊門。 7轱轆錢門??闯鲥X來了嗎? 8門上用的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