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不同年齡組患者的病理分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的臨床病理與遺傳易感性分析

    2014-12-08 16:19:40鐘緯經陳廣峰梁浩和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4年34期

    鐘緯經 陳廣峰 梁浩和

    【摘要】 目的 探討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的臨床特點及其發(fā)病與遺傳因素的關聯性。方法 32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 對其基本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結果 經統計分析, 研究對象在男女患病率、各年齡組間癌癥好發(fā)部位、患者性別與病理類型構成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組患者的病理分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青年組的黏液腺癌所占比例與中老年組相比發(fā)病率偏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32例直結癌患者中城市患者共21例, 占本次標本研究病例的65.62%, 農村患者占比為34.37%。其中, 中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所占比例中農村患者較多, 城市患者青年組比例大于農村患者, 經統計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的預后比較差, 屬惡性疾病, 其發(fā)病率有明顯家族集聚性, 與遺傳因素、居住環(huán)境、生活習慣、年齡等有一定關聯。

    【關鍵詞】 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病理特點;遺傳易感性

    現代工業(yè)發(fā)展后結腸直腸癌是現代化環(huán)境中常見的消化道癌癥, 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有統計表明每年全球新增結直腸癌患者病例超過100萬。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工業(yè)化水平不斷提高、環(huán)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 我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 新增病例不斷增加, 目前結直腸癌已經嚴重威脅到群眾的健康生活[2]。因此研究分析結直腸癌的病理特點和發(fā)病機制對提高結直腸癌的治愈率及提高患者預后、提升其生命質量顯得尤為重要。結合臨床, 觀察發(fā)現結直腸癌的發(fā)病有一定規(guī)律?;颊咧写蟛糠质怯兄涣忌盍晳T、生活環(huán)境不潔或者有家族患病史?,F結合本院接診情況具體分析討論。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 ~2013 年12月在本院進行住院診治的32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對其進行回顧性研究。選擇標準為患者結腸或直腸內有1個或1個以上經病理證實的原發(fā)癌, 排除轉移性癌灶, 即原發(fā)性直結腸癌。其中男16例, 女16例, 年齡36~78歲, 平均年齡(52.3±2.4) 歲。

    1. 2 病理情況 發(fā)病位置:左半結腸11例, 右半結腸14例, 直腸7例。臨床表現:血便17例, 大便習慣改變20例, 腹痛腹脹25例, 腹部包塊7例, 腸梗阻9例, 腹瀉3例;病理類型:高分化腺癌11例, 中分化腺癌7例, 低分化腺癌5例, 印戒細胞癌3例, 黏液腺癌 4 例, 混合型癌2例。

    1. 3 研究方法 運用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調查大腸癌患者的人群特點, 年齡分布, 生活習慣, 家族患病史以及一些相關致病因素等情況, 分析預后因素。調閱并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結直腸癌患者住院病歷并就其生活習慣、高危因素以及是否存活采用電話詢問的方法來調查。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該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患病人群特點 全部患者按年齡分為老年(≥60歲)組、中年(40~59歲)組、青年(<40歲)組三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各年齡組間癌癥好發(fā)部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 2 患病人群病理類型的比較 按病理類型劃分腺癌(包括高分化型腺癌, 中分化型腺癌及低分化型腺癌)占結直腸癌患者的絕大多數。腺體類癌癥特別是分化率較低的低分化及未分化癌的預后一般不良, 需要重點預防。經統計分析, 患者性別與病理類型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組患者的病理分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青年組的黏液腺癌所占比例與中老年組相比發(fā)病率偏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詳見表2。

    2. 3 患病人群的城鄉(xiāng)特點與臨床表現 32例結直腸癌患者中城市患者共21例, 占本次研究病例的65.62%, 農村患者占比為34.37%。其中, 中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所占比例中農村患者較多, 城市患者青年組比例大于農村患者, 經統計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詳見表3。

    3 討論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特別是城市患者的年輕化趨勢, 這與城市白領人群長期不規(guī)則飲食, 喜食高脂肪高熱量快餐食物, 長期食用刺激性食物而較少食用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及長期熬夜有關。而農村患者由于生活習慣的原因, 其中老年人由于自身抵抗力的下降患病率大幅增加[3, 4]。而通過調閱其住院記錄及電話回訪等方式收集研究患者的基本情況, 發(fā)現32例患者中其近親患有本病的占21例, 特別是某2例患者的親近家屬中各有3例患有本病, 體現出明顯的家族性。由此可見本病的發(fā)病是由環(huán)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中不良生活環(huán)境使得群眾患本病的幾率大幅提高, 而遺傳因素的作用使得結直腸癌的發(fā)病人群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 遺傳是本病發(fā)病的重要的影響因素??茖W調查發(fā)現結直腸癌的患者中其直系親屬的發(fā)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 基因學研究表明(雙生子研究發(fā)現), 大約35%結直腸癌的發(fā)生與遺傳易感性有關。

    因此對于本病的預防, 其重點就在于:①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證規(guī)律飲食及休息, 注意個人衛(wèi)生習慣。特別是對于城市工作的人群要學會自我減壓, 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對于偏遠地區(qū)的人群要加強健康宣教, 提高其自身的衛(wèi)生意識, 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②對于有著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注意自我觀察預警, 建議進行腸鏡檢查做到積極預防, 早期觀察早期發(fā)現, 積極治療。提倡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食用低脂肪高纖維, 低糖低鹽易消化的食物以促進胃腸蠕動;保證足夠的休息, 定期鍛煉, 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以提高自我抵抗力, 提高對疾病的預警和增加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 郝希山, 王殿昌. 腹部腫瘤學.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 353-354.

    [2] 歐陽艷紅, 張潔. 83例大腸癌臨床病理分析.吉林醫(yī)學, 2013, 34(20): 4025-4026.

    [3] 方平, 林海麗, 焦順昌, 等.老年人大腸癌的臨床癥狀及病理特征分析.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 2013, 15(41):37-38.

    [4] 朱為民, 朱壽興, 章燁, 等.青年大腸癌的臨床及病理特征觀察. 山東醫(yī)藥, 2010, 50(28):78-79.

    [收稿日期:2014-07-3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的臨床特點及其發(fā)病與遺傳因素的關聯性。方法 32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 對其基本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結果 經統計分析, 研究對象在男女患病率、各年齡組間癌癥好發(fā)部位、患者性別與病理類型構成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組患者的病理分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青年組的黏液腺癌所占比例與中老年組相比發(fā)病率偏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32例直結癌患者中城市患者共21例, 占本次標本研究病例的65.62%, 農村患者占比為34.37%。其中, 中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所占比例中農村患者較多, 城市患者青年組比例大于農村患者, 經統計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的預后比較差, 屬惡性疾病, 其發(fā)病率有明顯家族集聚性, 與遺傳因素、居住環(huán)境、生活習慣、年齡等有一定關聯。

    【關鍵詞】 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病理特點;遺傳易感性

    現代工業(yè)發(fā)展后結腸直腸癌是現代化環(huán)境中常見的消化道癌癥, 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有統計表明每年全球新增結直腸癌患者病例超過100萬。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工業(yè)化水平不斷提高、環(huán)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 我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 新增病例不斷增加, 目前結直腸癌已經嚴重威脅到群眾的健康生活[2]。因此研究分析結直腸癌的病理特點和發(fā)病機制對提高結直腸癌的治愈率及提高患者預后、提升其生命質量顯得尤為重要。結合臨床, 觀察發(fā)現結直腸癌的發(fā)病有一定規(guī)律。患者中大部分是有著不良生活習慣、生活環(huán)境不潔或者有家族患病史?,F結合本院接診情況具體分析討論。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 ~2013 年12月在本院進行住院診治的32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對其進行回顧性研究。選擇標準為患者結腸或直腸內有1個或1個以上經病理證實的原發(fā)癌, 排除轉移性癌灶, 即原發(fā)性直結腸癌。其中男16例, 女16例, 年齡36~78歲, 平均年齡(52.3±2.4) 歲。

    1. 2 病理情況 發(fā)病位置:左半結腸11例, 右半結腸14例, 直腸7例。臨床表現:血便17例, 大便習慣改變20例, 腹痛腹脹25例, 腹部包塊7例, 腸梗阻9例, 腹瀉3例;病理類型:高分化腺癌11例, 中分化腺癌7例, 低分化腺癌5例, 印戒細胞癌3例, 黏液腺癌 4 例, 混合型癌2例。

    1. 3 研究方法 運用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調查大腸癌患者的人群特點, 年齡分布, 生活習慣, 家族患病史以及一些相關致病因素等情況, 分析預后因素。調閱并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結直腸癌患者住院病歷并就其生活習慣、高危因素以及是否存活采用電話詢問的方法來調查。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該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患病人群特點 全部患者按年齡分為老年(≥60歲)組、中年(40~59歲)組、青年(<40歲)組三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各年齡組間癌癥好發(fā)部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 2 患病人群病理類型的比較 按病理類型劃分腺癌(包括高分化型腺癌, 中分化型腺癌及低分化型腺癌)占結直腸癌患者的絕大多數。腺體類癌癥特別是分化率較低的低分化及未分化癌的預后一般不良, 需要重點預防。經統計分析, 患者性別與病理類型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組患者的病理分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青年組的黏液腺癌所占比例與中老年組相比發(fā)病率偏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詳見表2。

    2. 3 患病人群的城鄉(xiāng)特點與臨床表現 32例結直腸癌患者中城市患者共21例, 占本次研究病例的65.62%, 農村患者占比為34.37%。其中, 中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所占比例中農村患者較多, 城市患者青年組比例大于農村患者, 經統計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詳見表3。

    3 討論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特別是城市患者的年輕化趨勢, 這與城市白領人群長期不規(guī)則飲食, 喜食高脂肪高熱量快餐食物, 長期食用刺激性食物而較少食用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及長期熬夜有關。而農村患者由于生活習慣的原因, 其中老年人由于自身抵抗力的下降患病率大幅增加[3, 4]。而通過調閱其住院記錄及電話回訪等方式收集研究患者的基本情況, 發(fā)現32例患者中其近親患有本病的占21例, 特別是某2例患者的親近家屬中各有3例患有本病, 體現出明顯的家族性。由此可見本病的發(fā)病是由環(huán)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中不良生活環(huán)境使得群眾患本病的幾率大幅提高, 而遺傳因素的作用使得結直腸癌的發(fā)病人群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 遺傳是本病發(fā)病的重要的影響因素??茖W調查發(fā)現結直腸癌的患者中其直系親屬的發(fā)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 基因學研究表明(雙生子研究發(fā)現), 大約35%結直腸癌的發(fā)生與遺傳易感性有關。

    因此對于本病的預防, 其重點就在于:①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證規(guī)律飲食及休息, 注意個人衛(wèi)生習慣。特別是對于城市工作的人群要學會自我減壓, 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對于偏遠地區(qū)的人群要加強健康宣教, 提高其自身的衛(wèi)生意識, 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②對于有著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注意自我觀察預警, 建議進行腸鏡檢查做到積極預防, 早期觀察早期發(fā)現, 積極治療。提倡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食用低脂肪高纖維, 低糖低鹽易消化的食物以促進胃腸蠕動;保證足夠的休息, 定期鍛煉, 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以提高自我抵抗力, 提高對疾病的預警和增加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 郝希山, 王殿昌. 腹部腫瘤學.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 353-354.

    [2] 歐陽艷紅, 張潔. 83例大腸癌臨床病理分析.吉林醫(yī)學, 2013, 34(20): 4025-4026.

    [3] 方平, 林海麗, 焦順昌, 等.老年人大腸癌的臨床癥狀及病理特征分析.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 2013, 15(41):37-38.

    [4] 朱為民, 朱壽興, 章燁, 等.青年大腸癌的臨床及病理特征觀察. 山東醫(yī)藥, 2010, 50(28):78-79.

    [收稿日期:2014-07-3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的臨床特點及其發(fā)病與遺傳因素的關聯性。方法 32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 對其基本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結果 經統計分析, 研究對象在男女患病率、各年齡組間癌癥好發(fā)部位、患者性別與病理類型構成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組患者的病理分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青年組的黏液腺癌所占比例與中老年組相比發(fā)病率偏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32例直結癌患者中城市患者共21例, 占本次標本研究病例的65.62%, 農村患者占比為34.37%。其中, 中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所占比例中農村患者較多, 城市患者青年組比例大于農村患者, 經統計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的預后比較差, 屬惡性疾病, 其發(fā)病率有明顯家族集聚性, 與遺傳因素、居住環(huán)境、生活習慣、年齡等有一定關聯。

    【關鍵詞】 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病理特點;遺傳易感性

    現代工業(yè)發(fā)展后結腸直腸癌是現代化環(huán)境中常見的消化道癌癥, 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有統計表明每年全球新增結直腸癌患者病例超過100萬。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工業(yè)化水平不斷提高、環(huán)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 我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 新增病例不斷增加, 目前結直腸癌已經嚴重威脅到群眾的健康生活[2]。因此研究分析結直腸癌的病理特點和發(fā)病機制對提高結直腸癌的治愈率及提高患者預后、提升其生命質量顯得尤為重要。結合臨床, 觀察發(fā)現結直腸癌的發(fā)病有一定規(guī)律?;颊咧写蟛糠质怯兄涣忌盍晳T、生活環(huán)境不潔或者有家族患病史?,F結合本院接診情況具體分析討論。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 ~2013 年12月在本院進行住院診治的32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對其進行回顧性研究。選擇標準為患者結腸或直腸內有1個或1個以上經病理證實的原發(fā)癌, 排除轉移性癌灶, 即原發(fā)性直結腸癌。其中男16例, 女16例, 年齡36~78歲, 平均年齡(52.3±2.4) 歲。

    1. 2 病理情況 發(fā)病位置:左半結腸11例, 右半結腸14例, 直腸7例。臨床表現:血便17例, 大便習慣改變20例, 腹痛腹脹25例, 腹部包塊7例, 腸梗阻9例, 腹瀉3例;病理類型:高分化腺癌11例, 中分化腺癌7例, 低分化腺癌5例, 印戒細胞癌3例, 黏液腺癌 4 例, 混合型癌2例。

    1. 3 研究方法 運用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調查大腸癌患者的人群特點, 年齡分布, 生活習慣, 家族患病史以及一些相關致病因素等情況, 分析預后因素。調閱并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結直腸癌患者住院病歷并就其生活習慣、高危因素以及是否存活采用電話詢問的方法來調查。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該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患病人群特點 全部患者按年齡分為老年(≥60歲)組、中年(40~59歲)組、青年(<40歲)組三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各年齡組間癌癥好發(fā)部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 2 患病人群病理類型的比較 按病理類型劃分腺癌(包括高分化型腺癌, 中分化型腺癌及低分化型腺癌)占結直腸癌患者的絕大多數。腺體類癌癥特別是分化率較低的低分化及未分化癌的預后一般不良, 需要重點預防。經統計分析, 患者性別與病理類型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組患者的病理分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青年組的黏液腺癌所占比例與中老年組相比發(fā)病率偏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詳見表2。

    2. 3 患病人群的城鄉(xiāng)特點與臨床表現 32例結直腸癌患者中城市患者共21例, 占本次研究病例的65.62%, 農村患者占比為34.37%。其中, 中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所占比例中農村患者較多, 城市患者青年組比例大于農村患者, 經統計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詳見表3。

    3 討論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特別是城市患者的年輕化趨勢, 這與城市白領人群長期不規(guī)則飲食, 喜食高脂肪高熱量快餐食物, 長期食用刺激性食物而較少食用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及長期熬夜有關。而農村患者由于生活習慣的原因, 其中老年人由于自身抵抗力的下降患病率大幅增加[3, 4]。而通過調閱其住院記錄及電話回訪等方式收集研究患者的基本情況, 發(fā)現32例患者中其近親患有本病的占21例, 特別是某2例患者的親近家屬中各有3例患有本病, 體現出明顯的家族性。由此可見本病的發(fā)病是由環(huán)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中不良生活環(huán)境使得群眾患本病的幾率大幅提高, 而遺傳因素的作用使得結直腸癌的發(fā)病人群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 遺傳是本病發(fā)病的重要的影響因素??茖W調查發(fā)現結直腸癌的患者中其直系親屬的發(fā)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 基因學研究表明(雙生子研究發(fā)現), 大約35%結直腸癌的發(fā)生與遺傳易感性有關。

    因此對于本病的預防, 其重點就在于:①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證規(guī)律飲食及休息, 注意個人衛(wèi)生習慣。特別是對于城市工作的人群要學會自我減壓, 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對于偏遠地區(qū)的人群要加強健康宣教, 提高其自身的衛(wèi)生意識, 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②對于有著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注意自我觀察預警, 建議進行腸鏡檢查做到積極預防, 早期觀察早期發(fā)現, 積極治療。提倡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食用低脂肪高纖維, 低糖低鹽易消化的食物以促進胃腸蠕動;保證足夠的休息, 定期鍛煉, 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以提高自我抵抗力, 提高對疾病的預警和增加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 郝希山, 王殿昌. 腹部腫瘤學.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 353-354.

    [2] 歐陽艷紅, 張潔. 83例大腸癌臨床病理分析.吉林醫(yī)學, 2013, 34(20): 4025-4026.

    [3] 方平, 林海麗, 焦順昌, 等.老年人大腸癌的臨床癥狀及病理特征分析.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 2013, 15(41):37-38.

    [4] 朱為民, 朱壽興, 章燁, 等.青年大腸癌的臨床及病理特征觀察. 山東醫(yī)藥, 2010, 50(28):78-79.

    [收稿日期:2014-07-30]endprint

    基隆市| 桓台县| 新民市| 渭南市| 麻阳| 应用必备| 蓬溪县| 南阳市| 通海县| 南宫市| 扎兰屯市| 越西县| 秦安县| 五大连池市| 吉木乃县| 泗水县| 汶上县| 嘉祥县| 安西县| 全州县| 库伦旗| 共和县| 建德市| 佛冈县| 墨竹工卡县| 吉木萨尔县| 赤水市| 卓尼县| 武汉市| 松阳县| 泰兴市| 宁海县| 大厂| 轮台县| 江城| 洛南县| 印江| 延边| 德格县| 沅陵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