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班級是學校大家庭里的一個小家,關系到整個大家庭的發(fā)展、生活和學習。而班主任是班級的長輩,是學生的指導者。要想建立一個好的班級,必須要有班級精神才會加速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了學生的明天更好的適應社會,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用“五心”作為我們班級的引航燈。有效的班級管理才會使學校大家庭更好的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技校生存在的問題;有愛心;有團結心;學會感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0-157-02
現(xiàn)在的學生教育,不能采取任何過激的措施管理,只有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服務學生,真心交流,這樣才會看到和諧。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一、技校生存在有缺心的情況
現(xiàn)在是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我們的學生喜歡我行我素,放任自流,自己有豐富思維和的想法,喜歡在寬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發(fā)揮自己。不喜歡被別人約束和管理。
技術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一般都是不喜歡讀書,自制力較差,做事不計后果,有自卑心理,帶有一些黑社會風氣。缺乏各方面的責任感和時代使命,不知道如何去關心自己的親人和父母了,所以更談不上感恩自己身邊的人,在班上也不知道如何去關心同學;他想自己幸福起來,但是又不愿意自己付出,缺乏毅力;90后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受到多人的寵愛,就形成了散漫成性,自以為是的性格,在學校和班上就表現(xiàn)出不團結同學,缺乏寬容之心。不管他們有多少的不足,如果我們尊重他們,真誠的和他們成為朋友,融入到集體中去影響他們,帶動出他們火熱的心,這樣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就好開展了。
二、呼喚出學生的“五心”
1、從點滴中翻出愛心
“愛人者人恒愛之”?!皭坌摹笔侨祟惤逃篮愕闹黝}。一個從小就懂得關心父母、愛護他人的孩子,長大后才能熱愛祖國,關心愛護周圍的一切。而一個有愛心的人,他能與更多的人合作,獲得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多的成功。“愛”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愛心”教育則是學校開展德育活動的基礎。
在細節(jié)中呼喚愛心,先培養(yǎng)孩子對父母的孝心;孝心,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溫馨幸福。作為班主任,我經(jīng)常和各位家長進行了溝通,請他們?yōu)榱撕⒆拥慕】党砷L,做好孩子效仿的榜樣,以自己的行動來表示對老人的孝敬。班主任要告訴我們的家長還應該給孩子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孩子幫著分擔家里的一些事情,如做飯、洗衣服、做清潔等;長輩身體不舒服或生了病,讓孩子去問候安慰,主動給長輩倒茶遞水;遇有為難的事情,講給孩子聽,讓他一起出主意想辦法,久而久之,孝心會在孩子身上扎根。
在學校里班主任加以引導,孝心自然就會容易轉(zhuǎn)成愛心,在主題班會里開展活動時,還穿插說出父母和長輩的生日,答對有獎,每次有節(jié)日的時候我都會提醒我們的孩子們,注意給自己的家人準備禮物喲;在寢室里,每個寢室都是一個小小的家庭,需要互相關心,對于經(jīng)常生病的同學,班主任時常引導班的同學經(jīng)常去關心她,多注意她的身體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同學們自然就會采取救助措施;在班級里,同學們自己裝扮溫馨的教室,劃分教室的功能區(qū)域,給教室添置一些花草,要想教室美麗、花草長得好,就需要每一位同學的付出愛心。在校園里,班主任需要經(jīng)常強調(diào)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學校的公共設施等;慢慢的愛心就會從身邊小事蔓延到大愛。
2、挖出感恩的心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卸?,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感恩,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甚至感謝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因為有了感恩的心,社會才和諧、穩(wěn)定,人民才健康、幸福!因此,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具有感恩心是社會對他們的希望和要求,因為,只有他們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才能感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
與家長合作,從感恩父母開始,在主題班會上引導學生體驗辛勞,懂得換位思考。在班上有比較獨立聽話的孩子,也有理反心理特別嚴重的孩子,最典型的是有的甚至因父母沒拿到自己理想的生活費,就不認自己的父母,針對這樣的學生可以采取班主任與家長密切配合,要針對亂用錢現(xiàn)象,不顧父母掙錢辛苦的學生,家長要讓他們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做家務事。在假期去行業(yè)實踐,達到真正體會父母掙錢的艱辛,用他們掙到的錢給父母買禮物,引導教育學生回報父母養(yǎng)育之恩,回家與父母多溝通,對父母多說知心話,為父母過生日,幫父母做飯洗衣等,體會和感激父母培養(yǎng)自己的艱辛和不易,為了讓學生做得更好,可以結合學校的力量,做成任務表的形式,學生在家做的事情由家長簽字或評論,然后帶回交給班主任,這樣就可以掌握學生感恩父母的情況。
從點滴中慢慢的就會挖出感恩的心,只要學會體貼父母,懂得父母,感恩父母,接下來感恩身邊的人就很容易了,慢慢的他不在和老師頂撞,不在和科任老師唱對臺戲,進出辦公室也會喊報告,在校園里見到老師也會主動問好,在公交車上能夠主動讓位;慢慢就會形成一個懂禮貌的孩子。
3、學會寬容之心
雨果曾經(jīng)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是做人的美德;寬容是有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寬容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基礎,寬容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現(xiàn)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偏多,在家里受父母老人的寵愛嬌慣,幾乎都象“小皇帝”,不論做什么,都得以“小皇帝”的意志為轉(zhuǎn)移。較為優(yōu)裕的生活條件,更滋長著他們驕嬌任性,固執(zhí)蠻橫。把這樣的品性帶到學校班級里來,同學間十分缺乏相互合作、寬容的精神。他們往往為一點小事斤斤計較,互不相讓,甚至大動“干戈”,影響班級的正常管理和教學,有礙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技校學生一般年齡都在15歲左右,認知能力有限,在班上常常都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矛盾,班主任也很頭疼。
我們班主任首先要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不要學生犯點錯就大吵,甚至不尊重學生,首先我們老師要學會寬容,學會理解他們,同時也就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會使自己覺得在個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如果班級與學校、班與班之間、班級內(nèi)、學生和父母、學生和他人產(chǎn)生矛盾時,首先我會讓他們把這個事情換位思考幾分鐘。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為什么會如此行事、如此說話;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理解對方,就會把矛盾和憤怒降到最低,這樣在班主任的長期熏陶下,學生們就會慢慢的減少矛盾,這樣班主任工作也會慢慢輕松下來。
4、扭緊班級的團結心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被蒸干”“根根筷子只有綁在一起才堅不可摧”“眾人劃槳開大船”。這一句句富含哲理的話語,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融入集體才不會落后。
在學校,班級是我們最親近的集體,也是最能體現(xiàn)“螞蟻精神”即集體觀念的集體。從開學的那天就開始跟孩子灌輸班級的榮辱與自己息息相關。如果一個班級不團結,沒有集體榮譽感,這個班不管班主任如何開展工作,最后都不會有好的效果的,同學們都是從四方八面匯集在一起的,性格愛好都不同,要想把他們凝聚起來就必須多開展活動,比如在新生入學時在軍訓中的內(nèi)務整理、軍歌比賽、會操表演等可以練出他們剛強的團結心;在學校的平時的集會、運動會、籃球比賽、排球比賽、消防演練、登山比賽、辦墻報、才藝展示、流動紅旗文明寢室、技能大賽等在榮譽感中團結心自然就出來了。 除了學校的活動外,班主任也可以在班上小家庭中搞一些溫馨的活動,比如在每一學期搞一次到兩次生日晚會,可以在周末時把學生聚在一起包餃子、包粽子、在農(nóng)家樂自己動手做菜,然后大家一起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
在多種的活動中就形成一種家的感覺了,同學們慢慢的會掌握分寸,有班級的榮譽感,知道應該在上課時按時到教室、自習課安靜、宿舍衛(wèi)生搞好、校服校牌穿戴整齊、說話用語文明等等,這些都是在活動中形成的。也許有很多人認為這些活動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在活動中給學生帶出了團結心和責任意識,集體主義觀念就會越來越強。
5、長出責任心
培養(yǎng)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教育手段,沒有責任心就不會有真正的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責任感是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所屬的群體、生活的環(huán)境所承擔的責任,應盡的義務的自覺態(tài)度,是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等關系的基本要求,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學生如果缺乏責任感,必然會影響集體交給的任務的完成,必然會對個人的品德的健康發(fā)展造成嚴重障礙,影響其全面發(fā)展。
有了前面的四心,培養(yǎng)責任心就容易了;責任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新生入學時就抓起,在選班干部時采取競爭上崗,競聘到自己理想的崗位后,班主任要明確這些崗位職責,要干什么、怎么做;同時要讓學生明白自己在班里的存在價值,每一位同學都班級的重要成員,要求同學們在每次活動或比賽中人人到位,沒有比賽的同學視為服務人員和拉拉隊,讓每個同學都知道自己有責任。在要求學生的時候班主任自己做事也要有責任心,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利用主題班會的時間,開展主題班會如國家興亡我的責任、學校發(fā)展我的責任、班級榮辱我的責任,在生活中要求學生節(jié)約一滴水、節(jié)約一粒糧食、節(jié)約一度電、宣傳保護優(yōu)化環(huán)境、嚴禁亂丟垃圾等活動,在平常的生活言行中班主任也應該做好表率,例如班主任自己看到地上有垃圾時,自己彎腰撿起扔到垃圾桶里,要讓學生知道不是我丟的垃圾,每個人都有責任撿起;再如學校要求學生每天佩戴胸卡,不穿露背露臍裝、不準穿拖鞋在校園走動、不準燙發(fā)染發(fā)、男生頭發(fā)要跟軍人一樣、不準吸煙酗酒賭博等;老師就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學生,讓他們明白生活中的美與丑、真與善,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
三、回味甘甜
班主任工作煩雜瑣碎,其中會嘗盡酸甜苦辣,和孩子們一起生活,一起學習,一起面對困難;非常辛苦,。不過每天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覺得自己年輕了許多;每當在節(jié)假日的時候都會收到滿滿的祝福;當自己在班上生氣的時候,總有學生在背后安慰我;在參加各種比賽的時候,總有學生對我說“老師放心,我們會盡力的”;當我生病的時候,他們總是乖乖的生怕跟我添麻煩。班主任的舞臺是很大的,讓班里的學生在以后的道路上活得更精彩。經(jīng)過兩年的“五心建設”,班級慢慢的形成了有愛心、知道怎樣去感恩、能團結合作、能寬于待人、有責任心的“五心”班級。我始終堅信要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不光是靠優(yōu)異的成績就行, 最重要的是適應現(xiàn)在社會和企業(y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