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勇
山東省蘭陵縣人民醫(yī)院,山東蘭陵 277799
128層螺旋CT診斷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臨床探討
王樹勇
山東省蘭陵縣人民醫(yī)院,山東蘭陵 277799
目的 探析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診斷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該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3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63例患者進行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檢查,對其檢查結果以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128層螺旋CT診斷63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50%的敏感性分別為 91. 5%、95. 1%、84. 5%;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50%的特異性分別為96.3%、95.4%、93. 6%;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 50%的陽性預測值分別為89. 1%、93. 6%、76. 2%;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50%的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7. 2%、96. 3%、95. 4%。結論 128層螺旋CT應用于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診斷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具有其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以及陰性預測值,故具有其臨床應用價值。
128層螺旋CT;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
近年來研究表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1]。據統(tǒng)計,預計到2035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將達到5.92億[2]。然后,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其慢性并發(fā)癥,而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血管并發(fā)癥是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3]。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后期主要表現為下肢肢體靜息痛,且冠心病合并率高,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截肢致殘而越來越受研究者們的重視[4]。因此,早期診斷出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故本研究選取該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3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63例患者進行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檢查,對其檢查結果以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診斷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3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63例患者進行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檢查,對其檢查結果以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63例研究對象中,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范圍為59~86歲,平均年齡為(68.1±12.3)歲,且所有患者中均無嚴重腎臟功能不全、嚴重心功能不全、對碘過敏等疾病。
1.2 掃描方法
采用飛利浦128排螺旋CT機,對63例患者進行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檢查前維持所有患者心律基本正常,且基本穩(wěn)定在70次/ min以下,若有需要(患者心率>70次/min)可讓患者于檢查前口服美托洛爾,并訓練所有患者練習吸氣以及屏氣。128排螺旋CT機的掃描范圍是從氣管隆突水平到達膈肌下緣,并且包括患者的整個心臟以及大血管的根部。本研究所用的飛利浦128排螺旋CT機的掃描參數的選擇如下:球冠電壓為120 kV ;電流為100 mAs;螺距范圍在0.18~0.24之間。然后經患者的肘靜脈團注射50~60 mL非離子型對比劑碘海醇(其濃度為360 mg/mL)以及35~45 mL的生理鹽水。采用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并利用相關軟件檢測患者主動脈根部的造影劑濃度,當其CT值大于100 HU時便可自動的觸發(fā)CT機進行掃描,且其掃描層的厚度約為0.75 mm,螺距范圍在0.18~0.24之間,轉速約為0.34 s/轉,管電壓維持120 kv,電位為自動毫安秒,準直器的寬度為128 mm×0.5 mm,FOV為200 mm,卷積核為B28f。當掃描完畢后, 將所得CT掃描數據傳輸至其數據處理工作站進行處理,并采用專門處理冠脈后處理軟件進行掃描數據的分析,其后處理方法眾多,如整體重建、曲面重建以及容積再現等。該研究采用的是整體重建的后處理方法進行處理。
1.3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采用該院減影血管造影機,以碘普羅胺注射液(其濃度為18.5 g/50 mL)為造影劑。讓接受檢查的患者仰臥,并采用常規(guī)消毒及鋪巾方法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及鋪巾, 然后采用1%利多卡因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麻醉后對橈動脈或股動脈進行穿刺,成功后將6F動脈鞘置入其中,并且分別一次將Brachical、JL4、J R 4導管置入,最后進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采用2~4個右冠狀動脈造影以及6~8個左側冠狀動脈造影。
1.4 觀察指標
觀察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所得的圖像特征,以冠脈造影為金標準進行判斷,分析128層螺旋CT對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其中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標準如下:其中管腔狹窄面積為100%則為完全閉塞,管腔狹窄面積為76%~99%則為重度狹窄,管腔狹窄面積為50%~75%則為中度狹窄,管腔狹窄面積在50%以下的則為輕度狹窄。而本研究只考慮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的管腔狹窄面積以下三種情況,即:≥70%、 <70%且≥50%以及<50%。
1.5 統(tǒng)計方法
以冠脈造影的結果作為參照標準,比較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和冠狀動脈造影的結果。并且根據冠脈造影的結果來計算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診斷的敏感性、 特異性、準確性、 陽性預測值以及陰性預測值。將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的冠脈狹窄程度±10%的范圍作為參考標準,并以此評估出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診斷符合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率。
128層螺旋CT診斷63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50%的敏感性分別為 91. 5%、 95. 1%、 84. 5%;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 50%的特異性分別為96.3%、95.4%、93. 6%;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50%的陽性預測值分別為 89.1%、93.6%、76.2%;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50%的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7.2%、96.3%、95. 4%。見表1。
表1 63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情況(%)
糖尿病慢性血管并發(fā)癥中最常見是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大多見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是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變部位,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發(fā)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7~10倍,而且截肢率高[5]。該病的主要病理表現是血管壁的內膜粥樣硬化、纖維化等,最終將導致肢體壞死[6]。此外,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后期主要表現為下肢肢體靜息痛,且冠心病合并率高。因此,早期診斷出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故本研究選取該縣人民醫(yī)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3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63例患者進行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檢查,對其檢查結果以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診斷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以往研究表明,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是檢查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性病變的一種無創(chuàng)、準確、快捷的檢查方法[7]。也曾有研究表明,64排128層螺旋CT冠脈成像是檢查冠狀動脈病變的一種準確的檢查方法[8-9]。
該研究以冠脈造影的結果為金標準,結果表明:128層螺旋CT診斷63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50%的敏感性分別為91.5%、95.1%、84.5%;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 50%的特異性分別為96.3%、95.4%、93.6%;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 50%的陽性預測值分別為 89.1%、93.6%、76.2%;冠狀動脈狹窄性病變≥70%、<70%且≥50%以及<50%的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7.2%、96.3%、95.4%。因此,該研究結果提示,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診斷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能較精確的診斷出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
綜上所述,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能精確的診斷出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進而能早期的診斷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 謝紹峰,朱恒青,馮云,等.128 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診斷價值[J].臨床輔助檢查,2012,14(24):231-232.
[2] 胡蕓,金朝林,王翔. 64層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診斷價值[J]. 實用放射學雜志,2012,10(11):1452-1454.
[3] 周菊. 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5(10):48.
[4] 申燕艷,李榮富.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脈造影對冠心病診斷的對比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29):245.
[5] 談金強,王茂波,王濤.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與選擇性冠脈造影的對照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2(23):1211-1212.
[6] 靳文劍,路新泉,梁晉泉,等. 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的對比研究[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2(13):77-79.
[7] 孫秀全,李小倩,張妍.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的對比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42(8):976 -977.
[8] 蔣芳勇,吳剛.64排128層螺旋 CT 對冠心病診斷價值的薈萃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22(2):102 -105.
[9] 鄧永紹. 64排128層螺旋CT冠脈成像對冠狀動脈疾病的診斷價值[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15):1680-1682.
R54
A
1672-4062(2015)06(b)-0138-02
2015-03-14)
王樹勇(1969.1-),男,山東人,本科,主管技師,從事醫(yī)學臨床影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