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軍
摘要:妥善保管檔案和積極提供應用加值服務是檔案典藏機構的兩大基本職責。加速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是信息科技時代的重要課題。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在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檔案目錄整合加值以及數字檔案教育加值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頗值得參考。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是實現我國檔案工作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措施。
關鍵詞: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
一、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是信息時代的新課題
妥善保管檔案和積極提供應用加值服務是檔案典藏機構的兩大基本職責。檔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檔案價值為各界所利用,充分發(fā)揮檔案的文獻征信功能和文化智識傳播。檔案本來只是存放在各種典藏機構的文獻資料,但是通過各種加值服務,如影印復制、編輯出版、主題展覽、目錄檢索等方式,讓更多的人閱讀和利用,從而超過檔案的原有價值,這就是檔案的應用加值服務。說的再簡單些,檔案應用加值服務就是增加檔案的附加價值。具體一點說,就是通過各種創(chuàng)意,創(chuàng)造出大于檔案原本價值的過程。那么,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是指對原始檔案的內容、服務或技術利用新的數字化方式加以整合或改善,并以多元媒介呈現,從而賦予檔案新的生命,產生更高的文獻價值和社會影響。
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不僅是檔案館的重要工作,也是檔案價值得以實現的基本途徑。在檔案數字化之后,如何利用數字化檔案的特性,提供應用加值服務,以利于檔案的快速傳播與普及應用,已成為各國檔案典藏單位亟須思考的課題。放眼國際,許多發(fā)達國家,諸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日本與新加坡等,均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檔案數字化工作,并同時著手數字檔案的應用加值服務創(chuàng)新。下面我們以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為例,就該館在檔案數字化后所提供的檔案應用加值服務方式加以概覽。
二、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數字檔案加值服務
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Aus tralia)隸屬澳大利亞通訊信息技術及藝術部(Depart ment of Communications,Information Technolo gy and the Arts),擔負著政府檔案管理政策顧問及文化組織的雙重角色。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下設公眾及讀者服務(Public and Reader Services)、政府文書檔案管理(Government Recordkeeping)、館藏管理(Collection Management)及綜合管理(Corporate)等四個部門,由助理館長督導。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負責聯(lián)邦檔案管理法規(guī),標準訂定以及檔案文化推動,并在各地設立分館,負責各省國家檔案相關業(yè)務。
(一)數字檔案應用加值
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非常重視數字檔案應用推廣服務。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于1995年完成了數字檔案管理的初步規(guī)劃與系統(tǒng)建置工作。自2001年4月起,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已經開始提供數字化服務,使用者可通過數據庫搜尋瀏覽或付費得到數字文檔。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與廣泛運用,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積極開放其館藏檔案。通過互聯(lián)網與檔案數據庫,讀者能夠跨越國家與地區(qū)的地理隔閡,使用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開放的數字檔案。
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經常舉辦各種網絡展覽活動,這些活動多以數字化影音媒介展出。為提供進一步服務,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編制了100多種單張或數張的概要說明(fact sheet),指引研究者開放時間、各項服務與設施及館藏特定主題或人物提供簡要說明,置于網站以便參考。[1]
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還運用館藏數據主題式方式,制作及編輯或詮釋檔案。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目前已建立了SODA數字檔案館。這些SODA主題數據是從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數字化檔案精品中重新詮釋產生。2013年國際檔案日這天,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隆重向世界推出SODA。SODA數字檔案主題豐富,包括居民生活、旅行照片、移民材料、歷史紀錄等等各個側面的澳大利亞社會歷史檔案。SODA為那些對特定主題感興趣的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方便的參考。[2]更值得一提的是,SODA數字檔案還充分發(fā)揮當今人們喜愛的社交媒體的傳播功能,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將自己喜歡的SODA數字檔案分享到Twitter和Face book。
(二)檔案目錄整合加值
檔案整合目錄檢索系統(tǒng)是利用單一接口檢索多種檔案數據庫,旨在于鼓勵大眾能更普遍地了解檔案價值并起到檔案應用加值服務的目的。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編制各種檔案目錄檢索工具,如研究指引(re? search guide)、Fact sheet和在線檔案目錄檢索。其中在線檔案目錄檢索主要包括查詢文書檔案的Re? cord Search和查詢照片的Photo Search。
Record Search大約收錄六萬個系列文書檔案、九千個檔案產生者和寄存者(包括機關、個人和組織)的詳細數據、800萬個檔案項目(案卷、地圖、海報)及120萬個數字影像。Record Search提供的檢索方式有簡易檢索及進階檢索兩種,簡易檢索主要提供關鍵詞(或名稱)、日期、典藏地、參考號和查詢層次等字段,進階檢索則是在聯(lián)邦政府檔案系列系統(tǒng)(Commonwealth Record Series(CRS)System)架構下提供組織、機關、系列、項目或所有層級的檢索。Record Search檢索結果以三層格式呈現,第一層的檢索結果告知使用者,符合檢索值的數據數量,僅列出層次和符合的項目數量。如果要更有效率檢索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有關個人的館藏檔案,可以使用Name Search進行搜尋,讀者可輸入家族姓名后,再選擇檔案類型后進行檢索,其檢索結果則從Record Search中檢索而來。
Photo Search是檢索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館藏照片的檢索工具,目前該數據庫收錄有16萬張照片影像供在線瀏覽。其檢索方式可采取簡易查詢及瀏覽查詢兩種。簡易查詢以照片相關的關鍵詞、詞組、系列號碼、影像號碼及條形碼號等來查詢,亦可同時以照片日期來查詢。瀏覽查詢則是以主題來瀏覽圖片的查詢結果,約可瀏覽從1860年到1996年澳洲國家及城市人民生活的照片5萬5千張。Photo Search檢索結果則顯示照片的相關信息,包括題名、日期、主要主題、次要主題、影像號、條形碼、典藏地、其他系列相關案件及系列編號等,使用者并可直接在在線瀏覽影像。[3]endprint
近年來,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十分重視檔案目錄檢索系統(tǒng)的整合。2008年7月8日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宣布,在未來的幾年內,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將建立一個移民記錄在線查詢系統(tǒng)平臺,即“共建澳洲家園”(Making Australia Home-Your family migration re? cords),目前該平臺已初步建成。
(三)數字檔案教育加值
數字檔案自從上世紀90年代美國推動“美國記憶”(American Memory)數字檔案計劃以來,即因具有不受時空限制、提供多媒體館藏及館藏信息經過組織整理與分析等特質,使其成為教學的新場域。數字檔案教育加值是指檔案館藏機構將數字化后的各項檔案文化素材放置在網絡上,提供使用者查詢及欣賞或作為教育的教材,從而大幅提升檔案文化傳播、教育與研究的檔案加值活動。[4]
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在其主頁設置有教育資源專區(qū),提供聯(lián)邦、移民、國防、情報、外交政策和土著等六大主題的教育資源,圖文并茂地展示了澳大利亞的政治、文化和社會歷史。上述各類主題下又分別提供數個主題教育網頁,用戶可以點擊這些網頁進入,從而看到百年以前的原始檔案。此外,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主頁還專門為5-12年級的學生設置有Vr-room(Vir? tual Reading Room)在線教室,內容包含藝術與娛樂、健康與福利、國際關系等9大主題。Vr-room在線教室的每一件館藏都有屬于它的描述,內容包括標題、日期、產生者、媒體形式及版權聲明等信息,該館亦針對每一件館藏編寫學習內容,學生可通過學習內容的信息了解館藏內容及其教育價值。為便利使用者利用此教育網頁,注冊登入該網站后,還可針對各館藏紀錄進行儲存并標注學習心得。[5]
數字學習已被視為是提升檔案教育質量、改善教育資源管理的有效途徑,因此世界各國重視并積極發(fā)展數字學習;數字檔案是針對檔案文化資源進行組織整理,所具有的優(yōu)勢及多元特質,使其成為建立數字學習環(huán)境的最佳組件。[6]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網站的數字檔案教育加值應用融教育和檔案為一體,將原始的檔案內容轉化為生動形象的教育素材,并完整地融入在線課堂服務之中。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重視檔案教育和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推廣檔案文化知識的思路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三、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展望
檔案為人類知識的累積,隱含著價值無限的知識和文化信息。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是實現我國檔案工作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措施。加速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是信息科技時代的重要課題。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應積極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持續(xù)推廣國家檔案應用、深化檔案內容研究、開發(fā)加值產品。電子商務、虛擬實境、娛樂學習、創(chuàng)意產品等,均是未來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的努力方向。
(二)與發(fā)達國家的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相比,我國的數字檔案應用加值服務缺少民眾的互動參與和檔案教育推廣。檔案教育向下扎根,針對學校歷史課程,挑選特定檔案,分年設計教育與學習支持課程。
(三)考慮信息科技演進狀況,適時結合多媒體科技,擴大檔案應用推廣交互式教學,建置檔案教育與學習資源網站。建立以知識為導向的檔案應用環(huán)境。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創(chuàng)新知識服務已成為各國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趨勢。
參考文獻:
[1]張玉華,邱菊梅,賴文芳.澳洲電子檔案管理制度考察報告[Z],臺北檔案管理局,2004.
[2]容若譯.澳大利亞檔案館向外界推介SODA[N],中國檔案報,2013-6-27:4.
[3]張聰明,許長仕,陳姿伃.澳洲國家檔案管理應用考察報告[R],臺北:檔案管理局,2011.
[4]張嘉彬,顏佩貞.檔案數位典藏在教學上的應用[J],大學圖書館,2013(1):88-106.
[5]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Resources for stu? dents and teachers[EB/OL].http://www.naa.gov.au/vis? it-us/education/index.aspx
[6]張嘉彬.數位典藏支持數位學習之探討[J],圖書與信息學刊,2006(2):71-74.
★2010年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2010GGJS-218)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新鄉(xiāng)學院文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