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課堂高效教學既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基本技能,也是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然途徑,還是教學改革形勢下的時代要求和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高效課堂的內涵極其豐富,本文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特色和實際這一視角出發(fā),闡明如何有效實現高效的物理課堂。
關鍵詞:物理實驗;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O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7-00-01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課堂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學組織越來越精心,教學策略越來越講究,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式越來越得法,學生的實驗探究越來越生活化。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物理教學的全過程始終脫離不了實驗這個環(huán)節(jié),因此,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是高效的物理課堂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構建物理高效課堂一個重要因素,那么我們怎樣借用實驗教學來達成真正意義的物理高效課堂呢?
一、巧用物理實驗激發(fā)興趣,讓物理課堂更高效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沒有興趣,學習就會變成很枯燥的事情。物理實驗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但許多學生容易把注意力僅集中在實驗的趣味性上。因此,教師最好設計一些探究性、開放性的實驗,讓學生在教師的適度引導下,既動眼又動手還動腦,不僅學會發(fā)現問題,還學會解決問題,不但構建知識,而且學到方法,這樣的實驗教學,才能促進物理高效課堂的形成。
例如:在觀察水的沸騰時,可設計問題引出實驗:
“用紙盒代替燒杯能把水燒開嗎?”
然后動手做演示實驗,結果把水燒開了,而紙盒卻沒有著火。
學生很容易就被這樣的情境引發(fā)興趣,由興趣引發(fā)需求,因需求而進行了積極思考,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自然提高。這樣的實驗能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為高效的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巧用學生生活化的實驗,讓物理課堂更高效
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和經驗,對學生來說,日常生活中的親身體驗和經驗是一種最直接的感知,它們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簡單化,只是沒有落實到具體的知識層面上來。物理中的許多實驗,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優(yōu)勢引導學生把這些經驗運用到具體的物理探究實驗中,來有效提升物理課堂的高效性。
例如:在教學做功可以改變物體內能時,可以設計兩個很生活化的實驗
(一)讓學生兩手快速互搓,直接可感受到手的溫度升高;
(二)給學生幾段粗細適當的鐵絲,讓他們快速彎折十多下后,用手指捏住鐵絲彎折處,可明顯感覺到鐵絲彎折處溫度較高。
這樣兩個極其簡易有效而且生活化的實驗,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快速高效的理解,為構建一接高效的課堂埋下伏筆。
三,巧用實驗現象拓展實驗內涵,讓物理課堂更高效
物理實驗功能的體現,不僅僅在于獲得所謂的“正確”實驗結果,還應當開發(fā)和拓展實驗的廣度和深度,以求使學生的認知過程歷經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使學生在自覺、主動、深層次地參與過程中,實現發(fā)現、理解、創(chuàng)造與應用。
例如:在教學大氣壓強時,讓學生給自己的鋼筆吸墨水,實驗后提出兩個問題,引領學生思考,
問題一:你是怎么做的?
問題二:能把墨水吸滿筆管么,為什么?
這樣的實驗可操作性強,既可由生活的經驗簡單明了地引出大氣壓強的知識,還能讓學生的思維沒有停留在相對簡單初級的層面上,讓已有認識與新的知識和信念發(fā)生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新的理解,讓實驗促進物理課堂的高效。
四、巧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實驗,讓物理課堂更高效
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的物理實驗情境雖然是虛擬的,但是可以豐富學生對于物理實驗情境的感性認識,深化對于科學規(guī)律的理解。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的演示實驗處理不當往往會造成學生的視覺和思維疲勞,不能有效提高課堂的效益。多媒體展示實驗可以使實驗過程更清晰、實驗現象更明顯,實驗的目的導向更精準,因此適時適度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部分實驗,是讓物理課堂更高效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凸透鏡成像的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模擬演示凸透鏡的成像全過程,計算機就按照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給出物體的像,其位置、大小、正倒、虛實以及變化情況都能直觀、準確地呈現出來,可以高效促進學生對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巧用實驗讓課堂延伸到生活,使物理課堂更高效
高效的課堂必定離不開對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探究的過程就是最好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過程。課堂在時間這一定量環(huán)節(jié)上必定有限,要讓學生去創(chuàng)新,要讓課堂更高效,我們的實驗環(huán)節(jié)也應立足課堂卻不囿于課堂,就必須放手讓他們自己實踐,自己探索,讓課堂效益充分延伸到課外。
例如:在完成聲音的特征的教學后,安排學生制作變調的口哨,有些學生利用一次性注射器經消毒、加工后制作的口哨,效果很好。
又比如,我在演示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時,因為實驗效果的不夠明顯,便將這個實驗的改進任務交給學生去完成,有同學用一塊小木板釘四個釘子,用一個盒子裝些許面粉,就使實驗的效果出奇的明顯。
六、巧妙搭配分組實驗的學生構成,讓物理課堂更高效
高效課堂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是學生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可通過分解任務,分工協(xié)作,降低了個體學習的難度;通過不同小組之間的競爭,激發(fā)其好勝心,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讓課堂更高效。
學習小組的人員搭配要做到最佳,在小組建構時就要考慮學生性別、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學業(yè)成績、特長愛好、能力、學生個人的意愿等諸方面合理差異,才能建立學習能力相對均衡的學習小組,也才有利于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才能使課堂真正的產生高效。
高效的物理課堂要求我們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衡量物理課堂的高效,一看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增長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變化程度;二看教學效果是通過怎樣的投入獲得的,是否實現了少教多學、少講多做;三看學生自己是否能在探究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否得到了拓展。四看師生是否經歷了一段雙向激發(fā)的愉悅交往過程。高效的物理課堂,一定是高度重視活動的課堂,而物理課堂內外的實驗,就是最好的學生活動。高效的物理課堂要求教師不應陶醉于自身的精彩表演和展示,而應在結合教學需要、教學內容的變更和學生的能力狀況下多思考實驗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利用實驗貫穿整個課堂,使物理課堂活起來,使物理課堂動起來,讓學生樂在其中、學在其中,在達成目標的同時,讓參與學習的主體學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