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靜
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主旋律,而作文教學作為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環(huán),長期以來,“高耗低效”的現(xiàn)狀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筆者認為,其根本原因沒有讓作文課真正地“動”起來。
感受時代的脈搏
學生禁錮在校園,作文只能搜索枯腸。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四有”人才,為實現(xiàn)中國夢服務,這也是作文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
因此,作文要開通渠道,到社會生活中感受時代脈搏,豐富作文生命力,新鮮感。比如:植樹節(jié)組織義務勞動,節(jié)假日到敬老院、周日訪英雄、走訪個體戶、當小記者……學生獲得感性材料后,教師有的放矢,指導學生對材料進行整理分析,使之由衷感到社會主義好,共產(chǎn)黨好,勞動人民偉大,然后以作文的形式表達出來,文章不但關注現(xiàn)實、主題鮮明,而且感情真摯熱切。
自然的美能給學生作文帶來靈感,也能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老師和學生一起感受明媚的春、火熱的夏、豐碩的秋和純潔的冬;帶學生投入自然的懷抱,讓他們與百花一起低語,與流水一起歌唱,與楊柳一起起舞;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純潔、小草的無私奉獻、梅花的冰清耐寒、松柏的傲然正氣、百花爭春的競爭意識……學生們欣賞自然,感受自然,然后去描繪自然,真情實感從心底溢出,在筆下流淌:“春天的桃紅柳綠鳥語花香,融喜悅歡樂;夏天的陽光燦爛萬物蔥郁,寓熱烈奔放……”
引導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
語文老師首先讓學生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其次,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最后,讓學生在表達時把自己想說的話、真實的話、真實的感情用一定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知道“作文”與“做人”是緊密相聯(lián)的。
學生是人,他們怎能沒有感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越是表達真情實感越能感動人,那就是好作文。當學生知道寫作文表達真情實感就是好文章,就能感到老師的肯定、表揚,還能讓自己與他人真實交流,讓自己身心愉悅,他們有什么理由不去寫真事、抒真情呢?他們還能討厭作文嗎?他們還能胡編亂造嗎?他們還能為寫作發(fā)愁嗎?他們有的是積極主動地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樂于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感受。這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呢?
走進豐富的作文課堂
讓學生學會摘抄、積累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博覽群書,才會獲得豐富全面的知識。從學生開始寫話開始,我要求學生將語文課內、課外接觸到的好詞、好句、好段落、典型的事例抄在一個本子上。天長日久,同學們養(yǎng)成了習慣,平常接觸到生動詞語、名人名言、精要語段,他們分類記在摘抄本人,日積月累,形成了自己的語文知識,寫作時信手拈來,省力多了。
創(chuàng)設情境驅動進行訓練 所謂創(chuàng)設情境驅動聯(lián)想,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先創(chuàng)設一種活動情感,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能讓學生有感而發(fā),提供適宜的聯(lián)想心理氛圍,及時寫下來,內容真實,情景活躍,又得心應手。如:有一次作文,筆者先精心籌劃了一堂課,讓這堂課不同往常又很精彩別致。有位同學寫到:“這是一堂別具一格的作文課,我們多么希望經(jīng)常上這樣的作文課呀!”再如,冬天下大雪時筆者讓學生寫一段文字來表現(xiàn)“冷”;夏天最熱時,讓學生寫幾段文字來表現(xiàn)“熱”。學生很喜歡這樣的訓練,而且寫出的東西很有味道。
師生共評優(yōu)秀文章 作文課上,老師可以找一篇特別好的文章,給大家讀讀,然后讓學生說說這些文章好在哪里。有的學生從內容上說,有的學生從立意上說,有的從結構上說,有的從語言上說,然后師生總結出寫一篇好文章應注意哪些方面,有哪些寫作技巧。多進行這樣的訓練,對學生寫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讓學生自改、互評 葉圣陶先生說過,要學生“自能讀書,不待教師教;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以前,學生的作文,筆者都要給他們寫上大篇評語,可發(fā)到他們手里后,他們只是看看批語就完事了,根本不肯回頭看自己的文章。針對這種現(xiàn)象,筆者讓他們學會批改作文,并且自改、互評相結合,又以魯迅等大師的名著修改為典范,使他們認識到修改的重要性。經(jīng)過一學期的訓練,學生養(yǎng)成了修改作文的習慣。這樣,讓學生對作文自我修改精益求精,從而提高了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鍛煉了思維能力,提高了同學們的寫作能力。
積極引導,讓學生樂寫、愛寫,對寫作充滿興趣 這一點,筆者覺得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學生對寫作的態(tài)度、興趣。老師的隨口一說:“你寫的這叫作文嗎?簡直胡編亂造!”就會把一個剛學寫作的學生的自信心完全打消。他們哪里還有興趣去暢所欲言呢?相反,老師用鼓勵的態(tài)度,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欣賞學生,得到的卻是學生倍受鼓舞,信心百倍的興趣和寫作激情,即使寫的不好,也想嘗試著把它寫的更好。對待學生的習作,筆者曾經(jīng)用過這樣的贊語:“你的這一句寫的真好!比喻貼切、生動、形象,很有感染力喲!”“你真會表達感情,喜悅之情溢于字里行間!”“你真會選材,這件事多么典型,多么的有代表性??!”
(作者單位:河南省鄧州市花洲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