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朋彥
(河南省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52)
試論公共圖書館老年服務工作
袁朋彥
(河南省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52)
本文就公共圖書館面對日益增長的老年讀者的類型和需求特點進行了分析。為適應這一社會變化,公共圖書館要幫助老年讀者實現(xiàn)“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愿望,使公共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變得更有意義,更有效果。
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讀者服務工作
書是知識的源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書是我們?nèi)松兄嘎访鳠?,永不熄滅。它能使我們精神愉悅、?nèi)心充實。閱讀能陶冶心靈,能醫(yī)愚,能治窮,能療病,能礪志,能致遠,能聰慧。閱讀能給我們帶來樂趣,更帶給我們無窮的力量。綜觀閱讀與圖書館閱讀理論研究,現(xiàn)在的讀者服務主要集中于成人讀者群和少兒讀者群。但是閱讀也同樣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是滿足老年人文化需求,精神生活,益壽延年的重要方式。2000—2050年是我國人口老齡形勢最為嚴峻的階段,其后老齡化、高齡化局面還將持續(xù)存在。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大國,所以要更加關注老年人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閱讀是老年人精神文明生活很重要得內(nèi)容,所以我們要加強公共圖書館服務。為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豐富老年人思想,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1.1 娛樂休閑型。在圖書館圖書的閱讀中,娛樂消遣休閑的讀者占的比例是不少的。他們因為之前的各種文化程度和學歷、專業(yè)和職業(yè)的不同,表現(xiàn)出不同的閱讀方式。相當部分是盲目閱讀的,沒有特定的閱讀動機,沒有特別的針對性,小說、劇本、雜志等書籍、可以漫無目的的閱讀。這些讀者是容易滿足,也很樂于接受圖書館員的推薦和介紹。
1.2 即時實用型。這類老年人是為了眼前出現(xiàn)的事件借閱圖書,閱讀動機是簡單而暫時的。比如:布置美化房間、維修家電等。其目的是非常明了的,范圍較小。
1.3 學習增長知識型。閱讀總是要給自己長知識的,這類老年人來到圖書館就是要通過閱讀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F(xiàn)在的老年讀者了解自己欠缺的知識,對自己不熟知的電腦、網(wǎng)絡、電子圖書等都會進行積極的學習和探究。
1.4 研究解疑型。這類的老年讀者有著一定的文化水平,技術專業(yè)水平和工作實踐經(jīng)驗,他們態(tài)度嚴肅認真。主攻方向明確。他們需要借閱的書籍專業(yè)性很強,信息量大。他們在做研究工時需要大量的歷史傳記和數(shù)據(jù),要準確,權威和嚴謹。這類讀者的追求和成功不光是個體的,也是集體和國家的。
2.1 時間充足。老年讀者在退休或離休以后,由于子女、伴侶、居住等原因,自身的活動空間變小,有了更多的空余時間?,F(xiàn)如今,我們的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并不完善,能給老年人活動交流的地方空間是很有限的。他們從忙碌到休閑這個過程中,常常會感到孤獨,被冷落和寂寞,因而會選擇到圖書館讀書,希望有一個思想和心理的交流平臺,有一個開放自由的公共空間。
2.2 記憶力差。老年讀者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生理身體發(fā)生的變化,老年人感覺相對遲緩,行動緩慢,記憶力減退,容易健忘,視力聽覺下降。在自己看不清楚圖書書名,找不到圖書位置的情況下,常常會反復提問和借閱已經(jīng)借閱的圖書。
2.3 喜歡懷舊。老年讀者由于念舊心理,喜歡沉浸在自己過往的回憶中,對跟自身有關的歷史事件,回憶錄和名人傳記、故事等興趣相當濃厚。
2.4 希望被尊重。由于身體和心理的變化。部分老年讀者表現(xiàn)為:容易沖動,煩躁、自尊心很強。這類老年讀者不但要求得到家庭的尊重,還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在閱讀的情況下,更要求得到圖書館員的尊重。
2.5 參與社會。人到老年后,由于孤獨,寂寞等種種原因,從內(nèi)心更渴望得到社會的關心。這樣才能使他們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用。在圖書館可以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溫暖和真誠。通過圖書館這個場所,可以使老年讀者之間相互交流,相互認識。還可促進老年讀者積極參與圖書館舉辦的講座、書畫展、文化活動等。在這里活躍了頭腦,陶冶性情,對老年人身心健康達到了調(diào)節(jié)和延緩衰老的作用。
3.1 尋找精神慰藉。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精神需求,隨時代變化對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的影響,使得年輕人無暇顧及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相伴的老人喪偶的增多,再加上有老友漸漸離世,老年人在孤獨中獲取精神寬慰的需求就加強烈。
3.2 對健康的需求。老年是人生的必然階段,死亡也是人的自然規(guī)律。人人都希望身心健康,特別是老年人,對于健康,有著比一般人更為強烈的要求。怕生病、要健康,希望老有所醫(yī),老有所樂,健康長壽,就成了老年人的普遍心理。
3.3 存在感的需求。進入老年期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人與社會的脫離。退休的老年人脫離了以前的工作環(huán)境和社交范圍后,需要擴大自己的信息來源,獲得精神的愉悅感,存在感。通過這種方式來拉近老年人和社會其他人的關系。
3.4 文化娛樂活動的需求。老年讀者通過參加圖書館舉辦的各種文化娛樂活動,不僅有利于老年人擺脫苦悶、寂寞的心理,延緩身體、智力、精神衰老,而且還能幫助他們填充大量的閑暇時光,度過有意義的老年生活。
3.5 習慣性的需求。多數(shù)的老年人從在職到退休,都一直有著良好的修養(yǎng)和讀者看報的習慣,他們始終保持著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時事政治的習慣。公共圖書館有著豐富的館藏圖書報刊資料,并且為他們提供了環(huán)境寬敞、明亮、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所以這里是老年人保持閱讀習慣的最佳場所。這類讀者通常是固定的幾方面圖書或報刊。甚至有的老年讀者的閱讀時間和座位也是固定的。圖書館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設專門的老人座和喜歡的圖書書架。
4.1 文化活動方面。由于大部分老年人學識豐富、閱歷深厚,可以鼓勵老年人多參加圖書館組織的講座、書畫展、民間傳承活動等。文化活動要以老年的喜好,習慣和關心內(nèi)容為主。以愉悅身心,強身健體為目的。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放異彩。河南省圖書館的豫圖講壇為“健康老齡化”的實現(xiàn),舉辦了《書法與養(yǎng)生》、《傳統(tǒng)文化與家庭教育》、《河南傳統(tǒng)中醫(yī)文化》、《書法習作與鑒賞》、《一代偉人毛澤東》、《如何運用五運六氣預知疾病發(fā)生的規(guī)律》等講座。這些活動對老年讀者投其所好,讓他們吸收到了知識、豐富了內(nèi)心。圖書館還開展了“勞動者之歌 慶五一書畫展”、“迎新春書畫展”、“甲午年迎新春義寫春聯(lián)”,“新春民間藝術傳承”,“民間藝術作品展覽”等活動。這些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的內(nèi)心,充實了他們的生活,活躍了他們的思想。他們在這里也擴大了與外界的交流。充分實現(xiàn)“老有所為,老有所用,老有所樂”的快樂心情。通過這些活動可以使老年讀者充分利用圖書館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同時圖書館也提升了自己的社會形象和影響。
4.2 建立適宜的閱讀空間:在圖書館開設老年閱覽室、提供老年人閱讀設備和資源。要全天候的、借閱合一、自由開放的讓老年讀者能快速地、輕松地進入圖書館。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心理情況,要提供無障礙設施和信息環(huán)境、便利的設置,方便優(yōu)先的服務。要在借閱數(shù)量和時間上適當放寬;在其他閱覽室中設置老年人閱讀專座等,提供舒適健康的環(huán)境。還要考慮老年人對空氣和陽光的自然感受,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通風、室外風景等條件讓老年人在閱讀時享受讀書的愉悅。
5.1 圖書管理員要保持微笑,以表達一種輕松愉悅的精神面貌,讓老年讀者感到平等、親切和舒適。圖書館員在與老年交談時,要保持謙虛誠懇的態(tài)度,要學會傾聽和觀察,要保持微笑、點頭等方式表示關注。
5.2 對老年人的詢問要不厭其煩,耐心解釋。在談話時,語言和氣親切,多用贊美,褒義詞鼓勵老年人表達,語氣要多用敬稱。遇到老年人的違規(guī)行為,要用善意的商量或解釋的語言化解。
5.3 在涉及技能時,語言要透徹易懂、表達方式要簡潔和靈活多樣。如遇到無法解決事情,要學會用委婉的語言巧妙拒絕,盡量不要讓讀者空手而歸。要時刻與老年讀者保持良好的感情溝通交流,充分體現(xiàn)公共圖書館的功能。
閱讀是一個民族的文明傳承和文化發(fā)展的希望。隨著全民閱讀文化的興起,特別是作為公共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的問題,就更具有現(xiàn)實和指導意義。閱讀對于老年人來說是充實生活,保持健康、融入社會有著重要意義。公共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的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需要圖書館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常言說“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要讓閱讀成為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公共圖書館要以滿足老年人文化的需求做為方向,為老年讀者更好地服務,使圖書館事業(yè)更加輝煌。
[1]肖雪.促進老年人閱讀的公共圖書館[M].天津:天津大學出,2010.
[2]王子舟,肖雪.弱勢群體知識援助的圖書館新制度建設[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3]麥群忠.讀者服務工作指南[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4]王萍.(互聯(lián)網(wǎng))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閱讀心理探微[J].農(nóng)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0.
G252
A
1671-0037(2014)08-53-1.5
袁朋彥(1973-),女,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