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出個問題,整本《紅樓夢》里,最愛寶玉卻最被他厭憎的女性是哪位?
答案是李嬤嬤,寶二爺?shù)哪虌尅?/p>
說她最愛寶玉,是有根據(jù)的。第五十七回,慧黠的紫鵑以“黛玉將回蘇州”來試寶玉的心,把寶玉嚇得幾近癡呆。李嬤嬤一看,“呀”的一聲,便摟頭放聲大哭起來,搥床搗枕。那般痛徹肺腑,是親媽哭親兒子的,絕不是裝。
這么愛,為什么寶玉還厭憎她?很簡單,她多事,她逾越,她忘記自己的奴仆身份,總在干預(yù)他。他在梨香院小飲,她再三勸阻,甚至恫嚇:“你可仔細老爺今兒在家,提防問你的書!”她還托大,看到他房里丫鬟們嗑了一地瓜子殼兒,替他心疼:“這是他(寶玉)的屋子,由著你們糟蹋,越不成體統(tǒng)了。”——就該有人啐著她問她:他是誰?誰是他?你一個下人,也配和主子你我他?
而寶玉,討厭所有管他的人。連湘云寶釵勸他應(yīng)該談?wù)勈送窘?jīng)濟,好出來應(yīng)酬事務(wù),他都能立刻翻臉。不必把他的行為美化到反抗陳腐的封建制度,他就是懶,沒責(zé)任感,生來就是安享富貴的閑人,只想悠哉游哉過一生。老太太、賈政、王夫人,這三人天經(jīng)地義有資格管他,他再不服,也不敢公然反叛。李嬤嬤,她也配?
寶玉終于按捺不住,借著李嬤嬤喝了一碗楓露茶炸了:“不過是仗著我小時候吃過她幾日奶罷了,如今逞的她比祖宗還大了,如今我又吃不著奶了,白白地養(yǎng)著祖宗作什么!攆了出去,大家干凈!”這話令人齒冷,又字字句句,全是實情:可不是,有奶就是娘,沒奶了,你就是個老傭人。人沒有襁褓記憶,感恩是偉大的美德,不是每個人都有。寶玉沒想過要還李嬤嬤什么:我壓根兒就不欠你,作為下人,哺育主子是應(yīng)該應(yīng)分的。你是奶媽,不是媽。
但是不是有時候,李嬤嬤會弄混這兩者之間的界限?
我在電視上看過這樣的場面:小白虎一出世就被送到外地動物園,一頭新生了幼崽的母狗成為它的奶媽。狗媽媽的親骨肉都被送走,小白虎獨占所有奶頭,很快就長得比狗媽媽大一圈,高一個頭。在狗媽媽心里,小白虎就是自己的小寶寶,看到它爬高躥低,狗媽媽急忙齜牙阻止,用頭頂小白虎的肚子,推不動,又去咬它耳朵想拖開它,小白虎一甩頭,狗媽媽摔出去幾個跟斗,又一骨碌爬起來,咬著小白虎耳朵拼命拖……我看得不勝唏噓,差點兒想拍著屏幕說:松口松口,它不是你寶寶!你不是它媽,你知道嗎?
狗媽媽腦子糊涂,認虎作子,人類也一樣。哺乳是奇妙的過程,嬰兒小小的身體,偎貼近母親的心口,用力吸吮,頭隨著吞咽一點一點。乳汁是液體的臍帶,令母嬰緊密相連。那一刻,他不知道她僅為奶媽,她也忘了他只是乳子。抱著他,聽他依依哦哦,發(fā)出“MA”“MA”或“NIANG”“NIANG”的音,忍不住心花怒放:“乖兒子好兒子,你可別忘了媽媽呀?!彼难劬?,那么專注地盯著她,啊啊兩聲,像承諾。
艾青的乳母大堰河“曾做了一個不能對人說的夢:在夢里,她吃著她的乳兒的婚酒,坐在輝煌的結(jié)彩的堂上,而她的嬌美的媳婦親切地叫她‘婆婆?!崩顙邒哒f不定也有過這樣的癡心妄想。
寶玉漸漸長大,從她身邊被帶走,忘記一切。她不甘心,她總在企圖喚醒他的記憶,提醒他知恩圖報:“我的血變的奶,吃得長這么大。”“把你奶了這么大,而今吃不著了。”“你竟然看待一個丫鬟比我還重?”難怪她要爭吃留給襲人的酥酪,賭氣:“我偏吃了,看怎么樣!”她是饞那一口酪嗎?不,她饞的,乃是寶玉的愛。
施惠于人,還天天掛在口邊,是最討人嫌的事。她越逼得緊,寶玉越煩躁,終于說出了她不想聽到的真話。
都說寶玉最愛護女性——錯了,他心目中的女性僅包括青春正好的美麗女孩子,珍珠一樣明麗。婆婆媽媽們不是女性,無才無貌的傻大姐也向來無緣進入群芳譜。這方面,他像大部分男人一樣,純粹以貌取人。對他來說,李嬤嬤就是另一個死魚眼珠子,慘白慘白。
奶媽的悲哀,并不僅是中國產(chǎn)物。安徒生筆下的安妮·莉斯貝,拋棄親生骨肉,去給伯爵之子當(dāng)奶媽?!八俏惶鹈鄣男〔羰巧系鄣淖蠲利惖陌茬鲀骸K矚g她,她也喜歡他。他是她的幸福,她的半個生命?,F(xiàn)在他已經(jīng)長得很高大了。他14歲了,有學(xué)問,有好看的外表。”
小伯爵吃不著她的奶了,所以她已經(jīng)很久沒見過他,路途遙遠,她千山萬水地去了,在門房里等了很久,小伯爵看到這個婆子一言不發(fā)?!八艮D(zhuǎn)身,想要走開,但是她捧住他的手,把它貼到自己的嘴上?!冒?,這已經(jīng)夠了!他說。接著他就從房間里走開了……他對她是那么冷漠,連一句感謝的話也不說?!?/p>
你要同情安妮·莉斯貝嗎?或者李嬤嬤?不,雖然這是悲傷故事,但不在其位,合該不謀其政,錯放的感情向來得不到正確的回報。
有人曾說:中國人的感情模式就是“找媽”,我倒覺得,至少有一半是“找奶媽”:你照顧我,你伺候我,你無微不至,我可不用對你盡什么義務(wù),想翻臉就翻臉,想愛誰就愛誰。你的付出是你自愿,我不回饋也是我自愿。
施確實比受有福,但徹底給予完全不求回報,是圣人所為,凡人做不到。因此,對不屬于自己的人和事,要當(dāng)奶媽,還是當(dāng)路過的阿姨?你說你無怨無悔?OK,反正到最后,就算有怨有悔,也沒人想聽。
編輯_ 趙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