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
“你這么忙,還有時間來畫油畫?”
“你這么忙,怎么還有時間去進修?”
我的答案與我對壓力的看法有關(guān)。
壓力會帶來焦躁、不安甚至失控的行為。每個人害怕的壓力源都不一樣。我喜歡學習,把“學習”設定成“娛樂頻道”,從來不曾因為把“學習”排進人生行程表而后悔。它們是有建設性的壓力,會讓你得到另一種精神上的補償。
一般人常用的減壓方式,有下列幾種。
山洪暴發(fā)法。比如,從前我看到一位主管,平時有說有笑,但當壓力太大時,他就會在眾人完全無預期的狀況下,變成一頭發(fā)瘋的獅子。我親眼看過他把杯子扔向他的一位下屬,只因下屬在報告里寫了一個錯字。
他平時的減壓方式是打麻將,但很明顯,打麻將完全無助于減壓。有一次,我在同事家又看到他的奇異舉動:他工作不順利,打麻將手氣又不佳,碰巧有人不太長眼,在自摸之后還小小地嘲諷了一下其他三人,他心情大為不爽,瞬間掀翻了桌子。
醉生夢死法。瘋狂購物、無節(jié)制地打牌、依賴藥物、酗酒、狂歡來逃避壓力,通常都是暫時的,只會增加某一部分的壓力,麻痹一陣子之后,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心靈仍然空虛,人生更加無趣。
全盤改變法。有些人則擅長用“激烈改變?nèi)松睖p壓。辭職、換個工作,甚至與戀人分手。因為他們擅長“歸罪”,不擅長解決。只要一有不順,都覺得“一定是××害的才會這樣,只要離開他就會好了”。完全不肯面對問題的結(jié)果是:換來換去,在工作上失去積累經(jīng)驗的能力。當這種人的伴侶,更是何其無辜。
多年前我就告訴自己:“人生是很有限的。”為了讓自己體會不一樣的樂趣,我每一兩年都會安排自己學新的東西,比如陶藝、攝影、弗拉明戈舞、表演、游泳或潛水……雖然我都沒有成“家”,但都能夠讓我的人生多了不一樣的成就感。
我另外的收獲是,交到了許許多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都有愿意迎向陽光的特質(zhì),也都很愿意在專業(yè)上提供協(xié)助,幫我建立“正向”的人脈。
(摘自《學習力》)(責編 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