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超
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郭 超
黨的十八大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對我國民族繁榮和經濟社會持續(xù)發(fā)展具有決定作用。大學生作為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和發(fā)展的主力軍,其是否能夠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乎祖國未來發(fā)展大計。本文在分析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現(xiàn)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意見,對教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培育 踐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一)教育觀念落后
大學是人生走向成熟的主要階段,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價值觀的確立負有重要責任。但是受社會多元化的影響,教師們所追求的價值觀也是千差萬別,沒有形成統(tǒng)一主流的核心價值觀,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在選擇價值觀方面的無所適從,影響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樹立。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偏重文化知識而輕視思想政治教育,他們始終認為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只是輔助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無,提高知識水平才是硬道理。因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按部就班,按照傳統(tǒng)的知識教育,單一地把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而不能夠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想法和愛好靈活變通教學方法,影響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學生在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呈現(xiàn)低效率的狀態(tài)。
(二)教育內容空洞
教師在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是按照課本對概念、原則、歷史進程以及現(xiàn)狀進行所謂的準確界定,強調學生要如何如何地愛國家和愛人民,殊不知這些內容都是很寬泛和抽象的,學生只是淺層次地對其感知,不能深入地理解和記憶。久而久之,學生會對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愈加反感,于是在日常學習中,總是消極應對,不利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三)教育資源利用不足
一方面,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極其濃厚,特別表現(xiàn)在人文地理、社會倫理以及價值觀等方面,教師在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過程中,不能夠充分地對歷史進行歸納總結,對時政進行綜合點評,從而使得這方面的寶貴教學資源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科學技術更新速度不斷加快,科技手段也是日新月異。大學生很容易接觸到許多新鮮事物,而這些新生事物的價值導向也是支離破碎的,沒有一個主流的價值觀對其約束和管制。教師在對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沒有足夠重視這種新變化和新特點,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和順勢而為,導致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難以凝聚和強化,更談不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
(一)轉變教師教育觀念
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引領的地位,教師的啟蒙和引導作用,對學生形成核心價值觀至關重要。因此,高等學校的教師首先應該對中國教育的發(fā)展方向有明確的判斷,認清當前階段的教育形式,把握教育重點,在此基礎上,要不斷地解放思想,摒棄落后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充分理解以人為本以及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深藏在德育深處的巨大價值,結合當前社會中涌現(xiàn)出來的新特點,善于觀察生活,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總結大學生自身展現(xiàn)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好經驗和優(yōu)秀做法,重點幫助大學生解決思想上和生活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使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切身感受,從而增強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二)促進教育內容改革
眾所周知,思想政治方面的內容大都是對先進思想的提煉總結,是對以往歷史經驗的升華,比較深奧,難以理解。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難以對這種純抽象的東西進行琢磨。教師應在深入理解理論的基礎上,借助中外悠久的歷史和當前時事政策,使艱澀的理論得到簡化,增強其理解性。并根據(jù)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有針對性地對核心價值教育內容進行變革。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對問題進行討論,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理解。
(三)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以及手段
隨著信息化以及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媒體力量逐漸增強,而且借助高新科技,傳播速度也明顯加快。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過程中,應整合信息,規(guī)避傳媒對核心價值的“破碎”影響,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引導主流價值觀的凝聚速度。
(四)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夠為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肥沃的精神土壤,有利于學生沉浸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有助于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一方面,高校教師和同學們追求和遵從共同的價值觀,這種主流的價值觀滲透到高校的各個角落,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導核心價值觀、理想和信念,逐步地影響及規(guī)范學生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當高校的核心價值觀得到鞏固之后,會產生輻射效應。通過大學生走向社會,從校園中帶出的核心價值觀會在日常的社會交際和生活中,影響到周邊的其他人,從而能夠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整體認同度。
(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當前階段,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學習和實踐相脫離現(xiàn)象比較普遍。因此,為了提高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率,首先,應該充分分配理論教學和社會實踐的時間比例,增多社會實踐時間和機會,把社會實踐作為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主要內容納入日??己酥校⒃诟咝瘸闪iT的監(jiān)督部門對社會實踐進行專門管理。其次,根據(jù)大學生自身特點、愛好以及發(fā)展訴求,給予大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和實踐,使其切實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最后,學校應重視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培育,在資源和資金上都予以傾斜,加大對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資金扶持,并把在社會實踐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作為榜樣,在學生中大力宣傳,對其進行精神鼓勵,發(fā)揮先進學生的示范帶頭作用。
大學生是我國持續(xù)發(fā)展的主力軍,青年強國家才能強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和國民個人層面正在日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向我們展示著其巨大的潛力。我國高校只有真正重視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教育,才能使得大學生在正確人生導向的基礎上,在廣闊天地中大有作為,為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以及文化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相結合是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要,改進其教學方法也是今后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1] 李延華.發(fā)揮高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淺論[J].教育探索,2007(7).
[2] 張遠新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3] 周文華等.試論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構建[J].中國青年研究,2010(5).
[4] 徐柏才.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大學生生活的互融機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2).
[5] 王超.論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策略[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11).
?本文為2014年度濟南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點項目《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14BSH31,2014年度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文化多樣性背景下中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14CKJ02 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齊魯工業(yè)大學文法學院教師,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在讀。)
(責任編輯 姜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