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琪
摘 要: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知音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可貴的,珍貴的。有了知己二三人,人生將會樂無窮。
關鍵詞:一粒珠;圓;知己;緣分
1 前言
命運總是這般出人意料,今生的某次相遇,最終會成為永恒的緣分。人生如夢,歲月如歌。大千世界,紅塵滾滾,一年又一年的風風雨雨,幾許微笑,幾絲憂傷,隨著時間小河的流淌,許多人和事都付之東流去,但有一種人卻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年酒香,沁人心肺。那便是知音。
“自古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是出自于明朝高明的《琵琶記》??梢?,從古至今,相交易得,知已難求。人之一生,得一知已足矣。筆者將欲求知音的情感寄托在一把《一粒珠》紫砂壺上,希望在這大千世界中,能尋求到自己的知音。
2 淺談“一粒珠”的藝術與內(nèi)涵
這把《一粒珠》是筆者精心雕琢,用心設計,手工制作而成的?!兑涣V椤肥且环N傳統(tǒng)壺式,相傳是惠孟臣所創(chuàng)。這種壺型的特點是“圓”,整個壺通過一個圓字來展開,以圓為基調(diào),以弧線構(gòu)圖。
筆者所制的《一粒珠》造型小巧,圓潤飽滿,比例協(xié)調(diào),頗具美感。壺表面光澤勻潤,帶給人脫俗不凡的神韻。壺身飽滿至極,圓的這般規(guī)整,活脫脫一顆渾圓的寶珠,讓人愛不釋手。壺嘴為三彎式,壺把映襯壺嘴,亦是圓弧的自由變換造型。壺嘴、把都具有飽滿挺括的形態(tài)特點。壺鈕為圓鈕,壺蓋與壺身相切為一,通過壺鈕的圓襯托壺整體的圓潤。整個壺做工精細,頗為講究。以謙遜穩(wěn)重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出作品的圓潤,既達到與造型的自然結(jié)合,又顯示無窮的藝術境界。
《一粒珠》極適合品茗飲茶,還通常用于功夫茶。因此,每當飲茶時,最希望的莫過于同知己飲茶品茗。雖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但在飲茶之時,若能與知己共飲,談論古今中外閑雜趣事,那變是世界上最愜意最悠閑的事情了。
雖說《一粒珠》是一種傳統(tǒng)紫砂器形,它具有傳統(tǒng)的紫砂藝術,但是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身上凝結(jié)著作者的一份情感、凝結(jié)著作者內(nèi)心的一種呼喚。這是一份求知感、一份對知己的呼喚。藝術還有著另外一種詮釋,一種無限的境界,更接近于人心的本質(zhì)。
筆者所制的《一粒珠》,在裝飾上也新穎別致、生動不凡。作者將深厚的紫砂功底淋漓盡致的通過情感展出出來。壺身兩面都刻有浮雕,一面是字,一面是畫,字的內(nèi)容是:“一壺清茗酬知音”,畫的情境是兩小無猜的小朋友在玩斗蟋蟀,情境生動逼真,極富童趣。通過這一幅畫面,編織著美好的童年,深厚的友情,真摯的情感。陶刻雖素樸,但尋求貼切,內(nèi)容豐富,簡樸非簡單。通過陶刻的精心裝飾,展示了情感豐富的藝術魅力。
好一句“一壺清茗酬知音”,它傳達了筆者對知己的渴望,對知音的期盼,對一份真摯友情的期待?!兑涣V椤肥且粋€很好的橋梁,就如“鵲橋”一般,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成就一段美麗的愛情佳話。《一粒珠》也是這樣一種橋梁,讓兩個趣味相投的陌生人,通過品茗相識,最終成為知己,共同擁有一份真摯的友情。
3 總結(jié)
再觀作品,百感交集。藝術的魅力在于蘊含人內(nèi)心所想,內(nèi)心所感?!靶慕恍?,人換人。你一滴,我一泉。天其大,地其遠,生得一己天地邊!”一把手掌般大小的《一粒珠》,竟然藏著如此深刻的道理。我們期待著一份緣分,一份紫砂緣,一份知己緣。通過《一粒珠》,我們尋求一段友誼,一種緣分,一位志同道合的知己。
漫漫人生路,三兩知己,一世精彩。人的一生中會相遇幾千萬人,認識的區(qū)區(qū)幾千人,成為朋友的莫過于幾百人,而成為知己的那就屈指可數(shù)了。這也許就是緣分的魅力吧??上攵?,能坐在一起品一壺清茶,那將會是多大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