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真
隨著社會節(jié)奏日益加快以及生存壓力不斷增加,健康問題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所重視。一般人常認為,人只有健康和患病之分。但醫(yī)學研究表明,人體在健康與患病之間還存在著一個過渡的狀態(tài),即亞健康狀態(tài)。其實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等方面,包含極多的養(yǎng)生智慧,要健康地活著,就不容忽視。
民以食為天、三分治七分養(yǎng)、是藥三分毒……這些話都告訴我們,健康的關鍵在于吃。中醫(yī)說的“治未病”,很大一部分就是要通過健康的飲食預防疾病。下面,推薦幾個簡單的小方子。
1.菊花山楂水降血脂。菊花10克、山楂30克,熬水喝。山楂可以降血脂、護肝臟,不僅歷史上有過記載,近年來的科學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但這個方子要用生山楂,而不要用炒山楂,后者是用于消食,治療消化不良的。菊花可以明目、保肝、降血脂。菊花的品種很多,產地不同,功效也不同。產在杭州、湖州一帶稱杭白菊,產在湖南的淮菊,產在安徽黃山一帶的叫貢菊。貢菊的價格比較貴,原因就是生長的水土好。相傳光緒得病后,吃了這種菊花后就好了,于是起名為貢菊。但我想提醒大家,價格貴不一定就適合所有人。比如近年來許多人追捧的雪菊,最高曾被炒到了每斤八萬元。但雪菊苦寒,涼性比較大,如果連著喝一兩周,就容易引起胃寒。
還有一種菊花叫胎菊,就是花骨朵,營養(yǎng)更豐富,因為這是生命的起源。也正因如此,我們提倡大家多吃苗類、幼芽類食品,比如豆苗、地瓜苗等。動物食物也一樣,比如雞蛋不僅營養(yǎng)豐富,且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的搭配與人體最匹配。
2.老醋花生防治高血壓。花生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血壓、保護血管。尤其是帶紅衣的花生,紅衣含有鐵,能補充血色素,有助紅細胞生成?;ㄉ詈贸陨?,包括堅果、蔬菜、水果等,沒有經過高溫加工,營養(yǎng)能得到最大限度保留。但如果消化功能不太好,可以煮熟了吃,才能均衡利弊。國內外多項研究證實,醋能夠降低患高血壓、動脈硬化、中風等疾病的風險。談到這里,我還想提醒大家,一定要遠離廚房“三白”——白色的鹽、白色的糖、白色的味精,應少吃這“三白”。
3.玉米須水防糖尿病。糖尿病目前的發(fā)病率很高,并且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玉米須30克熬水喝,就能起到預防作用。
4.苦瓜汁調節(jié)代謝。研究表明,苦瓜具有調節(jié)代謝作用,很多保健品已經在拿它做原料了,而且外出就餐,我肯定會點一盤苦瓜或者一杯苦瓜汁??喙虾芸?,有涼拌、炒菜等做法,許多人都不愛吃。我建議,不妨每周榨一次苦瓜汁喝,量可以少一些,大概10~20毫升就可以了,但別放糖,習慣苦味后,可以適當多喝一些。
5.酸棗仁粥治失眠。入睡慢、惡夢多、睡不安穩(wěn)等睡眠障礙,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亞健康問題,會導致起床后頭腦不清楚,覺得思考、處理問題等能力降低。針對睡眠障礙,我提供兩碗粥。一碗叫酸棗仁粥,不僅能安神助眠,還能通便。如果睡眠不好,同時有習慣性便秘,喝此粥效果最為顯著。在此我想多說一句,年輕人便秘大多與運動量太少有關,不妨多走路,少開車。第二碗叫桂圓蓮子粥,桂圓、蓮子除了有養(yǎng)心安神的作用之外,還有健脾胃的功效。如果睡眠不好,同時有慢性腸炎(主要以腹瀉為癥狀),選擇此粥效果很好。如果自身血糖高,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建議少放或不放桂圓。
我們剛剛提到,睡眠問題困擾了不少現(xiàn)代人。人的一生中有1/3的時間用在睡眠上,所以睡眠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睡眠障礙的原因很多,比如一些老年人經常腰酸腿痛、胃腸痙攣等,這自然會睡不好,但中青年人失眠更多在于內心。我們的祖先說過一句話:要想睡眼先睡心。如果心中的欲望太強烈,想要的東西太多,一閉上眼就惦念著今天還有哪些事情沒做完,明天還要完成哪些任務、見哪些客戶,當然睡不著。
對于失眠的認知,中醫(yī)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失眠又稱不寐,是人被七情所傷,導致氣血、陰陽失和,臟腑功能失調,以至心神被擾,神不守舍而不寐。七情,是指喜、怒、哀、樂、愛、惡、欲。我們常說“我高興得睡不著”、“嚇得我一晚上沒睡”等話,是非常有道理的,是喜、恐等情緒擾了心神而導致無法入睡。
古人說過三句話,特別有道理。第一句叫隨遇而安,就是處在任何環(huán)境都能適應;第二句話叫眼不見為凈,出差在外時,不像在家里處處講衛(wèi)生,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第三句話叫眼不見心不煩,說的是凡是遇到各種不同的事情,該怎么樣就怎么樣不要太上心。正所謂,“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别B(yǎng)生最重要的是養(yǎng)心態(tài),要有一種“隨遇而安、隨地而安、隨時而安”的平心靜氣。
天氣炎熱,人容易疲倦,可以做幾個動作,來提提精神。
1.拍手。手掌心有一個穴位,叫勞宮穴。俗話說,雙手合十,十指連心,這里講的心叫做神明之心,代表了人類的思想、感情、愿望、歡樂,可以說,我們的喜怒哀愁都在這個地方,因而合十代表了我們的心愿。常拍手能保護勞宮穴,進而保護心臟。勞宮穴的取穴法是:握掌后,屈指時中指指尖指向的位置即是。
2.雙手合十,抬起,輕輕地放在頭頂正中央,并且讓兩側胳膊都能碰到自己的耳朵。然后抬起,伸直,放下,重復這個動作。頭頂正中間的穴位叫百會穴,“百”形容多,人和天在這里“開會”,這就叫做天人相應、天人相感、天人合一。
3.按摩肚臍。肚臍眼的學名叫做神闕穴,也叫人穴或天穴。神闕穴屬任脈經,中醫(yī)稱它為“先天元神出入之通道”。受精卵發(fā)育為胎兒,主要依靠臍帶和胎盤來吸收母體的氣血和營養(yǎng),以此使胎兒發(fā)育、成長,所以臍帶和胎盤是胎兒生命之源的交通要道。臍帶和胎盤又稱為“乾坤帶”、“紫河車”,是大補先天的良藥。神闕穴的保健就是對先天腎氣的呵護。
上面3個動作都與穴位的按摩、拍擊有關。中醫(yī)認為,人體有12條正經、365個穴位。而一年有12個月、365天,這不是巧合,而是印證了天人合一的真理。這是古人智慧的總結,更是養(yǎng)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