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 何成?!铈?/p>
是香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當她坐在鋼琴前,美妙的音樂從她的手指尖流出,她輕音低唱仍那么感人動聽。那一手洋溢著深厚古典氣息又流瀉出無比靈氣的鋼琴調子,簡約透明、晶瑩清澈。她邊彈鋼琴邊唱出一首感人肺腑的抒情歌曲——漁光曲。她的歌聲,帶來撫慰人心的感動,正如她的氣質那樣,散發(fā)著明快、高雅、清爽、令人感到鼓舞的魅力。親耳聆聽她的演唱,近距離欣賞她,她本身就像她的歌聲一樣恬美、親切……
【林錫瓊女士,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畢業(yè)於天津音樂學院,原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的講師。湖南省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兼聲樂指導。來香港後以教學和演唱活躍於香港樂壇,培養(yǎng)出陳奕迅、容祖兒、楊千嬅、何超儀等許多非常有才華的學生,是一位有卓越貢獻的藝術家?!?'
鍾愛音樂,藝術之路鏗鏘行
林錫瓊女士出生於印度尼西亞,這里氣候清爽怡人、民風純樸。她的母親孫冰如是印度尼西亞當?shù)睾苤娜宋铮且晃恍W教員,從集美學校畢業(yè)後出國。幼年的林錫瓊聰明伶俐、長相甜美、熱愛音樂,並展現(xiàn)了很高的藝術天賦,從小學至中學一直是文藝演出隊的主力,14歲她已在音樂領域嶄露頭角。
1959年,林錫瓊女士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天津音樂學院,開始了為期6年的大學生涯?!皬男∥揖褪且粋€喜歡唱歌、喜歡做夢的女孩,不經意,輕輕地推開了音樂之門,一路走來,心中充滿著無限的感激之情……”回顧當初的經歷,林錫瓊女士心中充滿感恩。每當唱起德沃夏克的《母親教給我的歌》,就會時?;貞浧鹉赣H彈唱並曾教給她的《漁光曲》等。
在大學里,無論嚴寒酷暑,春夏秋冬,她每天堅持晚睡早起,苦練基本功,當別人還在睡夢中,她已聞雞起舞。秉承對藝術精益求精,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她如饑似渴地汲取各種知識,並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演出,她在音樂領域的造詣日臻成熟,達到全新的境界。
1965年大學畢業(yè)後,正趕上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席捲全國。她被上調到湖南株洲歌舞臺,擔任獨唱演員,常為來韶山的外國友人演唱;後來調到湖南省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兼聲樂指導。當時,她出演過交響樂樣板戲《沙家浜》飾演阿慶嫂、並為《白毛女》舞劇伴唱。
1974年,林錫瓊女士調回母校任教,一直到她移居香港,可謂是她事業(yè)的輝煌時期。她經常代表學校年輕教師,赴各地表演,僅在新疆就 巡回演出一個多月。期間,她演唱了古諾歌劇,“浮士德”里的《珠寶之歌》、德沃夏克《水仙女》中的選曲《月亮頌》、普契尼歌劇選曲《親愛的爸爸》《茶花女》詠嘆調等大量的外國歌劇曲目,受到了廣泛好評,被媒體譽為是一場賞心悅目的藝術創(chuàng)作。
1973年,林錫瓊女士演唱的《瑤家歌頌毛主席》的歌曲被選送到中央,並被入編《戰(zhàn)地新歌》續(xù)集中,還出品了黑膠唱片,她逐步從一名默默無聞的演員成長為家喻戶曉的女高音歌唱家。
後來,由於到香港探親,1981年林錫瓊女士定居香港,以教學和演唱活躍於香港樂壇。赴港定居後,她經常應香港文康署,僑界及其它團體邀請擔任主唱,她所演唱的《我愛你,中國》、《西班牙女郎》、《棱蘿河》及印度尼西亞民歌《寶貝》等名曲音色純凈,風格濃鬰,有著金屬般的穿透力;對人物的詮釋真實貼切,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她的歌聲如山泉般清醇甜美,細膩溫暖。每到動情處,她會將聽者自然而然地帶入到歌曲的情境中,一同感受,引起深深的共鳴。她獨特的藝術氣質,典雅婉約、雋秀溫柔總是讓人感覺與之相處親切舒服又富於美感。
她也喜愛演唱中國民歌和藝術歌曲,以駕馭技巧難度高、情感跨度大的作品見長;具有寬廣的音域、華美的音色和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力,加之扎實的演唱功底、端莊的舞臺氣質以及近年來豐富的藝術實踐,令她成為受人尊敬的藝術家。
時間在變,環(huán)境在變,林錫瓊女士對音樂藝術的熱愛、執(zhí)著和追求從未改變。
弘揚藝術,丹心一片育桃李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林錫瓊女士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歌唱家,更是一位德藝雙馨的教育家。傳承和發(fā)揚中華藝術文化是她多年來的夙愿。她將自己對音樂的多年經驗與體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每一位學員及弟子。傳道授業(yè)解惑,循循善誘,不憚繁瑣!
人們都說:“同行是冤家”,可在林錫瓊女士身上,你卻看不到這些陋習。她為人謙遜、低調,從不張揚;總是多看別人長處,多向他人學習;對前輩尊敬,對晚輩提攜。她能在歌壇正當紅的時候,真心誠意、毫無保留地去培育新人,這種大家風范在文藝界的確難能可貴。
來香港之前,她曾擔任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的講師;來到香港後,她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音樂的教學中,並取得不凡的成就。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遠遠高於生活,做一名稱職的音樂老師並非易事。在她看來,音樂不同於說話,有時可謂與說話背道而弛,音樂要融入感情,演講比說話高一個層次,詩歌朗誦又高一個層次,音樂是最高層次。
唱一首經典的歌曲非常難,連錄音師都要指導,要融入感情,手法很專業(yè),既放鬆又靈活,放鬆是技巧,認真的放鬆,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收放自如。其中的道理如同古代俠客的劍法。因此,在音樂的教學中不能因循守舊,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藝術事業(yè)上不懈追求的她,多年來又在聲樂教育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早已桃李滿天下。她的部分學生後來亦歌唱家,目前已經退休,還有一部分活躍於歌壇的當紅歌星,包括香港流行歌手、演員,如陳奕迅,容祖兒、楊千嬅、何超儀等。
在採訪過程中,我們還看到了何超儀小姐在送給老師的光盤中寫道:“林老師:謝謝您的一切!您是我音樂道路上重要的神!”楊千嬅則寫道:“林老師,多謝指導!”一位位學員對林錫瓊女士的敬重、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心態(tài)平和,笑看人生風云淡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經歷人生的風風雨雨,歲月的洗禮之後,林錫瓊女士進入如涓涓細水般的意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份淡定和從容,面對自己的心靈,感悟澹泊的心境。她認為,人生有得必有失,一個人生活上不要計較太多,要有一顆平和的心,不能為名利所累,健康開心最重要。
她是一位內外兼修,精緻嬌巧的幸福女性,嫻熟中透著幾分幹練,走進她的人生,感受她的優(yōu)雅、質樸與親和,言談舉止間時刻傳遞著充溢的生命體驗和飛揚的生命激情,那是一種特有的智慧和文化積淀散發(fā)出來魅力。
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是一方凈土,可以讓人在這喧囂中暫時忘卻煩惱、疲憊、心酸,靜靜地享受來自於工作之餘瞬間愜意。作為一名藝術家,林錫瓊女士十分注重家庭環(huán)境、氛圍的營造。她的工作室寬敞明亮、環(huán)境優(yōu)雅,物品擺放整齊大方、尊貴典雅,很多家具都是她親自設計、訂做,每一寸空間都匠心獨運,置身其中令人心情舒暢。處處洋溢著主人的時尚品位、溫雅可人。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她有更多的閒情逸致,喜歡享受家庭給她帶來的溫馨、甜蜜的感覺,靜靜享受家庭帶給她許多的感動,同時,她也會在塵埃落定時品味人生的真諦,在生活與事業(yè)的完美交織中去感動、收獲、沉思、奉獻,體味生命的意義。在工作之中的她,熱衷於追逐事業(yè),追逐夢想時的灑脫和那份忙碌的充實。
她的先生王東路是一位著名的音樂評論人,畢業(yè)於中央音樂學院,比她大11歲。王東路先生喜愛收藏,多年來筆耕不輟,執(zhí)著於音樂評論領域,收獲累累碩果,出版過許多在業(yè)界頗有影響力的音樂評論,如《郵票中的西文古典音樂》、《評四大歌劇經典》等。林錫瓊女士在印度尼西亞時就曾拜讀過他的作品,共同的興趣和愛好使他們結合在一起,王東路先生曾專門為她寫過音樂評論。
人生因有追求而精彩,因有希望而奮發(fā),因有成就而自豪,因有健康而快樂。音樂早已成為林錫瓊女士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她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所鍾愛的音樂事業(yè),在傳播音樂文化的同時,演繹了精彩的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