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老年人在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及骨折等損傷后,往往需要長期臥床,出現一系列并發(fā)癥,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冬季長期臥床老人并發(fā)癥包括墜積性肺炎、褥瘡、靜脈血栓、泌尿系感染等,那么對于這些嚴重威脅老年人生命的疾病,該如何護理、如何預防呢?
護理有技巧
1.肺炎的護理:①加強翻身、叩背、霧化等預防措施,盡量讓老人半臥位或坐位下進食;平臥位進食時,要將其頭部偏向一邊;有吞咽困難的老人盡量鼻飼,并指導做吞咽功能訓練;②建議老人盡量側臥位睡姿,以免口腔分泌物墜入氣道;③在康復醫(yī)師和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呼吸、咳嗽訓練;④盡早改臥床為坐位或站立位,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防止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
2.褥瘡的護理:①增加營養(yǎng)以提高皮膚堅固性以及組織修復能力;②定時翻身,平移老人時不要在床上拖拽身體;③氣墊床墊可以有效緩解身體受到的壓力;④如果已經發(fā)生了褥瘡,需接受康復醫(yī)師和康復護師的治療。
3.深靜脈血栓的護理:①在未形成深靜脈血栓之前,盡早起床活動,或在床上進行主、被動肢體運動,或每日至少一次肢體氣壓治療;②必須臥床的老人,可以通過注射低分子肝素以降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幾率;③已經形成了深靜脈血栓的老人,可以通過放置靜脈濾網以減少肺栓塞的發(fā)生率。
4.尿路感染的護理:①盡量讓老人在床上或床旁以坐姿排尿;②鼓勵老人多喝水,以增加尿量,起到沖刷膀胱的作用;③保持尿道口和會陰部位干燥、清潔;④盡早拔除留置導尿管;⑤定期檢查尿常規(guī)、中段尿培養(yǎng)等,如尿液檢查異常,但體溫、血象均正常,也無明顯尿路刺激癥,可以通過大量飲水、輸液或膀胱沖洗的方式緩解尿路感染。
預防更重要
1.防墜積性肺炎。保持老人房間空氣清新,做好空氣消毒,指導老人做深呼吸,主動咳嗽,同時輕拍老人背部,以促進痰液排出,根據病情經常更換老人臥位。積極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保證營養(yǎng)水分的攝入,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痰液黏稠。有條件者可做抗生素超聲霧化吸入,以達到消炎及稀釋痰液的目的。
2.防褥瘡。老人床鋪應保持松軟、清潔、干燥、無渣屑,每2~3小時協助老人翻身一次,對受壓處皮膚進行皮膚護理,每日2次,可用手蘸50%的酒精,對局部進行環(huán)形按摩,動作應輕柔,防止損傷皮膚,骨骼隆出處應墊氣圈。已形成褥瘡者,應及時處理瘡面,防止褥瘡進展。
3.防靜脈血栓的形成。長期臥床易發(fā)生靜脈血栓,尤以雙下肢多見。應每天給老人按摩肢體肌肉,活動關節(jié)2次,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同時鼓勵老人多做自主運動,注意觀察末梢血液循環(huán)情況,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
4.防泌尿系感染。保持老人足夠的攝水量,保持內褲清潔干燥,每晚用溫水擦洗會陰部,指導老人養(yǎng)成規(guī)律排便的習慣。需導尿者,應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注意觀察老人有無尿頻、尿急、尿痛及發(fā)熱等癥狀,如發(fā)現異常,應及時按醫(yī)囑應用抗生素。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