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朝暉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戰(zhàn)。初中英語教學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摒棄傳統(tǒng)模式下的教學模式,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性的規(guī)律出發(fā),研究制定高效可行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 個體性差異 初中英語 高效課堂教學
一、個體差異的含義概述
教育學理論中對個體性差異作出如下界定:個體性差異是根據學生在認知能力、情感差別、意志動向等方面存在的不同,表現出的一種相對穩(wěn)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有的心理或生理上的特點;個體差異也稱為個體差別、個性差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個體差異原則是因材施教、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依據,也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
二、初中英語教學實施個體差異原則的主要途徑
1.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差異性原則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學生不同性格、不同特點規(guī)律基礎上的,只有在課堂上根據不同學生表現出的不同思維方式、不同興趣愛好進行差異化的課堂設計,才能有效滿足不同層面學生學習的需要。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采取“一刀切”的課堂教學方法,其教學很難實現預知目標。初中英語教師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根據學生思維狀況不同、對知識接受和理解程度不同,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設置多層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從不同的視角引導學生,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堅決避免教師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講授,置學生學習于不顧;要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及時調整教學思路,避免學生的積極性被壓抑。初中英語是一門參與性、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不僅需要教師引導,還需要學生充分參與,在課堂上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較多的互動活動,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主動學習、主動交流,通過發(fā)揮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路徑。
2.初中英語教師要對不同學生建立差異性的教學評價,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狀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并不是對教師在課堂上應有地位的否定,相反,教師在課堂上更多采取積極有效的途徑引導學生,對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學生學習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思考,并采用差異性的教學手段,對出現的問題予以及時解決。例如,當教師在講解發(fā)音相同的單詞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對于教師設置的這一話題,讓學生自由回答,學生有可能給出多種答案;對于學生給出的這些答案,教師先不要及時給予正確與否的評價,而是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出來的程度,有效了解與設定的教學目標之間存在的現實距離。當學生在給出所有的答案之后,教師要對這些答案進行一一點評,指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可以讓學生舉手回答錯誤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對于能夠給出正確答案,并且給出數量較多正確答案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正面強化鼓勵;對于給出錯誤答案的學生,教師不要盲目指責,而是要告訴學生為什么會出錯,錯誤究竟出在什么地方。通過具有差異性的教學評價,可以有效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教師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學習的狀況和學習狀態(tài);對于學習積極、努力、表現好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進行鼓勵;對于狀態(tài)差的學生,教師要善意地提醒。只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不同的評價原則、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
3.在初中英語教學個體化差異原則中,教師要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師要堅決杜絕唯“高分學生論英雄”的教學思維,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采取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切實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例如,初中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英語教師在講解一些分角色課文的時候,可以采取這樣的教學形式:將學生拉到教室外面,為學生分好小組,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角色,通過分角色朗讀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個體化差異原則,善于采取多樣的教學形式,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角度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全面發(fā)展的學習機會。
4.初中英語教學堅持個體差異性原則,需要教師緊跟新課改步伐,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新形勢下,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為初中英語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提高教學水平、做好業(yè)務,還要從學生個體化存在的差異出發(fā),切實把握不同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緊跟新課改步伐,逐步創(chuàng)先教學觀念。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和適應素質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師要善于從不同角度對學生實施個體化差異的教學,從教學觀念上主動變革、主動適應,只有教師在教學觀念上建立個體化差異的教學觀念,才能在實踐中更好地落實個體化差異的教學原則。
三、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與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當前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化特征,這種差異化特征更明顯地表現在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與應用上、學習興趣培養(yǎng)上、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上。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這些差異性,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不能再用傳統(tǒng)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是要切實從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入手,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初中英語個體化教學原則是對學生個體差異充分尊重的現實表現,是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必須堅持的環(huán)節(ji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遵循差異性的教學評價原則,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要善于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緊跟新課改步伐,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善于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等措施,不斷落實好初中英語個體差異化教學原則。
參考文獻:
[1]葉桔梅.初中英語個體學習性差異探究與應對策略[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11).
[2]童素姬.差異教學如何體現在初中英語作業(yè)設計探究[J].小作家選刊,2012(6).
[3]周啟山.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幾個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