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男 叢曉山 孫紅杰 蘆新巖 馮 實 趙玉君 李克松段 煉左淑紅趙艷麗李喜潑
社會支持是指一個人通過社會聯(lián)系所獲得的能減輕心理應激反應,緩解精神緊張狀態(tài),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目前我國對社會支持的研究大多數(shù)集中在學生、患者家屬等正常群體[1-2],對復員退伍精神分裂癥患者這一特殊群體鮮見報道。
1.1 對象 選取我院住院的復員退伍精神分裂癥患者180例,均為男性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ICD-10 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的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3];②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③在研究前受試者或監(jiān)護人或法定代理人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④入院后經(jīng)治療病情穩(wěn)定者;⑤能理解并獨立完成量表測查;排除標準:①嚴重的軀體疾患及智能障礙者;②資料不全者。年齡22~65歲,平均(45.51±9.31)歲,其中≤30歲11例,31~40歲的39例,41~50歲的77例,51~60歲的44例,>60歲的9例;住院時間0.13~343.23月,中位數(shù)為33.09,其中<5年117例,≥6年63例;病程0.2~46年,平均(23.17±10.47)年,其中≤10年的25例,11~20年的44例,21~30年的66例,≥31年的45例;受教育情況:小學41例,初中85例,高中/中專49例,大專及大專以上5例;婚姻狀況:從未結婚119例,已婚15例,再婚2例,分居/離婚42例,喪偶2例;家族史陽性46例,陰性134例。
1.2 方法 由進行過嚴格培訓、達到一致性(Kappa 值≥0.80)的主治醫(yī)以上的精神科醫(yī)師,采用同一指導語進行調(diào)查,量表等他評表由兩名專業(yè)的精神科副主任醫(yī)師評定。
調(diào)查工具:①自編一般情況調(diào)查表;包括患者的年齡、住院時間、病程、受教育程度、民族、婚姻、家族史等一般情況;②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4-5]:該量表共10個條目,分為客觀支持(包括2,6,7 條)、主觀支持(包括1,3,4,5 條)、對支持的利用度(包括8,9,10 條)3個維度,10個條目得分加起來即為社會支持的總分,反應了被測患者社會支持的總體情況。間隔兩個月重測信度0.92,各條目的重測信度在0.89~0.94;③總體幸福感量表(GWB)[6-7]:該量表是美國國立衛(wèi)生統(tǒng)計中心制定的一種定式型測查工具,用來評價受試者對幸福的陳述,共33個條目,前14個條目是6級評分,后4 項是0~10 評分,最后15 項目是行為的自我評價項目,前18 項內(nèi)在一致性系數(shù)為男0.91,女0.95,重測信度為0.85。該量表包括6個維度,即對健康的擔心2個條目、精力3個條目、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2個條目、憂郁或愉快的心境4個條目、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3個條目,以及松弛與緊張4個條目。其中1、3、6、7、9、11、13、15、16 項為反向積分。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④艾森克人格問卷(EPQ)(成人):本研究采用龔耀先[8]的中文版手冊,成人版問卷共有88個項目,分4個分量表即:精神質(P)、內(nèi)外向(E)、神經(jīng)質(N)和效度量表(L)。許多研究表明,EPQ 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各量表的信度也較滿意,相關系數(shù)達0.83~0.90,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68~0.81。
1.3 統(tǒng)計處理 全部數(shù)據(jù)輸入EpiData 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應用SPSS 13.0 統(tǒng)計軟件包統(tǒng)計分析,應用t 檢驗、方差分析、Pearson 相關分析等,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SSRS 評分 180例患者SSRS 總分為15~56分,平均(31.64±7.50)分;客觀支持1~14分,平均(4.99±2.59)分;主觀支持10~34分,平均(18.95±4.85)分;對支持的利用度3~12分,平均(7.65±2.55)分。
表1 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分的影響因素比較分析(±s)
表1 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分的影響因素比較分析(±s)
注:* P<0.05
2.2 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分的影響因素比較分析 表1顯示:①SSRS 總分及各維度分在婚姻、病程、住院時間分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SSRS 總分:各年齡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初中、高中/中專的SSRS 總分均顯著高于小學(P=0.010,P<0.001);家族史陰性者顯著高于陽性者(P=0.019);③客觀支持分:在受教育程度、家族史分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0歲組顯著高于41~50歲及51~60歲者(P=0.018,0.008);④主觀支持分:各年齡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初中、高中/中專者均顯著高于小學(P=0.029,0.012);家族史陰性者顯著高于陽性者(P=0.035);⑤對支持的利用度:家族史陽性及陰性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0歲年齡組顯著低于其它年齡組(P=0.025,0.008,0.007,0.018);高中/中專文化者顯著高于其他組(P<0.001,P=0.025,0.047),初中者顯著高于小學(P=0.003)。
表2 SSRS 與GWB、EPQ 的pearson 相關(r)
2.3 SSRS 與GWB、EPQ 相關性分析 ①SSRS 總分及主觀支持分與幸福感評分均呈正相關(P<0.05);②艾森克人格量表的P、N 維度與社會支持量表的總分及各因子間無顯著相關(P>0.05);E 維度與SSRS 總分及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呈正相關(P<0.05 或0.01);L 維度與主觀支持分呈負相關(P<0.05),見表2。
社會支持是個體來自社會各個方面,包括家庭、社會和自助群體等給予的精神和物質上的幫助和支援。本研究結果顯示,復員退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支持、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及對支持的利用度分均較正常人低,與國內(nèi)調(diào)查結果一致[8]。
本研究顯示,婚姻、病程、住院時間與社會支持無關,這與國內(nèi)的研究不一致[9-10],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對象為慢性、長期封閉式住院患者,長期脫離社會,結婚者亦難與配偶團聚,不同婚姻狀況的患者均同單身無別。年齡30歲及以下的患者客觀支持分明顯高于41~60歲的患者,而年齡>60歲的患者對支持的利用度分明顯低于其他年齡組,與陳琳霞[11]研究結果相似,這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老年患者,社會功能減退,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統(tǒng)呈縮減趨勢。
研究顯示,初中、高中/中專的社會支持量表總分和主觀支持分均顯著高于小學,高中/中專文化的對支持的利用度分顯著高于其他組,初中對支持的利用度分顯著高于小學,患者的社會支持呈現(xiàn)隨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強的趨勢,可能受教育程度較高者,具有更好的理解與主動尋求社會支持的能力。有陽性家族史的患者社會支持、主觀支持分較低,有報道顯示[12],有陽性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起病往往較早,病前社會功能差,家庭矛盾更突出[12],故而社會支持系統(tǒng)更顯不良。
內(nèi)外向(E)與社會支持量表總分及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分呈明顯正相關,王鳳資[13-14]有相似的報道,說明人格是影響主觀感知的社會支持的重要因素[15],越孤僻、內(nèi)向,社會支持越低。GWB 與社會支持呈顯著正相關,與有關報道結果一致[16-17],獲得較多社會支持的人會產(chǎn)生較多的主觀幸福感體驗[17]。
社會支持和幸福感關系密切,同時二者還受其它因素的影響,有研究報道[18]情緒智力與社會支持及主觀幸福感均密切相關,情緒智力對社會支持與積極情感有調(diào)節(jié)作用,在高情緒智力個體中,他們具有較強的理解和推斷自我或他人情緒的能力,當擁有較多的社會支持時,能夠充分使用這種能力,從而影響主觀幸福感[19]。
綜上研究顯示,影響復員退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支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采取綜合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從而提高其幸福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社會功能,使其病情更好地康復。
[1]秦亞平,李鶴展.大學生手機依賴與主觀幸福感及社會支持相關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2,18(5):465-465
[2]王增旋,鄒旭輝.抑郁癥患者家屬社會支持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2,18(4):309-309
[3]范肖冬.ICD-10 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72-78
[4]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168-169
[5]戴曉陽.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241-261
[6]Fazio A F.A Concurrent Validational Study of The NCHS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M].Hyattsville,MD:US 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1977:1-53
[7]Wheeler A P,Lee E S,Lo H D.Employment,sense of well-being,and use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among women[J].Am J Public Health,1983,73(8):908-910
[8]竟艷玲,王東明.精神分裂癥心理社會危險因素研究[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12,25(1):6-9
[9]郝興華,王旭梅,夏靜,等.化療期乳腺癌患者婚姻質量和社會支持的調(diào)查[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60(1):40-43
[10]張新彩.宮頸癌患者婚姻質量及其與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3
[11]陳琳霞,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支持水平的現(xiàn)狀及護理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5):17-18
[12]梁家騋,韓偉,王慧玲.早、晚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2,5(10):811-812
[13]徐紅紅,胡佩誠.年輕已婚女性人格、社會支持與婚姻質量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6):680-682
[14]梁丹.縣城醫(yī)務人員人格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9):1322-1324
[15]余路,俞愛月.人格特征、社會支持及應付方式的相關性研究綜述[J].世紀橋,2009,22(9):76-77
[16]顏瑜章.精神分裂癥患者主觀幸福感與自我效能、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2):183-185
[17]邢占軍,張羽.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07,29(6):9-14
[18]王玉梅.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生活事件:情緒智力的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10):1264-1266
[19]艷寧,孔風.成人社會支持、情緒智力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