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蘭亭集勢、58 同城、500 彩票網、去哪兒和汽車之家等更多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
2014年上半年途牛網與聚美優(yōu)品已經先后上市。
2014年1月30日晚間,京東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 招股書,引起了資本市場各方的重點關注。
5月22日,京東宣布其首次公開發(fā)行的93,685,620 股美國存托股票(“ADS”)定價為每股19 美元,每股美國存托股票相當于2 股公司A 類普通股。同日晚間,京東將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搶先阿里上市。
京東上市對于中國電商界來說,將是一個歷史時刻,也是京東在經過十年的長跑后成功結果。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jiān)測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B2C 網絡零售市場(包括平臺式與自主銷售式),排名第一的依舊是天貓商城,占50.1%,2012年天貓占比為52.1%,下降2%;京東名列第二,占據22.4%;位于第三位的是蘇寧易購達到4.9%;后續(xù)4-10 位排名依次為:騰訊電商(3.1%)、亞馬遜中國(2.7%)、1 號店(2.6%)、唯品會(2.3%)、當當網(1.4%)、國美在線(0.4%)、凡客誠品(0.2%)。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jiān)測數據顯示,京東歷年市場份額:2011年為18.5%,2012年為22.3%,2013年為22.4%,增長速度分別為2.1%和0.4%。從中可看出增速漸放緩。
針對此次事件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從京東自身與行業(yè)層面進行分析:
自營模式:自營業(yè)務將進一步發(fā)展面臨追隨者挑戰(zhàn)
自營模式由于需要電商對銷售全程(從采購、倉儲、物流及售后)統(tǒng)一把控、不涉及任何第三方參與,全部自主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本與精力;對商品品質卻更有把控和保障。在采購和倉儲兩大方面表現尤為突出,自營電商在采購中對商品更有選擇話語權。京東上市后在自營業(yè)務方面具有更好把控權,為用戶把好第一關。
挑戰(zhàn):京東自營業(yè)務面臨著天貓、亞馬遜中國、一號店、唯品會、當當網等追隨者挑戰(zhàn),也受到傳統(tǒng)零售商(如蘇寧云商、國美電器)“電商化”的沖擊,上市后京東可穩(wěn)固自身地位的同時,還可以可以加速提高其在國內外的認知度,幫助其更快打開海外購物市場,以及對于流量獲取和品牌認知的提高都較有價值。
業(yè)務布局:實物電商領域寡頭局面在形成 對其他競爭者形成較大門檻
京東的業(yè)務布局以電商、物流、技術、金融四大板塊為主,涉及實物類、服務類生活服務類、互聯(lián)網金融(保險、理財、供應鏈金融等)、數字產品、在線旅游、虛擬運營商、海外業(yè)務等等。這一布局與其競爭對手阿里巴巴有些相似。
另外與騰訊合作,獲得騰訊旗下實物電商業(yè)務(易迅網、拍拍網)。
從布局來看京東與阿里巴巴兩大巨頭的在實物電商領域的寡頭局面正在形成,上市后對其他競爭者會形成比較大的門檻。
風險:云計算、互聯(lián)網金融、O2O、在線支付、海外業(yè)務、服務商開放平臺、非實物在線訂購等諸多新業(yè)務,尚未形成競爭壁壘。
倉儲物流:物流建設將獲資金支持 為用戶提供更好購物體驗
京東擁有完善的物流體系,截止2014年4月1日,京東用戶86 個倉庫,總面積達150 萬平米,1620 個配送站及24412 名快遞員。上市可以獲得固定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機會,為其物流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京東建設、全程管理的物流體系能給用戶更好的購物體驗。未來,京東物流體系肯定會進一步開放,逐步由第三方物流向第四方物流升級。
挑戰(zhàn):自建倉儲“圈地”與初期建設投入成本巨大,且投資回報期較長。自建物流的發(fā)展速度、資金需求會成為增長的瓶頸。與京東不同,阿里用社會化思路解決物流問題,發(fā)展了15年GMV 達到1.5 萬億,市值1.3 萬億;京東不到10年GMV達到1040 億,市值1500 億。由此看到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開放平臺:未來還有上升空間 注意風險把控
隨著各大電商如天貓、蘇寧、亞馬遜中國、1 號店等對開放平臺重視程度的提升,今后聚焦于開放平臺上的電商大戰(zhàn)也勢在必行。京東上市將促使開放平臺競爭走向健康持續(xù)化發(fā)展。亞馬遜、阿里巴巴它們的成功經驗都證明如果想提高利潤率還是得靠做第三方平臺。2011年,京東的平臺交易額占為8.9%,2012年提高到22.6%,前三季度僅23.3%,未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風險:1、第三方賣家產品質量把控;2、物流配送周期延長;3、退換貨標準不統(tǒng)一;4、售后服務相互推諉。
互聯(lián)網金融:四大板塊布局 規(guī)模與風控成掣肘
京東互聯(lián)網金融已構建了涵蓋供應鏈金融(京寶貝)、消費金融(京東白條+小金庫)、網銀在線(網銀錢包)、平臺業(yè)務(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四大板塊的一站式金融、消費、服務平臺。劉強東曾表示“京東十年后70%的凈利潤將來自于金融業(yè)務?!?/p>
挑戰(zhàn):在平臺、金融、數據已是大勢所趨的現今,京東在互聯(lián)網金融上的布局顯然與阿里有所雷同,“京東8.8”推出兩周,10 億認購仍未完成;而早前阿里的元宵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7%,5 分鐘售罄8.8 億;在已積累十年用戶的支付寶面前,京東無論是在消費金融的規(guī)模亦或是個人理財產品的風控上均還未能形成強勢抗衡,沒有強大的數據積累無法形成良好風控體系,便無法提升用戶體驗,增加用戶規(guī)模提升京東金融業(yè)務利潤。
網絡零售市場競爭激烈 京東仍面臨嚴峻挑戰(zhàn)
京東上市后國內網絡零售格局或逐漸走向清晰,天貓、京東&騰訊位于第一梯隊;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唯品會、1號店列在第二梯隊;當當網、國美在線、凡客誠品位于第三梯隊。但在尚有天貓、蘇寧、易迅、1 號店、亞馬遜中國。
此外,垂直“小而美”電商的沖擊不容小視,特別是如果有十個聚美這樣的垂直電商出現的話競爭將異常激烈,因此京東在某部分細分領域將面臨嚴峻挑戰(zhàn)。
與阿里可能遭遇的發(fā)展瓶頸相比 京東上市后的想象空間足夠大
從騰訊手中接過的拍拍網補足了京東C2C 業(yè)務部分,會是京東未來重要的業(yè)務增長點之一。京東入局C2C 后,勢必在該領域與阿里展開較量,在爭奪份額的同時,從而獲得增長。
目前O2O 是各大電商看中的“大蛋糕”,京東與不甘落后。京東便利店O2O的布局,這也是京東IPO 看盤上的看點之一。便利店O2O 其實也是京東“開放服務”的表現。
如果說阿里的余額寶是創(chuàng)新,是在顛覆傳統(tǒng)金融,那么京東金融就是大膽創(chuàng)新、改造金融。京東白條更是將互聯(lián)網金融做到了極致,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用戶體驗的一種表現。
京東在微信上的測試入口將于6月份上線。微信與京東的盟軍式合作,對阿里的移動電商能起到怎樣的作用還有待觀察。但無論怎樣,京東與阿里的移動電商之戰(zhàn)已經不可避免,這將是兩家公司IPO 后的看點。
京東成為國內第四大互聯(lián)網公司BAT 競爭向BATJ 演變
京東的上市后中國將誕生第四大互聯(lián)網公司。未來的京東也將不是一個純粹的電商企業(yè),其業(yè)務不斷擴展,劉強東終將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帝國。從長遠看BAT 之間的競爭或許也會演變成BATJ的競爭。
京東赴美上市看中“AB 股”制度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遼寧亞太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表示,京東選擇赴美上市,主要是看中AB 股制度,這和死對頭阿里的上市邏輯如出一轍。雙層股權結構,是為像京東、阿里這些自己辛苦創(chuàng)業(yè)打拼出來、創(chuàng)始人不愿意賣掉自己的心血、不愿失去對企業(yè)控制的企業(yè)而存在,為這些企業(yè)指條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