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喜
瀏覽中考滿分作文,不少文章都流淌著唐詩宋詞的古風雅韻,彌漫著古色古香??梢哉f,引用古詩詞名句,既能使文章莊重典雅,又能使語言詩意靈動,既可以避免描述性語言的刻板平淡,又可以克服敘述性語言的繁冗拖沓,真是一舉兩得。
當我們?yōu)樽约旱淖魑囊猩疃?、要有文采而苦苦尋覓時,你可否想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實,無需踏破鐵鞋,因為我們已擁有了制勝的法寶——那些背誦過的古詩文名句是讓我們作文文采斐然的寶貴財富。只是長期為完成語文試卷中的詩詞名句默寫而背誦讓我們思維定式,神經麻木。若只為應付默寫,實在是大材小用。如果我們在考場作文中能有“活用詩詞”這種意識,采擷詩詞名句,巧用心,多思量,就會讓我們的考場作文姹紫嫣紅,鶯歌燕舞。
那么,面對燦若群星的古詩詞名句,行文中,我們在哪些地方引用?又如何運用呢?
一、眉眼關鍵處巧用心
怎么才能在滿園春色中成為一枝出墻紅杏,在接天蓮葉中成為一朵映日荷花呢?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將意蘊豐富、文采斐然的古詩詞名句放到文章最關鍵處,如標題、首尾、過渡或文章的小標題,無疑就能迅速抓住閱卷人的眼球。
1.詩句為題,巧展“花蕾”。詩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誰不想擁有一副迷人的秀眉和攝人心魄的雙眸?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閱卷者的第一印象,是傳遞作品主題、展示才情的重要內容。俗話說:“秧好一半谷,題好一半文?!毙蕾p以古詩詞名句為標題的中考作文,我們就會驚喜地發(fā)現,這些簡捷醒目而富有文采的標題,如早春中搖曳在春風里的一枝紅杏,能快速抓住閱卷人的目光,給閱卷者留下“此文定然精彩”的第一印象。
2014年甘肅的中考材料作文,其材料是“母親溺愛孩子,孩子不孝”,有考生靈活引用孟郊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題,也有考生引用“一枝一葉總關情”為題,最值得玩味的是,一考生竟然將杜甫的“感時花濺淚”翻新為“‘感時‘花濺淚”,讓人眼睛一亮,同時也啟人深思。
無獨有偶,2014年山東淄博的中考作文以“水”為話題,有考生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為題,表明自己對美好未來的執(zhí)著追求,也有的引用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為題,描繪家鄉(xiāng)山泉流水的美妙,還有的引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敘述同學之間深情厚誼的。閱卷者定然是未入文先醉,考生定然是收獲滿分。
可以說,運用詩句做標題,無論以何種方式,都能展現出考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入目就令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文學底蘊和飛揚文采。
2.詩句開篇,巧綻“花蕊”。吟詠“小荷才露尖尖角”,你定然能感受到詩句所釋放的那種超凡脫俗的清新之美,那一種靜謐卻蘊含震撼的力量。可以說,文章開頭采擷詩詞花海中的精華,就如那剛剛出水、迎風搖曳的“尖尖小荷”,帶著風韻,滿池清香。不妨欣賞2014年北京滿分作文《這里也有屬于我的世界》開頭:
從小就讀過‘煙籠寒水月籠沙、‘月落烏啼霜滿天的優(yōu)美詩句,心中便藏下對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無限向往。去年暑假,忍不住誘惑,來到我魂牽夢縈的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喜歡江南的質樸寧靜,蒙蒙水汽間,綠水人家繞。白墻黑瓦的老屋一座連著一座,古樸得宛如唐詩宋詞的意境。細雨蒙蒙中,偶爾有一兩個打傘的人從石橋上走過,那半圓的橋洞恰與水中的倒影合成一個完美的整圓,構成一幅唯美的水墨江南畫。
文章開頭直接堆疊古詩詞名句,詩意的文字,靈動的語句,優(yōu)美的意境,讓人沉醉和享受。帶著如此美麗的好心情看下去,沒有不得高分滿分的理由!
3.詩句牽線,巧綻“花瓣”。用古詩詞名句為線巧串全文,特別是運用古詩詞名句為小標題串聯(lián)起全文,一定會給閱卷者以驚喜??山栌媒^句為文章的骨架,也可將相關詩詞名句靈活組合,靈活化用古代詩詞名句為小標題,如此“包裝”,定會帶給閱卷老師新與美的視覺享受。如2014年北京一考生寫《宜居城市的故事》,將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三句詩顛倒順序,并以此為框架,通過“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三個片段,揭露當地政府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對小城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表達了人們對藍天碧水白云清風的懷念,對宜居環(huán)境的憧憬與向往;而2014年山東淄博一考生以《水祭》為題,引用杜牧絕句《清明》中的四句詩為小標題,寫出了當地過去、現在對泉水的利用和保護,對未來“清泉石上流”那種美好生活的向往。
引用詩句在行文中靈活穿插,使文章疏密有致,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也使文章詩意盎然。
當然,中考作文時間緊,即使我們古詩詞名句甚多,但一時難于靈活駕馭,所以就應該有意識地在關鍵的節(jié)點上恰當地運用古詩文。一路寫來,精彩的段落如同絢麗的花瓣層層打開,一篇美文也就如同一朵鮮花徐徐綻放,自然會滿屋芬芳。如2014年上海滿分作文《這里也有樂趣》的片斷:
在這里,因為有你,岑參戀戀不舍,“峰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因為有你,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因為你,王勃慨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也因為你,王維才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你如春雨般滋潤著我干枯的心靈,如夏風般吹拂著我心田的陰霾,如秋露般吹向生命的音符,如冬日炭火般溫暖了我冰冷的心。
靈活地引用岑參、李白、王勃、王維的詩句,巧妙地化用一些詩人的詩句,讓人感覺到走進春天的花園,滿眼芳菲,滿地流芳。
4.詩句點睛,文必華章?!耙黄?,在乎落句?!薄昂玫慕Y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精彩開頭是“明亮的雙眸”,漂亮結尾也應有“回眸一笑”的功效,讓人回味無窮??梢哉f,借用古詩詞名句結尾點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2014年北京中考滿分作文《這里有屬于我的世界》的結尾:
閑適時,讀一讀詩詞,滿眼盡是云卷云舒的搖曳;緊張時,讀一讀詩詞,腦海驟然浮現出悠然南山的寧靜;失意時,讀一讀詩詞,心中便會涌起長風破浪的激情。
在這個古典古韻的詩詞世界中,我徜徉徘徊,流連忘返。呼吸著這里的氣息,輕嗅著這里的味道,我滿心歡喜,心曠神怡。
作者運用排比句式,分別寫出了詩詞在“我”生活的各種境遇下所起的積極意義,不得不佩服作者語言之精妙,想象之豐富,文采之斐然。這樣的文章得滿分無疑。
二、何時何處巧思量
一顆顆散放的珍珠,只有通過藝術加工,或打磨或鑲嵌或串聯(lián),才能充分展示它的美麗。精彩的古詩詞名句就如同這一粒粒散放的珍珠,如何把采擷來的古詩詞名句進行藝術的處理,還需要我們根據行文的需要和文章整體風格、寫作習慣,多動一番腦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引用、靈活化用、解析化用等。
1.直接引用,映日荷花別樣紅。每每讀到引用古詩句的考場作文,就感覺到那種古風雅意自然地氤氳而來。我們在寫作時最簡單地運用古詩句的方法就是直接引用。直接引用,就是直接照錄詩文。它是最常見的引用形式,最實用的技巧就是借用一組排比句,然后在排比句中巧妙鑲嵌你要引用的古詩名句,這種方法明快、顯豁,可以使文章?lián)u曳多姿,也可以使句子更有書卷氣和詩意,以展示作者豐富的文化底蘊。如:
生命就是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生命就是蘇東坡“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脫與豁達;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傷感。
文章用一系列排比對生命進行了形象詮釋,恰當的引用使句子更有詩意。再欣賞:
讀慣了李清照“尋尋覓覓”的婉約窈窕,“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兒女情長,那么,“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邁詩句,是不是如羽調商聲轉成黃鐘大呂般出人意料呢?追本溯源,卻是那亂離之世,家國之恨,才使這位柔腸百轉的女詞人對著滾滾湘江、一彎殘月,把淺唱低吟換作了仰天長嘯。
選用所熟知的詩句,卻翻出了新意,闡明了一個觀點:李清照詩詞風格的迥異源于那“亂離之世,家國之恨”,闡釋合情合理,令人嘆服。同時,語言鮮活優(yōu)美,充滿靈動之氣。巧妙借用一系列古代詩人的名句,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處世觀點,讀來耳目一新,而精巧引用又增加了作文的文化底蘊。
2.靈活化用,她在叢中笑。靈活化用,引用時不是照錄原文,而是對原詩原文巧妙化用,將古代詩詞名句中的只言片語巧妙融入自己的語言中,和自己敘述的語言融為一體。這種方法對作者的審美眼光和變通語言能力要求較高,既要援引前人詞句,留存原有汁味,同時又要舊瓶裝新酒,演繹翻新,為我所用。由于兼容古今,思接千載,語言典雅,意境悠遠,使文章體現出“一覽眾山小”的意境。如:
語文是那無聲的冷月,是那靜謐的荷塘,是秦皇島外滔天白浪里的漁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鷺,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風帆,是那春泥護花的片片落紅。
雨的語言是豐富的,它可以是漫卷詩書的喜悅,滋潤著杜甫的綿綿春夜;它可以是點點離人淚,傾訴在韋莊孤寂的夜晚;它可以是照玉壺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齡送別友人的揮手之間;它可以是鸚鵡洲上的萋萋芳草,綠在崔顥尋尋覓覓的鄉(xiāng)關。
化用經典詞句,或擷取名句精髓,或剪取意境神韻,恰當整合,新舊一體,讀來賞心悅目。不難看出,這樣變化著的引用,集修養(yǎng)和智慧于一身,能立竿見影地使語言升格。
3.加工改造,似花還似非花。引用的最高境界,就是根據需要,對成語和詩句的原文進行大膽的改造,使其意思、感情色彩發(fā)生巨大變化。且看以下兩例:
例1.一旦得勢,足以凌人時,他的行為就截然不同,變?yōu)椤案魅瞬粧唛T前雪,卻管他人瓦上霜”。
例2.有詩云:“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其實應該是“動人春色也須多!”
巧妙改動詩句,給人既似曾相識,又眼前一亮之感。創(chuàng)造是語言的至高境界,齊白石先生的“似我者死,創(chuàng)我者生”同樣適用于作文,翻引,實質是一種逆向思維,不僅豐富思維形式,而且體現引用者的智慧。思維的睿智和語言的俏皮常搏讀者會心一笑,使文章平中見奇,平地生風。
對于考生而言,最主要的是掌握以上所說的引用方法,只要你掌握了方法,靈活運用,相信你的文章一定會文采斐然,詩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