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石梅蘭 周潤芯 劉毅然 梁 嫻
婁底市中心醫(yī)院,湖南婁底 417000
支氣管哮喘是兒科常見、多發(fā)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據相關文獻報告提示,最近幾年來,我國小兒哮喘的發(fā)病率呈明顯逐年上升的趨勢[1]。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咳嗽、胸悶,若不及時采取治療,則可能對患兒的生長發(fā)育帶來嚴重的威脅。臨床上,對小兒哮喘的治療主要包括超聲霧化吸入與空氣壓縮泵式霧化吸入兩種方式,均可對患兒呼吸道炎癥部位產生直接性的作用,效果一般較好[2]。但臨床上,對兩種治療方式的選擇尚且存在一定的爭議?;诖?,為評價不同霧化吸入方式對小兒哮喘的臨床治療效果,該院對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間收治的120 例哮喘患兒進行了對比研究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于該院接受治療的120 例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入選研究的患兒均符合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診斷標準。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 例。對照組患兒中男性36 例,女性24 例;年齡在1~9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0.9)歲;病程在3~36 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8.9±1.4)個月。觀察組患兒中男性34 例,女性26 例;年齡在2~10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0.6)歲;病程在4~34 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9.3±1.1)個月。參與該次研究的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對所有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基礎治療。包括酸中毒癥狀的控制,實施抗感染、抗病毒的激素治療,并進行對癥處理。
對對照組患兒給予超聲霧化治療,給入2~5 mg 地塞米松,4萬μ~8 萬μ 慶大霉素溶解于15 mL 生理鹽水中,實施平喘、消炎及祛痰處理。α-糜蛋白酶治療,將5 mgα-糜蛋白酶溶解于2 mL生理鹽水中,經由面罩吸入,10 min/次,2 次/d,5 d 1 個療程。
對觀察組患兒則采用空氣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案實施治療,調整裝置運行壓力為1.4 bar,設定流量為4.4 L/min,選用劑量為2 mL 的沙丁胺醇與普米克令舒,10 min/次,2 次/d,同樣以4 d為1 個療程。
顯效:患兒在接受1 個療程的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心率基本恢復正常,肺部雙側哮鳴音基本消失;有效:患兒在接受1 個療程治療后,呼吸苦難及喘息表現(xiàn)有所改善,心率恢復正常,肺部雙側哮鳴音逐漸減弱;無效:患兒在接受1 個療程的治療后,臨床癥狀并無任何緩解或有加重。
分別記錄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的動脈血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并檢測其肺功能基礎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 秒用力呼吸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預測值)等。
采取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構成比(%)表示,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s)表示,對比進行t 檢驗。
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其中觀察組顯效36 例,有效22 例,總有效率高達96.7%,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75.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情況[n(%)]
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前,其動脈血氧分壓、血氧飽和度、FEV1%預測值、FVC 值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肺功能指標穩(wěn)定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s,%)
項目時間觀察組(n=60)對照組(n=60)動脈血氧分壓(mmHg)FVC(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52.3±4.2 83.3±2.3 2.2±0.1 3.4±1.2 52.6±4.3 74.2±2.9 2.2±0.3 2.8±0.1
支氣管哮喘是兒科較為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臨床多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反復喘息、胸悶、咳嗽等癥狀,常發(fā)于凌晨與夜間,大多數(shù)患兒在接受治療后癥狀可得到有效緩解[3]。但對支氣管哮喘患兒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控制與治療方案,則可能誘發(fā)心衰、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對患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帶來嚴重的影響,甚至可能威脅其生命安全[4]。
當前臨床上對小兒哮喘的治療一般采取霧化吸入與保守藥物治療等形式。霧化吸入治療可直達患兒的肺部與氣道等部位,有其顯著的效果[5]。當前臨床上常用的霧化吸入方案主要包括超聲霧化吸入與壓縮泵霧化吸入方案。但兩者在治療效果與安全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6]。超聲霧化吸入治療主要是指在超聲波的推動作用下,使得藥物形成較大的霧化顆粒,經由霧化器吸入患兒肺泡與支氣管中,采用超聲霧化吸入治療,藥物濃度一般比較低,霧滴相對來說比較小,通常會在患兒支氣管表層形成霧化膜,造成分泌物膨脹現(xiàn)象的產生,可能引起支氣管阻塞。而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方案,其驅動動力主要為空氣,且選擇性較強,能夠確?;純何氲撵F粒沉淀,并有效達到靶器官,對患兒呼吸道的刺激較小,可有效改善患兒氣道痙攣的表現(xiàn),滿足小兒哮喘的治療要求。
在該組研究中,選用空氣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案治療的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高達96.7%,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的75.0%,同時也進一步證實,在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臨床治療中選用空氣壓縮泵式霧化吸入方案進行治療,效果較優(yōu),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
[1]趙維笑,周雪梅,黃蘭珍,等.氧驅動霧化吸入與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比較[J].大家健康,2013,7(1 中旬版):9-10.
[2]陳建沖.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9):516.
[3]杜秀敬.用不同的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4):118-119.
[4]劉艷紅.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比較[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8):1151-1152.
[5]林春雨.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4(16):26-27.
[6]岑惠玲.氧驅動霧化吸入與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療效[J].白求恩醫(yī)學雜志,2014,12(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