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
旅途中,我們常常驚嘆于那些鬼斧神工的奇妙景色,也常常想把好看的、好玩的景物寫下來和大家分享??晌覀兺患泳腿菀住皝y寫”——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結(jié)果你寫了很多,看的人卻看得一頭霧水。怎么辦呢?告訴你個秘訣吧!那就是先想好幾個有特色的“景點”,再按照游玩順序,給你的旅行畫一張“路線圖”,進行素材上的整合。
◎微素材整理
先來看看我們有哪些微素材吧——
微素材1:遙望蓮花湖
蓮花湖西邊群峰逶迤,山勢雄偉。有的像老牛在湖邊飲水,那斜插云天的山峰就是彎彎的尖角;有的則如少女采茶,那飄動的流云就是她美麗的秀發(fā)。山間一股清泉流進湖里,湖水湛藍一色,不竭不溢。
微素材2:湖中島景色
湖中的島大小不同,狀如蓮花。我們租了一只小木船向一個蓮蓬形狀的小島劃去。登上小船,只見島上樹木茂盛,野草肥美。一陣陣濃濃的香草和島上的潮濕空氣迎面撲來,我們感覺像到了另一個世界里。
微素材3:船上所見之景
幾只野鴨在前面緩緩游著,它們賞島玩水,不驚不慌。我們加快速度,向它們靠近,誰知一眨眼它們就不見影兒,天上沒有,水上也沒有,只在湖上留下一片波紋。突然,它們又在前方出現(xiàn)了,把我們甩得老遠老遠。
微素材4:岸邊所見之景
岸邊有一座尖頂四方形小亭,那亭子是黃色的,用竹子搭建。亭子里面金碧輝煌,靠墻壁塑著一個眉目清秀的觀音像。它前面那古老的銅爐里插著幾根香燭在靜靜燃燒,香煙繚繞;它的身后有一個紅太陽,好像這位美麗的菩薩從天而降,是為了到人間來觀賞這里的湖光山色。
◎好素材活用
寫“游記”之前,如果我們只是對素材進行一個簡單的疊加,恐怕很難寫出一篇精彩的“游記”。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利用手中掌握的素材來個“景、情、理”融合,再像畫一張旅游“路線圖”一樣寫下你的所見所聞,這樣就會更有條理,習作也會更吸引人。
一、隨著游覽的順序,定下清晰的路線
去游玩,我們看到最多的還是“景”?!翱淳啊笨墒且婚T技術(shù)活兒。你看到了什么景?你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站在哪里看?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寫游記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的。根據(jù)微素材我們歸納出這樣一條游覽線路:
遙望蓮花湖→坐船前往湖中小島→在島上游覽→回到船上→船到岸邊
按順序?qū)懢暗暮锰幵谟冢嚎梢宰龅綏l理清楚、自然、明白,景物描寫不至于雜亂、疏漏。讀者也能夠輕松地跟隨我們的“腳步”行走、游覽。
二、跟著自己的感覺,捕捉最深的景色
最美的景色,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最深刻的感受總是令人難以忘懷。寫游記,我們要學會選擇能讓你的“眼睛發(fā)亮”的景象。素材中提到了很多景物:山峰、泉水、人們、小船、小鴨、觀音像等等。我們可以通過細致觀察,運用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讓景物“活”起來。同時,對于那些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景物,我們也要進行具體的描寫,突出重點景物,注意詳細描寫出它們的位置、大小、動態(tài)、靜態(tài)、顏色等。比如,我們寫菊花,就可以寫它的顏色紅的如楓葉、白的如冰霜、黃的如麥穗等等,菊花的形狀像小姑娘的鬈發(fā),毛茸茸的小雞,繡球等等。這樣的描寫,就像通過你的眼睛,把美景拍下來了一樣,能夠讓景色更加深入人心;而那些略寫的景色能夠起到點綴、讓游覽更完整的作用。
三、抓住鮮明的特點,寫出不同的觀感
不同的景色給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對于相同的景色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寫游記,重要的是寫出你自己對景色的特別感受。就像我們看到一朵紅色的月季花,有同學會感慨:哇!好鮮艷的顏色。這是通過對顏色的觀察發(fā)出的感慨。而有同學會說:咦,這里的月季花開得好嫩,花苞還沒有開放,還是尖尖的呢!真可愛!這又是通過觀察月季花的另一個側(cè)面來描寫的,是獨屬于自己的特別感受。我們寫游記,就是應(yīng)該通過自己的觀察寫出自己的獨特的感受。
怎么樣?寫游記,就像給你的旅行制作了一幅“3D路線圖”一樣,寫起來是不是簡單多啦?那就快來動手寫一寫,分享一下你美妙的旅行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