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币虼?,在教學時,教師要把基本要求同特殊要求結合起來,把著眼全體學生與因材施教結合起來,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在教學中,要抓住新課改這一有利時機,進行合作學習,為全體學生學習數學創(chuàng)造條件,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集體
合作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學習方式,它針對某個問題或條件任務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俗語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毙〗M成員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一問題而進行探索性和辨明觀點對錯而獲取知識。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一、給予充足的時間,進行集體探究
課堂上,我們教師要給每個學習小組以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去進行集體探究。時間大約為3~4分鐘。
例如,在我們講授《添括號》這節(jié)課時,我先讓學生把上節(jié)課的兩個等式進行左右換位得到新等式:
a+b+c=a+(b+c)
a-b-c=a-(b+c)
讓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討論:(1)等式的左右兩端的形式?(2)括
號里的各項符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3)括號和它前面的符號是否有關?
學生在老師給的三點提示下,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歸納出添括號的法則,小組之間開展小評比活動,看看哪些內容最準確。
二、恰當地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
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選好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應在知識點的關鍵處,規(guī)律的探求處,思維的交鋒處,解題策略的發(fā)散處。教師在設置討論內容時,要體現(xiàn)其必然性及關鍵性,去選擇有價值的切入點;再者,討論內容還要體現(xiàn)其實用性及開放性,做到難易度適中。
另外,針對學生所學的內容,可以鼓勵學生去提出問題,由學生小組合作來完成。因為,我們知道人的生理特點及其習慣是愿意思考那些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愿意思考他們自己比較關心、感興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時,應恰當地鼓勵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全方位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促進后進生健康發(fā)展
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讓每一個學生學到數學,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fā)展。進入七年級以來,最令我頭痛的問題就是后進生所缺乏的學習興趣,缺乏上進的動力。在我們進行合作學習之后,情況就大為改觀了。
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做有一些相關的指導和鼓勵。我們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中的主導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求知。學生在小組間的相互研討中出現(xiàn)偏差,出現(xiàn)不同意見而爭執(zhí)不下時,就需要教師能夠恰如其分地指導和幫助學生分析,尋求解決的辦法。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fā)言,一旦出現(xiàn)離題現(xiàn)象時,要及時進行提醒。誘導爭論,使爭論有價值。
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全面參與,尤其對后進生的學習更有利。
由于學生的智力水平不同,知識的基礎存在差異,學習的習慣也不盡一樣,所以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也不會相同。我們所做的不是低水平上保持,全體達到,而是要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面向每個學生,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在一定的統(tǒng)一要求上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小組合作讓后進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使他們沒有被集體拋棄的感覺。將學生中的優(yōu)秀、良好、及格等各個層次的學生結合起來,有效的小組討論為成績差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在組內成立“幫扶對子”,以“一牽一”“手拉手”的形式共同進步。每次合作學習由組長組織,組內同學通過相互啟發(fā)、誘導,將每一位學生的知識體系激活。在激活的過程中,對后進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不完全的地方加以補齊。他們在組內交流時,可以傾聽別人的見解,同時自己也可以大膽發(fā)言,沒有絲毫的后顧之憂。當他的發(fā)言不妥時,組內的同學就會自動為其補充。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多給后進生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及上進心。這樣,既能鼓舞后進生的學習信心,又能使后進生學到知識。我們知道,尋找真理的過程是一個摸索過程,是從無知向新知再向未知邁進的過程。如果我們人的思維沒有自由馳騁的空間,那什么結果也不會呈現(xiàn)。把時空還給學生,把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留給學生,這就是所有從教者的共同追求。
參考文獻:
王坦.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簡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5(01).
作者簡介:劉艷霞,女,本科,就職學校: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鎮(zhèn)學校,主要從事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