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適用話題】兌現(xiàn)承諾 長遠眼光 彌補
蘇格蘭獨立公投統(tǒng)計結果揭曉,這場集聚全球目光的公投,蘇格蘭最終繼續(xù)留在英國,英國避免了分崩離析的尷尬。然而,英國首相卡梅倫沒有太多時間去慶祝,獨立公投造成的連串負面效應正在醞釀,足以令其焦頭爛額。
獨立公投之后,看到蘇格蘭選民對獨立說“不”,英國主流社會的第一反應是慶幸:英國“活了下來”。可是在兩年前,卡梅倫政府同意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時,還對獨立最終被否決信心十足,認為公投就是給蘇格蘭獨立運動畫上一個名正言順的句號。但隨著公投日期臨近,民調(diào)顯示支持獨立比例一再上升,著實讓卡梅倫嚇出一身冷汗。如果蘇格蘭獨立,不僅意味著英國將失去近1/3的領土、經(jīng)濟總量縮小9%,甚至將面臨解體之危,這也將動搖英國的世界大國地位。
而蘇格蘭一旦獨立,本身也將面臨一系列棘手問題,屆時,蘇格蘭不能使用英鎊,將不得不重新選擇貨幣,并面臨著是否、能否加入歐盟、北約、聯(lián)合國等嚴峻考驗。不可忽視的是,據(jù)英國油氣協(xié)會預測,北海油田剩余儲量將在三四十年之后枯竭,僅靠油氣資源,蘇格蘭無法實現(xiàn)持續(xù)發(fā)展,更何況,“蘇獨”人士所憧憬的、高達96%的北海油氣收入分配比例,幾乎不可能做到。
盡管如此,畢竟有高達近45%的蘇格蘭選民表達了獨立訴求,因此,公投結果對于獨立陣營來說,不意味著失敗,更不意味著蘇格蘭的獨立之心已死。
在公投前夕,為了游說蘇格蘭民眾放棄獨立,卡梅倫政府臨時推出了一個又一個“投票紅包”。人們正在靜待卡梅倫如何兌現(xiàn)這些承諾,蘇格蘭怎樣自治,自治到何種程度,怎樣扭轉其愈益強烈的離心傾向,都將進一步考驗卡梅倫及其政府的能力。
人們最擔心的,莫過于蘇格蘭獨立公投已經(jīng)給英國帶來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喝”的政治后遺癥,可能會引發(fā)也有獨立傾向的威爾士、北愛爾蘭的效仿,導致英國社會進一步陷入分裂。蘇格蘭雖然留在了英國,但此次公投給英國社會造成的創(chuàng)傷,彌合這道傷痕,將有很長的路要走。
(摘自海外網(wǎng),2014年9月30日)
【素材分析】單從經(jīng)濟利益上說,離開英國的蘇格蘭過于倚重北海油田,經(jīng)濟支柱性產(chǎn)業(yè)不多,國家收入將難以保障,人們生活也就沒有想象中那么樂觀。只看重眼前的一點利益,難免會在將來后悔莫及。
鏈接
投票要點
登記選民人數(shù):蘇格蘭16歲以上居民都有權參加公投。登記投票的人數(shù)為420萬,占蘇格蘭總人口的97%。
投票時間:2014年9月18日早晨7點—9月19日晚上10點
投票地點:全蘇格蘭共有32個地區(qū)點票中心,總共5579個投票站。
結果宣布時間:2014年9月19日早晨6:30—7:30
背景介紹
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部長薩蒙德2013年3月21日宣布,蘇格蘭將于2014年9月18日舉行獨立公投,以決定蘇格蘭是否脫離英國獨立。2013年11月26日,蘇格蘭首席大臣亞歷克斯·薩蒙德發(fā)布了獨立白皮書,闡述了獨立后的政治經(jīng)濟政策,并為2014年9月的公投做準備。2013年10月15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同意了蘇格蘭公投,并同薩蒙德簽署了蘇格蘭獨立公投協(xié)議。
公投背后:現(xiàn)實、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去工業(yè)”政策對蘇格蘭打擊最大,至今難以恢復。倒閉的礦場、船塢,破敗的工業(yè)城市街區(qū),失業(yè)的民眾,讓蘇格蘭對保守黨的厭惡持續(xù)至今。20世紀60年代北海發(fā)現(xiàn)石油,豐厚的油氣儲量帶來巨大的收入。蘇格蘭人一方面對當前巨額稅款直接歸屬英國政府感到憤憤不平,一方面也對自身獨立后復制挪威模式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