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實施的新課改的初中七—九年級人教版的英語教材本身更貼近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很多話題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學習中常常遇到的,尤其新增加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與英美文化的學習及兩種文化差異產生的碰撞。所以這套教材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思維、言行、情感的共鳴。在這近三年的新教材教學實踐摸索中,我發(fā)現(xiàn)我在新教材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培養(yǎng)農村初中生英語交際能力可采用多種不同方式。
一、從現(xiàn)實到未來、理想的飛躍
現(xiàn)實的生活狀態(tài)與理想中的境界常常會有一定的差異。如,在談論新年打算(new years resolutions)時,我讓學生著眼于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談談自己的計劃,表表自己的決心,展望一下自己未來的藍圖,成功地運用“be going to”句型。此外,在談到“What s he /she going to be?”時,我在課前讓學生做了充分的調查、搜集資料。諸如,明星的兒時愿望,現(xiàn)實他們的愿望、職業(yè)等;父母兒時的愿望,父母現(xiàn)在的愿望、職業(yè)等;朋友的志向及自己的打算。而在課堂上學生就明星的理想和職業(yè)展開了熱烈有趣的討論,由此引發(fā)談論自己未來的理想、職業(yè)及近期的新年愿望,這樣自由話題(free talk)的開展水到渠成。這樣的課堂拓展訓練,想象力的培養(yǎng),不僅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而且甚至課外學生仍在討論自己未來的理想,那么英語的學習課堂就不僅僅是唯一的練習地方了。這樣幾節(jié)課下來,我讓學生復習了職業(yè),鞏固聯(lián)系實際并加強了語言的運用能力。在這其中穿插了人稱的變法,時態(tài)由一般現(xiàn)在時到一般將來時的學習和運用,由簡單句到復合句的了解。由此英語課堂展開了豐富的現(xiàn)象力,達到了既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又培養(yǎng)了英語交際能力,一舉兩得,效果非常好。
二、以比較、對比的方式展開話題討論
在英語課堂我們不僅僅簡單地敘述一個人、一件事、一個話題,我們常會帶著感情去比較、評價、判斷來反映自己的觀點。在新教材中,從使用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開始,學生就已經能表達自己的意見了,從而對“but”“and”“however”“while”等連詞的使用,使他們有選擇表達自己不同的見解。通過不同性質、不同類別的形容詞的學習,使他們能形象、生動地表述人、事、物。例如,在七年級描述動物的形容詞:interesting,smart,intelligent,friendly,quiet,scary,cute,beautiful,ugly,fun,shy,etc;對于人物性格的描述:friendly,moody,serious,quiet,outgoing,wild,generous,funny;對于天氣的描述:snowy,cold,cool,warm,hot,wet,dry,humid,cloudy,rainy等都在八年級的學習中充分地運用,同時在課堂上不再局限于分類討論的話題,學生可以靈活地運用這些詞匯在自己的話題中,同時在寫作中也逐步涉及這些話題,詞匯量的信息就會增大。達到了有話可說,還要說得好,說得巧,挑著說的目的。這樣學生語言能力在運用中就能提高很多,他們不再苦于無話可談,而是滔滔不絕。
三、通過給語言框架的提示提高表達、寫作能力,循序漸進
在修訂版的初中人教版的教材中,每個單元的閱讀文章后,都有一個部分,通過表格寫出自己對某個事件的一些基本情況,而后一部分則緊跟其后,給了學生如何去利用自己的表格構建一篇文章。在文章開始之前,我總讓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不同的小組間展開交流,通過交流他們可以改正自己的錯誤,通過交流他們必然要使用這個單元學習到的新句型,同時學習他人的語言表達。所以新教材所貫穿的語言寫作能力也逐步加深,逐步提高,學生從不會寫到學習書上所給的構架文章的基本結構,到靈活地運用所給的有用信息去自己組織語言,展開想象,拓展表達。
四、從傳統(tǒng)到差異的碰撞交流中體驗文化,習得語言
以前舊版的教材過分強調英美西方文化的了解,而改版的新教材不僅要求了解非英語國家的文化,還融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融會東西方文化的碰撞的差異。尤其在九年級第一、二、三單元介紹的中國孩子學習語言的困惑,還習得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在二、三單元不僅介紹了西方傳統(tǒng)的節(jié)日:Christmas,Halloween,Easter,還學習了解了中國一些傳統(tǒng)的節(jié)日:Water Festival, Mid-Autumn Day 等等,這使得農村學生即使在不了解西方節(jié)日的情況下,也有可談論的話題:我們中國的節(jié)日(our Chinese festivals)在課堂上學生有趣的談論:平時是如何過這些節(jié)日的:What can you do on Mid-Autumn Day?What do you eat during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學生將自己體會到的節(jié)日寫下來全班交流,小組談論,這樣一堂熱烈快樂的英語課就結束了。這樣學習英語不再是枯燥無味,而是喜聞樂見的事。
通過多種方式,不同途徑,使農村初中英語課堂在有限的資源中發(fā)揮無限的想象力,使學生盡情發(fā)揮、大膽現(xiàn)象,這樣我們的英語課堂就像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學生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步步高升,這也是我們新課標所追求的有效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李洪,女,1974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土門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英語。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