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師
臨窗齋筆記
□ 林 師
袁枚說:“蔗味老彌甘,交情久更摯?!毖灾欣?甘蔗越老越甜蜜,交情越久越真摯。
把朋友變成敵人,是一種愚蠢;把敵人化為朋友,是一種智慧。
西方有一句格言:奉承是傻瓜的食糧,諂言諛術(shù)總歸靠不住。是的,專說好聽之話,不是真正的朋友;能道逆耳之言,更見深厚情誼。
友情就好比茶水,濃茶有濃茶的美,淡茶有淡茶的妙。
釋迦牟尼曾說過,友有四品:一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二如秤,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三如山,貴能榮人,富樂同歡;登高望遠,送翠成蔭。四如地,百谷財寶,一切仰之;一粒種子百粒收,施給養(yǎng)護,恩厚不薄。無須再作多敘,道理顯而易見:花友、秤友是利益之交;山友、地友乃君子之誼。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如果自家的窗戶是玻璃的,就別向鄰居家扔石頭?!边@是處世最基本的原則。
誰都不是圣人,都有情緒起伏的時候,既然在一起相處,別人“凸”的時候,我們不妨“凹”一下,這樣就容易和諧了。忍耐、理解、寬容,是為人處世的三大法寶。
現(xiàn)代社會,競爭無處不在。如果碰到的是光明正大的對手,我們應(yīng)該給予其足夠的尊重;如果碰到的是專搞小動作和陰謀詭計的人,他就喪失了對手的資格,我們給予的就應(yīng)該是輕蔑和防范,就像我們對待小人那樣。
男兒膝下與嘴上,都應(yīng)有黃金。
“改變不了環(huán)境,改變自己;改變不了事實,改變態(tài)度;改變不了過去,改變現(xiàn)在?!薄爸灰愕哪_還在地面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只要你還生活在地球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大。”自信是不依賴別人的,不必把自尊建立在別人的認可之上。
還有幾句短語必須牢記:
——人一旦喪失了人性,也是一種死亡。
——洗凈了內(nèi)心,外表也就干凈了。
——人生須有所敬畏,才不敢胡作非為。
閑適,應(yīng)當成為世人的一種追求。
古人云:“流水之聲可以養(yǎng)耳,青禾綠草可以養(yǎng)目,觀書繹理可以養(yǎng)心,彈琴學(xué)字可以養(yǎng)腦,逍遙杖履可以養(yǎng)足,靜坐調(diào)息可以養(yǎng)筋骸?!睂嵲谑墙?jīng)驗之談,至理名言。
也還記得,弘一大師曾手書“知止”二字。這幅字中有深層次的意蘊,“知止”比“知足”的境界起碼更高一個檔次:知足是不貪,知止是不隨。
欲無止境。因此,世界永遠充滿缺憾。人應(yīng)該在缺憾中享受美好,享受種種意外的芬芳。在生活的大命題中將自己慢慢地煮熬著,不激烈、不偏執(zhí)、不放棄,就像熬煮著一鍋白米清粥,一點點一縷縷讓靈魂散發(fā)出淡淡香氣。
暇余之時,該常品茶。茶即禪,能寬心潤燥;茶即藥,能清腸去穢。茶,就是一種態(tài)度。
給人生留白吧。給人生留白,抵澄明之境;給人生留白,脫心靈桎梏;給人生留白,享逍遙之樂。
心安,才能身安。
(摘自《思維與智慧》201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