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佳,成國榮
開平市中心醫(yī)院麻醉科,廣東 開平 529300
老年患者尤其是癌癥患者在術中進行適當的鎮(zhèn)靜將有利于術后疼痛的消退,但以往的鎮(zhèn)靜方式多為靜脈推注或靜脈泵注鎮(zhèn)靜藥物,給藥方式的可控性差,因此安全性不夠高[1]。靶控輸注(TCI)具有簡便精確、可控性好的明顯優(yōu)點,因此近年來TCI在各類手術的應用逐漸增多[2]。結直腸癌作為廣東五邑地區(qū)的常見腫瘤,且以老年人多見,研究該類手術患者的術中鎮(zhèn)靜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筆者使用異丙酚及咪達唑侖靶控輸注進行老年CRC患者的鎮(zhèn)靜,發(fā)現咪達唑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更理想。具體如下。
選擇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期間擇期行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條件如下:ASAⅠ~Ⅱ級,無心、肺、肝、腎、腦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無麻醉藥過敏,具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且無明顯聽力障礙,且術前均不給予鎮(zhèn)靜劑[2]。共入選5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25例,分別給予TCI咪達唑侖及異丙酚。分組后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齡75.13±12.67歲,ASAⅠ級14例Ⅱ11例;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73.28±11.92歲,ASAⅠ級16例Ⅱ9例。經檢驗,兩組的年齡、性別及ASA級構成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患者入室后開放上肢靜脈,選擇L1、2間隙行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給予試驗劑量無異常后,給予7.5 g/L羅哌卡因10~20 mL,效果滿意并將麻醉平面控制于T6以下。常規(guī)面罩給氧并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SpO2)。BIS監(jiān)測采用美國生產的Aspect Vista,麻醉完善后連接BIS采集電極,電極接觸區(qū)域以乙醇脫脂。鎮(zhèn)靜評分采用OAA/S評分:5分,對正常語調呼名反應靈敏;4分,對正常語調呼名反應遲鈍;3分,僅對大聲呼名或反復呼名有反應;2分,輕輕推動或搖動有反應;1分,對輕度疼痛有反應。椎管內麻醉完善后啟動TCI,方法如下:觀察組:靶控濃度初始設定為50 μg/L,在與效應室濃度達平衡3 min后以10 μg/L的速度遞增,直至患者達到OAA/S評分3分,并維持這一深度,期間若OAA/S評分降至2分,則以10 μg/L遞減。對照組:靶控濃度初始設定為0.5 mg/L,在與效應室濃度達平衡時間3 min后以0.1 mg/L遞增,直至OAA/S評分降至3分,并維持于這一深度。期間若OAA/S評分降至2分,則以0.1 mg/L遞減。但若兩組患者出現自主運動、多語而防礙手術進行時,可加深至2分。手術結束前開始縫皮時停止TCI[3]。
麻醉成功實施后,開始前記錄即刻BIS、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SpO2、OAA/S評分作為基礎值。輸注異丙酚及咪達唑侖期間持續(xù)監(jiān)測以上指標,并且當OAA/S評分發(fā)生變化時記錄即刻的BIS、HR、MAP、SpO2、血藥濃度。TCI期間觀察低血壓、低氧血癥、躁動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TCI停止后記錄蘇醒時間(自停藥至OAA/S評分達5分)[4]。
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一個組內同一指標不同OAA/S評分下的測量結果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同一OAA/S評分下的組間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例數構成比較采用秩和檢驗。運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 13.0進行數據分析,當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我們發(fā)現在不同OAA/S評分下,兩組的BIS、MAP、HR、SpO2及血藥濃度自身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當OAA/S=2分時,BIS、MAP、HR及血藥濃度均存在組間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亦即觀察組的BIS、MAP、H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但觀察組均在正常范圍;OAA/S=2分時觀察組血藥濃度同樣明顯高于對照組。從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看,以上有組間差異的4項指標均以異丙酚組的變化幅度大,亦即異丙酚的生命征波動大,這體現在表1右側的P值方面(P越小則表明對應的指標變化幅度越大)。
表1 兩組患者不同OAA/S下的指標比較
通過t檢驗顯示,盡管觀察組的蘇醒時間稍長于對照組,但差異具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86,P=0.209)。兩組的呼吸抑制、低氧血癥、低血壓及躁動的發(fā)生率均低于3例(12.0%),并且兩組出現不良反應的例數構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蘇醒時間與不良反應例數比較(n=25)
由于恐癌心理的存在,老年患者在癌癥根治術前的焦慮程度較高,因此非常有必要在術中采取足夠程度的鎮(zhèn)靜措施。但由于老年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差,容易發(fā)生蓄積中毒,因此在取得充分鎮(zhèn)靜效果的同時,必須注意安全性[5]。在鎮(zhèn)靜劑方面,異丙酚和咪達唑侖是臨床常用的鎮(zhèn)靜藥物,以往的應用方式多采用靜脈推注或泵注,給藥劑量不易控制,劑量過大時容易造成呼吸抑制、血流動力學參數波動及蘇醒延遲等不良反應。本研究將TCI技術應用于老年CRC患者的術中鎮(zhèn)靜,利用BIS和OAA/S評分相結合監(jiān)測麻醉深度,取得了良好的鎮(zhèn)靜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鎮(zhèn)靜程度的加深,兩組病人的OAA/S評分逐漸降低,BIS明顯降低,MAP、HR、SpO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與異丙酚和咪達唑侖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抑制有關[6],但究竟這兩種藥對老年CRC患者的呼吸循環(huán)抑制程度有多高,差異有多大?目前尚缺乏研究。通過比較我們發(fā)現,當OAA/S=2分時,亦即麻醉的理想狀態(tài)時,觀察組的BIS、MAP及H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咪達唑侖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腦電指數的抑制作用更平穩(wěn),因而更加適用于老年人群,因為后者由于年齡的原因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有所下降,故在CRC全麻手術時保證老年患者的生命征平穩(wěn)更有意義。OAA/S=2分時,我們還發(fā)現觀察組的血藥高于對照組,這是由咪達唑侖的半數效應室濃度參數決定的,并且這并不代表咪達唑侖的安全性不高;相反,我們通過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可發(fā)現咪達唑侖組在OAA/S分別等于5、4、3、2時的濃度變化幅度較異丙酚小,結合心率的幅度同樣小于異丙酚組,亦即咪達唑侖對生命征的波動性小,因此我們認為咪達唑侖的呼吸、循環(huán)安全性更高。
蘇醒時間是反映麻藥安全線的一個重要參數。本研究顯示咪達唑侖的蘇醒時間稍長于異丙酚組,這與二者的藥代動力學有關,亦即異丙酚的分布半衰期與消除半衰期均短于咪達唑侖[7],但本研究觀察到咪達唑侖組的蘇醒時間與異丙酚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與同類研究有不一致之處。這可能與咪達唑侖組部分CRC患者需要腹壁造瘺,該過程對患者的刺激較大,加大了造瘺過程中咪達唑侖的消耗,致使術畢時血藥濃度的降低[8]。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造瘺成功后,由于切口暴露,局部的炎癥及免疫反應明顯[9],可能加快了咪達唑侖的代謝最終加速了患者的清醒。在不良反應方面,有研究表明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元系統(tǒng)參與了異丙酚麻醉作用機制,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不自主運動[10-12];另有研究稱咪達唑侖也可導致躁動,但具體機制仍不清楚[13]。本研究提示異丙酚及咪達唑侖引起躁動等不良反應的例數構成無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靶控輸注兩藥對老年CRC患者的安全性較理想。
本研究結果提示,咪達唑侖靶控輸注用于老年CRC患者的清醒鎮(zhèn)靜可控性好,對平均動脈壓及血氧飽和度的影響小,且術后蘇醒時間短,因此具有高的安全性和較確切的鎮(zhèn)靜效果,適合于老年患者的硬膜外下腹部其他手術。
[1]Grottke O,Muller J,Dietrich PJ,et al.Comparison of premedication with clonidine and midazolam combined with TCI for orthopaedic shoulder surgery [J]. Anasthesiol Intensivmed Notfallmed Schmerzther,2003,38(12):772-80.
[2]ieg A.Propofol sedation in outpatient colonoscopy by trained practice nurses supervised by the gastroenterologist: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over 3000 cases[J].Z Gastroenterol,2007,45(8):697-701.
[3]王桂娥,趙 洋,于文剛.異丙酚和咪達唑侖靶控輸注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術中鎮(zhèn)靜的對比研究[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6,42(3):239-41.
[4]董恩霞,董補懷,李 靖.異丙酚和咪達唑侖用于ICU鎮(zhèn)靜的臨床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39(10):1378-9.
[5]金孝岠,徐 暉,胡利國,等.腹腔鏡手術病人咪達唑侖-芬太尼-異丙酚麻醉誘導的優(yōu)化配伍方案[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6,26(12):1065-8.
[6]朱永萍,王國林.腰麻病人下肢手術時異丙酚、咪達唑侖清醒鎮(zhèn)靜的靶控濃度[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5,25(12):921-2.
[7]周維娜.咪達唑侖與異丙酚目標鎮(zhèn)靜對ICU機械通氣病人心率變異性的影響[D].青島大學:141-3.
[8]吳建維,賴四海,鄒偉清,等.芬太尼和咪達唑侖或異丙酚復合麻醉在老年人腸鏡中的比較[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9,14(2):74-6.
[9]林洪啟.連續(xù)輸注異丙酚和咪達唑侖對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9,29(14):1239-40.
[10]Cafiero T,Esposito F,Fraioli G,et al.Remifentanil-TCI and propofol-TCI for conscious sedation during fibreoptic intubation in the acromegalic patient[J].Eur JAnaesthesiol,2008,25(8):670-4.
[11]張雪飛,牟翠萍,曹 衛(wèi).丙泊酚與咪達唑侖在急性腦出血手術中麻醉效果的比較[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9(2):253-4.
[12]黃毅然,陳 睿,吳會紅,等.丙泊酚在預防骶管阻滯引起局麻藥毒性反應中的應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29(12):2540-3.
[13]IannuzziE,Iannuzzi M,Cirillo V,etal.Peri-intubation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during low dose remifentanil or sufentanil administra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propofol TCI.A double blind comparison[J].Minerva Anestesiol,2004,70(3):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