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云枝
“砰——”的一聲槍響后,世界上最后一只渡渡鳥應(yīng)聲倒地。鮮血,染紅了卡伐利亞樹的果實。
這是1861年,卡伐利亞樹的年輪中永遠鐫刻著這個年份——人類登上了毛里求斯島,之后的200個年輪中,一群群肥碩可愛、溫順笨拙的渡渡鳥,相繼倒在卡伐利亞樹的濃蔭下,倒在人類的棍棒、槍口等貪欲之火中。
自從渡渡鳥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后,目睹整個悲劇的卡伐利亞樹從此不再有種子發(fā)芽!
即使人類采用最先進的方法處理種子,也喚不醒沉睡其中的那抹新綠,像是在為渡渡鳥殉情。
當?shù)匾晃恢参飳W(xué)家失望地寫道:“看來,島上殘存的那幾棵卡伐利亞樹死去之后,它們就要在地球上滅絕了。人類眼看著這種珍貴樹種走向滅絕,竟不知道究竟是為什么!”
的確,在渡渡鳥消失后的300年里,曾經(jīng)遍布全島的森林之王——卡伐利亞樹,僅僅剩下了13棵!從1861年起,再也沒有見過有新生命冒出地面……
時光倒退到16世紀前。四面環(huán)水的火山島國毛里求斯,也曾一片祥和:鳶飛戾天、魚躍于淵、椰林樹影、百鳥歡唱。
島上隨處可見的卡伐利亞樹,擁有30米的身高、4米的樹圍,高大俊朗、器宇軒昂。林下,體長1米、和火雞差不多大小的渡渡鳥,一邊搖擺著肥碩的屁股,一邊悠閑地啄食卡伐利亞樹的果實,果實太多,多到大鳥們似乎永遠也吃不完。
沒有天敵,也不用為食物發(fā)愁的渡渡鳥,翅膀一天天地退化,天空中再也看不到它們飛翔的痕跡,偶爾張開雙翅,只是為了一絲涼爽。
噩夢,是隨葡萄牙殖民者首次登陸毛里求斯的海灘而開始的。
起初,當一群體態(tài)肥碩、步履蹣跚的渡渡鳥在島上發(fā)現(xiàn)人這種動物時,竟毫不畏懼地湊上前去,過分熱情地表達著它們對人類的親昵。
渡渡鳥的毫無戒備卻換來了殖民者血腥的棍棒。不會飛,也跑不快的渡渡鳥,很快成為人類的饕餮大餐。魚貫而來、帶著來復(fù)槍和獵狗的歐洲殖民者,殘酷地辜負了渡渡鳥的滿腔熱情!他們甚至稱大鳥為“dodo”——葡萄牙語“笨笨”的意思。
從此,在見到人類不到200年的時間里,渡渡鳥從島上徹底消失??ǚダ麃啒鋸母呖毡吹刈⒁曋@一切卻無能為力。樹們忘不掉一個個渡渡鳥倒在自己腳下時,充滿恐懼和絕望的眼神。
其實,樹的日子也不好過——人類看中了它堅硬細密的木質(zhì),繼而大肆砍伐,300年后,島上僅余13棵!它們是要決絕地追尋渡渡鳥而去嗎?
直到1981年,美國生態(tài)學(xué)家坦布爾教授深入研究后得出:渡渡鳥與卡伐利亞樹相依為命,樹為鳥提供食物,鳥為樹播種,它們生死相依、唇亡齒寒。
原來,卡伐利亞樹的種子外面,包裹著一層堅硬的外殼,必須借助渡渡鳥強大的胃液消化一部分后,才能發(fā)芽、生長。所以,沒有渡渡鳥,樹便不育。坦布爾把與渡渡鳥習(xí)性相似的火雞整整餓了一周,強迫它吃下卡伐利亞樹的果實。經(jīng)由火雞的腸胃消化后被排出的種子,被種進苗圃,居然長出了久違的綠芽!
然而,渡渡鳥卻永遠地離開了,連一副完整的骨骼都沒有留下。如今,我們只能從化石、圖片、《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中,感受它的笨拙與可愛,在內(nèi)心描摹“愛用莎士比亞的姿勢思考問題”的渡渡鳥的音容笑貌。
同樣,永遠離開我們的還有1914年死去的旅鴿,1981年消失在我國異龍湖的異龍鯉……它們走了,我們還在。人類,也是生物鏈上的一環(huán),沒有了這些物種的陪伴,下一個滅絕的,就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