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愉悅的剎那、感動的心情,一字一句,勤勞不倦地作成生活之細筆。
生活細筆
簡媜
我不是個畫家,但擷取美的片刻,是我的心愿。
我不是個作家,但記錄每一次的感動,是我的習慣。
仔細想想,生活的本身即是書,即是畫。也許前一刻,我們是閱書觀畫的讀者,而下一刻,卻又變成書中主角、畫中人物了。更有可能,我們同時既是讀者又是主角。
每個日子,都是內(nèi)容不同的一本書,風格迥異的一幅畫。只是我們的腳步太匆忙了,常常忘記去讀它,欣賞它,隨意地瀏覽過去,便斷言生活是一味地今日抄襲昨日,只是公式化的衣食住行罷了。閱讀,不僅是認識符號,也要懂得符號傳遞的內(nèi)涵,而觀畫,也不只是五彩繽紛的調(diào)配,細細想來,畫中原是有畫。
我是個小人物,只希望自己別那么匆促,希望能夠靜下來,老老實實地,把生活一頁一幅慢慢地看,用我的心細細品嘗。并把愉悅的剎那、感動的心情,一字一句,勤勞不倦地作成生活之細筆。
于是,處處美麗。
我將在絕早的晨光里張帆航行。
遠行
(印度)泰戈爾
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給我,我就給它安裝一百只槳,揚起五個或六個或七個布帆來。我絕不把它駕駛到愚蠢的市場上去……我將帶我的朋友阿細和我做伴。我們要快快樂樂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個大海和十三條河道。我將在絕早的晨光里張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時候,我們將在一個陌生的國王的國土上了。
一朝一夕,一步邁向下一步的距離是如此微不足道。
步伐
黃惠子
遇上這樣的大好晴天,特別在冬季,聽到有人用力拍打曬在太陽里的棉被,心生溫暖。昨天剛下過雨,空氣干凈而清冷,風從樹梢掠過的聲響,脈絡(luò)分明清朗。一年四季,氣候更迭一如往常,人們變換著身上的衣物,沿一條路看它上面承載的陰晴雨雪、盛夏寒冬,或者中途轉(zhuǎn)了彎,在另一條路上,步伐照舊。
一朝一夕,一步邁向下一步的距離是如此微不足道。此刻冬日暖陽,你并不覺得它與之前之后有何不同。許久才發(fā)現(xiàn),每一日都拾起了那么一些,丟掉了那么一些。說亦說不清,只知道隨遇而安便順應(yīng)生長。步伐總要繼續(xù),而今天就是今天。
角落是忽視與凝視的雙重放大。
角落
黃集偉
割裂出一個局部的靜止,很容易得到一個角落。誰都希望這角落里長出迷人的故事,可事實上很多希望的功用,只是用來踩空……角落是忽視與凝視的雙重放大,是斷其一指的執(zhí)念與沉醉,也是一個平凡之念:慢一點,再慢一點;靜一點,再靜一點。
也許,拒絕也是愛,靜默的愛,最后的愛。
靜默的愛
顧南安
我是在聽到崔京浩的那首《父親》時,想起你的。
你五十多歲了,一個人住在鄉(xiāng)下。你舍不得那塊守了大半輩子的土地,舍不得家里的豬雞狗羊和三畝旱田。你不怎么會做飯,生了小病也不愿去診所,醉酒了就要吵嚷,除非有人將你安頓好睡倒。
我打電話給你,許久你才接起。你說你正在喂豬,你盡量地壓制著自己的喘息,怕我聽到。我問你最近煙抽得厲害不,你嘟囔一下說,不厲害,卻還是不可遏止地狂咳起來。我有些生氣,你以后能不能不把煙當飯吃?。∧阗r著笑說,兒子,我聽你的。
淚水忽然就盈滿眼眶。你苦了一輩子,現(xiàn)在年歲大了,享點清福多好啊??赡悴宦?,非要一個人守在老家,不愿和我們一起住城里。
還說你會聽我的。也許,拒絕也是愛,靜默的愛,最后的愛。
最好的清香,須含一絲苦澀。
茶
胡弦
用滾水沖茶,一如用沸騰的感情沖往事,上下浮動,疼痛是彼此的。
一根茶,像一痕折疊的心跡,打開來,一頁頁,仍是春天的美麗。漸漸地就釅了,平靜了。我相信,最好的清香,須含一絲苦澀。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落葉
吳嘉紀
枝上曾幾日,夜來秋已終。又隨天地意,亂下戶庭中。
不靜月斜處,偏驚白頭翁。何須怨搖落,多事是春風。
【賞析】吳嘉紀(1613~1684),字賓賢,號野人,明末清初詩人。明亡后絕意仕途,隱居家鄉(xiāng),以布衣終身。吳嘉紀面對落葉或許就產(chǎn)生同樣的共鳴。秋天本來就有兩分涼意,暮秋又平添了兩分涼意,暮秋的夜晚就再增加了兩分涼意,暮秋的夜晚加上清冷的月光就再增加了兩分涼意。這窸窸窣窣的落葉聲,襯托出夜晚的幽靜冷清;但在白頭老翁聽來,卻是驚心動魄。一驚時間的推移,一轉(zhuǎn)眼又是一年秋風起,誘發(fā)了詩人的悲哀,令人聯(lián)想起那首叫《時間都去哪兒啦》的歌,“時間都去哪兒啦,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二驚生命的流逝,曾幾何時,已經(jīng)是青春不再,兩鬢如霜,“……柴米油鹽半輩子,轉(zhuǎn)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啦”;三驚人生之衰老,葉落明年還會再生,人老則不會返老還童,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