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新 孔繁菊 劉淑艷 陳永霞 楊淑芝 楊愛英 張東坡 李文慧
(河北省灤縣人民醫(yī)院,河北 灤縣 063700)
微波照射肺俞穴與抗感染同步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
陳會新 孔繁菊 劉淑艷 陳永霞 楊淑芝 楊愛英 張東坡 李文慧
(河北省灤縣人民醫(yī)院,河北 灤縣 063700)
目的探討微波照射肺俞穴與抗感染同步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128例小兒肺炎患兒,按治療方法不同分成常規(guī)抗感染加肺部配合微波照射肺俞穴理療治療組68例(治療組)和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組60例(對照組),觀察兩組療效、止咳、化痰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等臨床指標情況。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0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67%(P<0.05);各項臨床指標消失時間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P<0.05)。結(jié)論微波照射肺俞穴與抗感染同步治療小兒肺炎療效確切。
微波 肺俞穴 同步治療 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是兒科臨床最常見感染性疾病之一[1],也是引起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氣促等,患兒肺部可聞及濕啰音,肺部啰音若吸收不良,病情常反復不愈。選擇合適抗生素對癥治療,大多數(shù)都能夠控制病情,但由于耐藥菌株的增多及抗生素價格的增高,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微循環(huán)障礙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變有時也難以迅速恢復,以致治療難獲得佳效,往往病情遷延。筆者應用微波照射肺俞穴與抗感染同步治療小兒肺炎,取得相對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所有病例均符合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1](第7版)小兒肺炎的診斷標準和中醫(yī)證型診斷標準《中醫(yī)兒科學》肺炎診斷標準[2]。
1.2 臨床資料 研究中選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因肺炎住院患兒128例?;純喝朐汉箅S機分兩組。治療組68例,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齡6個月至1歲12例,1~3歲36例,>3歲20例,平均 (2.03± 1.88)歲;風寒閉肺15例,風熱閉肺21例,痰熱閉肺16例,陰虛肺熱7例,肺脾氣虛9例。對照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6個月至1歲10例,1~3歲28例,>3歲22例,平均(2.07±1.59)歲;兩組病例主要癥狀為發(fā)熱、咳嗽、喉中痰鳴,部分患兒呼吸淺快,輕微鼻煽以及口唇指甲輕度青紫,肺部聽診伴有啰音或哮鳴音,X線胸片見兩肺紋理增粗、紊亂、模糊,非特異性小斑片狀肺實質(zhì)浸潤陰影,以兩肺下野、中內(nèi)帶及心隔區(qū)居多;血白細胞升高治療組46例,對照組40例;MPDNA升高治療組9例,對照組5例。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常規(guī)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伴發(fā)熱者予布洛芬或?qū)σ阴0被涌诜?,伴哮喘者給予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或特布他林霧化液,喘重者給予入液靜滴甲強龍或多索茶堿注射液,均為常規(guī)劑量。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肺部配合微波照射肺俞穴理療,微波治療儀為SW-61A4(深圳ELITE電子設備有限公司)。一般于入院后第2或第3天開始微波治療,伴發(fā)熱或哮喘者,待熱退喘平后再配合微波治療。治療時將照射探頭對準肺俞穴,探頭與肌膚間以衣服或紗布隔離,功率調(diào)整按不同年齡選擇不同功率。肺形狀探頭功率設置6個月至1歲4~5 W,1~3歲為6 W,大于3歲為6~8 W,最高不超過8 W,菱形探頭功率設置1~3歲為8 W,大于3歲為8~10 W,最多不超過10W。每個患兒對溫度敏感度不同,所以使用功率也有偏差。治療原則為溫熱,每日1次,每次15 min,3 d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如果2個療程結(jié)束后,癥狀、體征改善不明顯,則不再進行下1個療程,而是采取調(diào)整抗生素,選擇合適用藥,直至痊愈。一般10~14 d復查X線全胸片。
1.4 療效標準 顯效(治愈):治療1個療程后,咳嗽咯痰癥狀明顯減輕,肺部濕啰音明顯減少,繼續(xù)治療1個療程,癥狀、體征緩解,停微波治療,余繼原方案鞏固治療,基本不咳嗽咯痰,肺部啰音消失,X線復查肺部病灶吸收,血液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3]。有效(好轉(zhuǎn)):治療1個療程后,咳嗽癥狀有所減輕,肺部濕啰音由密集變稀疏,繼續(xù)治療,2個療程后,癥狀、體征基本緩解。無效:2個療程后,癥狀、體征無改善或惡化者。
2.1 兩組小兒肺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97.06%,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6.67%(P<0.05)。
表1 兩組小兒肺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小兒肺炎患者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療程比較 見表2。治療組在止咳、化痰及肺部啰音吸收方面均較對照組時間短(P<0.05),住院天數(shù)也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小兒肺炎患者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總療程比較(d,±s)
表2 兩組小兒肺炎患者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總療程比較(d,±s)
組 別 n 呼吸恢復正常時間 咳嗽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住院天數(shù)治療組 6 8 4 . 5 5 ± 0 . 9 8△6 . 4 1 ± 1 . 3 5△8 . 2 3 ± 2 . 0 6△5 . 9 4 ± 1 . 6 5△對照組 6 0 5 . 4 1 ± 1 . 6 7 8 . 7 3 ± 2 . 7 8 9 . 2 8 ± 2 . 1 5 9 . 3 0 ± 2 . 9 6
2.3 兩組小兒肺炎患者各中醫(yī)證型的療效比較 見表3。治療組的各種中醫(yī)證型中風寒閉肺證在止咳、化痰及肺部啰音吸收方面均較其他證型時間短 (P<0.05),住院天數(shù)亦明顯短于其他證型(P<0.05)。風熱閉肺證、痰熱閉肺證治療時間相對比較長,而陰虛肺熱證和肺脾氣虛證恢復時間上處于中等,但都短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小兒肺炎患者各中醫(yī)證型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總療程比較(d,±s)
表3 兩組小兒肺炎患者各中醫(yī)證型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總療程比較(d,±s)
與風寒閉肺證比較,*P<0.05。
證型 n 呼吸恢復正常時間 咳嗽消失時間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住院天數(shù)風寒閉肺證 1 5 3 . 4 1 ± 1 . 6 7 4 . 7 3 ± 2 . 7 8 5 . 2 8 ± 2 . 2 5 4 . 3 0 ± 1 . 5 4風熱閉肺證 2 1 5 . 3 5 ± 0 . 9 8*△6 . 4 1 ± 1 . 3 5*△7 . 2 3 ± 2 . 1 6*△5 . 9 4 ± 1 . 6 5*△痰熱閉肺證 1 6 5 . 3 6 ± 1 . 3 7*△7 . 7 3 ± 1 . 7 8*△8 . 2 8 ± 2 . 0 5*△6 . 3 0 ± 2 . 9 6*△陰虛肺熱證 7 4 . 3 1 ± 1 . 7 7*△5 . 7 3 ± 2 . 8 8*△6 . 2 8 ± 1 . 1 5*△5 . 3 0 ± 1 . 8 3*△肺脾氣虛證 9 4 . 2 1 ± 0 . 9 8*△5 . 5 3 ± 1 . 3 5*△6 . 2 3 ± 1 . 0 6*△5 . 4 4 ± 1 . 6 5*△對照組 6 0 5 . 4 1 ± 1 . 6 7*8 . 7 3 ± 2 . 7 8*9 . 2 8 ± 2 . 1 5*9 . 3 0 ± 2 . 9 6*
目前,臨床上小兒肺炎的治療主要以抗感染及對癥處理為主,治療方式是靜脈使用抗生素。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治療能較快殺滅或抑制病菌,控制病情,但由于耐藥菌株的增多及抗生素價格的增高,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微循環(huán)障礙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變有時也難以迅速恢復,以致治療難獲得佳效,往往病情遷延。微波是一種高頻電磁波,通過它的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使為組織細胞提供能量,加速新陳代謝[4]。在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結(jié)合微波照射肺俞穴治療 (按不同年齡選擇不同功率),可不同程度改善心肺功能,消除肺部炎癥,減輕肺部水腫和滲出,縮短療程,提高療效。
中醫(yī)里認為肺俞穴是聯(lián)系肺臟的重要穴位,通過肺俞穴治療或調(diào)節(jié)因肺臟功能失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作用。臨床上用于治療咳嗽、哮喘、咳血、肺癆及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俞穴是臟腑經(jīng)脈之氣轉(zhuǎn)輸、輸注之處。《素問·長刺節(jié)論》云“迫臟刺背,背俞也”說明背俞穴可以治療相應臟腑的病證。
在各種證型中風寒閉肺證的療效優(yōu)于其他證型,主要是因為風寒閉肺證為小兒肺炎的初發(fā)階段,病邪尚未傳變,未產(chǎn)生變證,在質(zhì)量的時候,只要辨證準確,用藥得當,可將未入里之邪及時清解。而風寒閉肺證的寒性病機,應用微波熱療對證,微波能量可以驅(qū)散風寒,同時增強身體免疫能力。熱證運用微波治療也起到加快恢復的作用。陰虛肺熱和肺脾氣虛證是肺炎恢復期病情將愈,但又余熱未清,運用微波治療可加快恢復進度。
中醫(yī)講究的內(nèi)病外治,運用貼片、針灸、物理照射等治療內(nèi)部病證。微波照射肺俞穴起到局部熱療、促進經(jīng)絡疏通、行氣活血的作用,通過微波的能量增強身體免疫細胞活力,促進新陳代謝和炎癥的吸收,從而加快身體康復、縮短病程[5]。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療效結(jié)果有顯著性差異,即微波照射肺俞穴輔助治療小兒肺炎更有效加速身體康復、縮短病程,且該療法安全、依從性好,易為患兒及家長接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74,1177.
[2] 王雪峰,王加亮,董丹,等.基于小兒肺炎文獻的中醫(yī)證證分布規(guī)律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8,35(9):1309-1311.
[3]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82.
[4] 李海珠,呂波,林志方,等.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體檢測與臨床分析[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9,29(5):433-434.
[5] 楊霏霏.微波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42例體會[J].中華現(xiàn)代中西醫(yī)雜志,2003,1(2):122-123.
R725.6
B
1004-745X(2015)07-1301-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7.071
201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