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文
嬰幼兒肌酸激酶同工酶假性增高原因分析
張治文
目的 探討引起嬰幼兒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的原因, 避免臨床誤診。方法 利用免疫抑制法測定CK-MB和動力學法測定肌酸激酶(CK), 計算CK-MB/CK比值, 比值>30%的標本測定CK-MB質量。結果 比值>30%的標本測定CK-MB質量均在正常范圍內。結論 嬰幼兒CK-MB結果增高影響因素很多, 應該綜合分析原因避免誤診。
同工酶;腦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免疫抑制法;質量測定
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及其同工酶的測定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AMI)最具有價值的生化指標之一[1], 但由于方法學不完善及其他可引起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升高的因素很多, 導致臨床上出現(xiàn)所檢測的CK-MB活性假性增高的現(xiàn)象, 甚至出現(xiàn)CK-MB活性高于或相當于總CK活性的情況, 針對此種現(xiàn)象, 作者做了如下實驗,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12月兒科重癥病房患兒68例, 均排除心臟和肌肉損傷;同時從本院產科選取26例正常嬰兒, 檢測CK-MB, CK活性及比值均在正常范圍內, 手工致其輕度溶血(Hb<160 mg/L), 檢測溶血后CK-MB, CK活性及比值。
1.2 儀器與試劑 選用邁瑞B(yǎng)S2000M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CK(速率法)和CK-MB(免疫抑制法)測定選用原裝配套試劑;CK-MB質量測定儀器為貝克曼庫爾特ACCESS化學發(fā)光分析儀及配套原裝試劑。
1.3 方法 實驗前校正儀器, 保證測定項目在控。將所有標本先用干化學法分別測定CK-MB, CK活性, 對CK-MB/ CK比值>30%的標本行CK-MB質量測定。
68例患兒CK-MB活性升高的有36例, 其中黃疸患兒27例, 腦損傷患兒9例, 36例患兒中有4例CK-MB活性高于總CK活性;人工致輕度溶血組測定的CK-MB和CK活性較溶血前有輕度升高。對所有CK-MB活性升高的標本行CK-MB質量測定, 結果均在正常范圍內。實驗表明, CK-MB活性增高有時是一種假性增高, 不能嚴格作為嬰幼兒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
肌酸激酶同工酶有三種, CK-BB(CK1)為腦型同工酶, 主要分布于腦、前列腺、腸和肺等組織;CK-MB(CK2)主要分布于心肌中;CK-MM(CK3)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正常人血清中以CK-MM為主, 在瓊脂糖凝膠電泳法測定中占94%~96%, CK-MB含量<5%, CK-BB含量甚微[2]。目前, 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測定采用的是免疫抑制法, 其檢測原理是在抗體CK-M單體的抗體存在下, 標本中的全部CK-MM活力和50%CK-MB活力被抑制, 而CK-MB和CK-BB中的B亞基活力則不受影響, 故將CK-B活力測定值乘以2即得CK-MB活力。因此, 凡是可使CK-BB升高的疾病均可影響CK-MB的測定, 使其假性增高。根據國內外相關報道, 其主要原因如下。
3.1 CK-BB干擾 CK-BB主要存在于腦內神經元和星形膠質細胞中對反映腦神經元和膠質細胞損傷具有較好的特異性。腦神經受損時CK-BB從腦細胞釋放直接進入腦脊液或通過受損的血腦屏障進入外周血。嬰幼兒血腦屏障發(fā)育不完善, 當新生兒發(fā)生窒息、缺氧、感染、酸中毒、饑餓、低血糖、早產或應用某些藥物時, 可使血腦屏障開放或通透性增加,非結合膽紅素得以進入腦組織而發(fā)生膽紅素腦病, 抑制腦組織對氧的利用, 導致腦損傷。研究顯示高膽紅素血癥腦病患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血清CK-BB水平均出現(xiàn)異常增高[3]。呂為萍等[4]也有相關報道, 當新生兒出現(xiàn)缺氧時會引起CK-BB升高, 從而導致測定的CK-MB假性增高。朱演葵等[5]研究顯示, 在HIE、新生兒窒息患兒血清中CK-BB分別占總CK的(13.9±16.8)%、(2.6±3.1)%, CK-MB分別占總CK的(2.5±2.0)%、(8.2±7.5)% ;CK-MM分別占總CK的(91.4±14.1)%、(94.0±5.8)%, 可見當嬰幼兒出現(xiàn)腦損傷時,腦型同工酶所占比例直線上升, 由于測定方法的不完善, 將CK-BB活性全部計入CK-MB, 導致CK-MB活性升高甚至大于總CK活性的情況。
3.2 標本溶血 根據上述實驗可發(fā)現(xiàn), 當標本發(fā)生溶血時也會使CK-MB活性升高, 而且作者工作中發(fā)現(xiàn)CK-MB活性升高程度和溶血程度成正比, 此結論和朱演葵等[5]相關報道一致, 因此, 當發(fā)現(xiàn)標本溶血時要及時與臨床醫(yī)生聯(lián)系,要拒絕接收標本。
3.3 巨型CK干擾 沈毅等[6]曾報道, 巨CK的干擾亦可導致CK-MB的假陽性。巨CK分為巨CK1和巨CK2兩種,巨CK1是CK-BB與IgA或IgG形成的復合物, 巨CK2即CK與線粒體形成的聚合物CK-Mt, 其活性不受CK-M單體抗體的抑制, 容易導致檢測結果偏高。
3.4 CK-MB校準品和質控品 多數(shù)醫(yī)院未使用CK-MB校準品和質控品, 進行儀器項目設置時采用試劑盒統(tǒng)一的定標因數(shù), 而試劑盒說明書提供的只是理論因數(shù), 不同儀器項目因數(shù)設置略有差異。另一個重要原因是CK-MB試劑盒沒有校準品和質控品, 而市場上的校準品和質控品比較昂貴。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性測定可作為窒息后心肌損害的早期、靈敏、特異的重要診斷指標, 同時可作為反映新生兒窒息嚴重程度的指標, 用于療效觀察, 及時采取相應治療以減少并發(fā)癥及病死率[7]。但目前CK-MB的干化學測定方法還不完善, 其質量測定方法比較昂貴, 因此, 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CK-MB升高且與臨床不符時, 應當綜合臨床表現(xiàn)、心電圖等檢查分析是否存在心肌損害, 避免臨床誤診。
[1] 畢經麗, 李桂芹.CK與CK-MB結果不相符的原因分析.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0, 2(7):258-259.
[2] 王鴻利.實驗診斷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166-167.
[3] Gao C, Wang J, Miao SX.Relationship between hybrid muscle creatine kinase isozyme and changes of bilirubin level in neonates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2005, 20(6):543-544.
[4] 呂為萍, 李建友 , 王潔 , 等.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動態(tài)變化的臨床研究.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07, 22(1):28-30.
[5] 朱演葵, 陳衛(wèi)文.不同程度溶血標本對心肌酶測定值的影響.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3, 10(5):108-109.
[6] 沈毅, 王海峰 , 亓艷 , 等.免疫抑制法測定CK-MB活性假性升高40例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 10(1):159-160.
[7] 劉翼昌.新生兒窒息時監(jiān)測心肌酶譜變化的臨床意義.贛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0, 30(4):626.
2014-08-11]
455000 河南安陽中醫(y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