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國麗
松原市中醫(yī)院,吉林松原 138001
在臨床上,無癥狀心肌缺血出現(xiàn)在各種類型冠心病中,基于其發(fā)作較為隱匿,沒有心肌缺血臨床癥狀,因此,極易被忽視,給患者健康和生命帶來嚴重威脅[1]。針對該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該研究為進一步了解分析無癥狀心肌缺血應用參脈注射液配合丹紅注射液治療的臨床效果,特從該院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期間收治的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中選取66 例進行研究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66 例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均符合WHO關于無癥狀心肌缺血疾病相關診斷標準。并按照患者臨床治療方法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33 例,男21 例,女12 例;患者年齡為59~70 歲,平均年齡(64.58±1.18)歲;患者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3.54±0.84)年;對照組33 例,男22 例,女11例;患者年齡為60~71 歲,平均年齡(65.02±1.21)歲;患者病程為1.2~6.1年,平均病程(4.02±0.91)年。對66 例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丹紅注射液治療,患者每日靜脈滴注1次40 mL 丹紅注射液+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治療,持續(xù)治療14 d。
1.2.2 治療組 患者采用參脈注射液配合丹紅注射液治療,患者除每日靜脈滴注1 次40 mL 丹紅注射液+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治療之外,每日靜脈滴注1 次50 mL 參脈注射液+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治療,持續(xù)治療14 d。
顯效,是指患者休息時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是指患者休息時心電圖ST 段回升0.05 毫伏,未恢復正常;無效,是指患者休息時心電圖同治療前相比沒有改善,甚至出現(xiàn)加重現(xiàn)象。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2]。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DNN(24 h 竇性R-R 間期均值的標準差)、SDANN(5 min 竇性R-R 間期均值的標準差)、rMSSD(24hR-R 連續(xù)差異均方的平方根)和pNN50(相鄰竇性R-R 間期差值>50 ms 的百分比)變化狀況。
通過SPSS17.0 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9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67%,治療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n(%)]
治療組患者治療前SDNN 為(106.28±17.07),SDANN 為(97.68±19.11),rMSSD 為(22.58±11.04),pNN50 為(5.14±1.05),治療后SDNN 為(134.64±25.13),SDANN 為(118.54±21.13),rMSSD 為(39.68±15.24),pNN50 為(10.26±4.41);對照組患者治療前SDNN 為(103.57±13.27),SDANN 為(102.03±19.57),rMSSD為(20.29±9.47),pNN50 為(3.24±9.15),治療后SDNN 為(105.68±17.24),SDANN 為(114.16±20.13),rMSSD 為(22.51±10.03),pNN50 為(6.89±2.2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SDNN、SDANN、rMSSD 和pNN5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DNN、SDANN、rMSSD 和pNN50 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對比,治療組患者治療后SDNN、SDANN、rMSSD 和pNN50 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臨床上,無癥狀心肌缺血疾病沒有臨床癥狀,其主要是通過檢查而發(fā)現(xiàn)的,患者出現(xiàn)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現(xiàn)象,患者病變較輕或是較好的側支循環(huán),其沒有出現(xiàn)疼痛臨床癥狀。該疾病主要出現(xiàn)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給患者健康和生命帶來嚴重影響。針對該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醫(yī)護人員應通過富含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參脈注射液配合丹紅注射液在治療無癥狀心肌缺血疾病臨床上具有顯著效果,其中,參脈注射液具有益氣固脫、生脈和養(yǎng)陰生津等作用,其可顯著提高患者免疫機能,同化療藥物聯(lián)合使用具有顯著增強藥效的作用,同時對化療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具有顯著降低作用。該種藥劑的主要成分為紅參和麥冬,其中,紅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和益氣攝血等作用,麥冬具有養(yǎng)陰生津和潤肺清心等作用,諸成分合用對無癥狀心肌缺血疾病具有顯著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丹紅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和通脈舒絡的作用,其主要成分為丹參和紅花,其中,丹參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和清心除煩等作用,紅花具有活血化瘀和散濕去腫等作用,諸成分合用可有效降低患者冠狀動脈阻力、增強患者心肌收縮能力、改善患者循環(huán)、增加患者血流量和紅細胞變形能力、促進患者缺血及損傷心肌恢復功能、促進患者纖維蛋白溶解和降低血粘度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兩種藥劑聯(lián)合使用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3]。
綜上所述,在治療無癥狀心肌缺血疾病臨床上參脈注射液配合丹紅注射液具有顯著效果,其對患者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該次研究選取的66 例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中,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后SDNN、SDANN、rMSSD 和pNN50 均同對照組患者間存在一定差異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參脈注射液配合丹紅注射液值得在治療無癥狀心肌缺血疾病臨床上推廣應用。
[1]張群雄,姚品芳,錢禹林.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腦心通治療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臨床療效及心率變異性變化[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1):92-94.
[2]胡少林,黃樂平.丹紅注射液配合常規(guī)療法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60 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3,19(7):55-57.
[3]魏芳.比索洛爾在老年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2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