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石有
云南省文山州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云南文山 663000
目前,腸鏡檢查[1]是發(fā)現(xiàn)腸道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不僅操作簡便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患者腸道中存在的異常情況。但是腸鏡檢查屬于侵入性檢查,會造成患者出現(xiàn)不適,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害怕做腸鏡檢查,直接導致很多的腸道疾病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延誤了治療[2]。由于人們對于腸鏡檢查不了解,導致腸鏡檢查的前期準備不充分,嚴重影響了腸鏡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為了研究不同體位對腸鏡檢查結果的影響,該研究隨機抽取該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進行腸鏡檢查的240例腸鏡檢查病例,分為4組:觀察組和對照組1、對照組2、對照組3,觀察組采用腸鏡進鏡時采用屈膝左側臥位,退鏡時采用屈膝仰臥位,對照組1患者基本上采取傳統(tǒng)的屈膝左側臥位,對照組2采用屈膝仰臥位,對照組3采用右側臥位,進行分析和比較,現(xiàn)報告如下。
隨機抽取該院進行腸鏡檢查的240例腸鏡檢查病例,分為4組:觀察組和對照組1、對照組2、對照組3。240例腸道檢查患者中包括150例腸道健康,24例大癌患者,36例息肉患者,2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寄生蟲患者10例。觀察組中3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在18~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3歲;對照組1中3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在17~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5歲;對照組2中4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在20~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7歲;對照組3中23例男性,37例女性,年齡在15~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2歲。
患者在進行體位檢查之前,需要提前1 d少進食飲食,在晚餐后絕對禁食,且檢查當天不吃早飯。患者在距離檢查12h服用蓖麻油,并在檢查前6 h,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國藥準字:H20030827),2000 mL歲沖3袋,以200 mL/15 min的速度口服,以對腸道進行清潔。觀察組采用腸鏡進鏡時采用屈膝左側臥位,退鏡時采用屈膝仰臥位,對照組1患者基本上采取傳統(tǒng)的左側屈膝臥位,對照組2采用屈膝仰臥位,對照組3采用右側臥位[3],4組患者均使用型號為CVE—2100L/I/S的電子結腸鏡(國藥準字:2005-3221361)進行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患者嚴格按照醫(yī)護人員的建議進行體位的變化,以提高腸鏡檢查的檢出率。
檢查前3 d少渣飲食,檢查前1 d流質飲食,檢查日上午禁食。檢查前晚瀉藥清腸或清潔灌腸。現(xiàn)在有更簡便的清腸方法,可根據(jù)不同要求按說明書使用。
①疑有大腸穿孔、腹膜炎;②嚴重心、肺、腎、肝及精神疾??;③多次開腹手術或有腸粘連者,應慎行結腸鏡檢查;④妊娠期可能會導致流產(chǎn)或早產(chǎn);⑤大腸炎癥性疾病急性活動期為相對禁忌證;⑥高熱、衰弱、嚴重腹痛、低血壓者,最好待病情穩(wěn)定后再行結腸鏡檢查;⑦不合作者及腸道準備不充分者為相對禁忌證[4]。
對該組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使用()的形式進行表示,通過t進行檢驗,而計數(shù)資料則通過χ2來進行檢驗。
對該次所抽取的該院治療的240例腸鏡檢查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240例腸道檢查患者中包括144例腸道健康,22例大癌患者,32例息肉患者,2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寄生蟲患者10例,漏診12例。對照組腸鏡檢查患者的診斷有效率為85%,觀察組腸鏡檢查患者的診斷有效率為96.67%,4種體位對于腸鏡檢查的結果影響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腸道檢查患者的腸道檢查結果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國腸鏡檢查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影像資料也越來越清晰,患者腸道內極小的病灶也能夠及時的被發(fā)現(xiàn)[5]。在我國,腸鏡主要是對結直腸腫瘤診斷的一種方式,在炎癥性腸病的診斷中也較為常見,一旦患者便中出現(xiàn)了原因不明的血[6],醫(yī)護人員就會建議患者進行腸鏡檢查,特別是老年患者,是篩選腸道腫瘤癌變的最主要方式,適合的腸鏡檢查體位就尤其重要。
腸鏡也被成為電子腸鏡,是用來檢查患者體內腸道疾病的一種儀器設備,利用一個直徑為1 cm左右的可彎曲細管,在細管末端放置分辨率高的電子攝像頭[7],醫(yī)護人員通過對腸鏡的操作,能夠詳細的了解患者腸道內的狀況,大大擴展了醫(yī)護人員的視野。醫(yī)護人員需要將細管通過腸道檢查患者的肛門,進入到患者直腸的位置,隨后逆行進入患者的盲部,通過電子攝像頭,將患者腸道內的影像資料傳遞出來,反映在顯示屏上[8]。醫(yī)護人員通過顯示屏能夠詳細的了解到患者腸道內的情況,觀察患者腸道是否存在腫瘤、潰瘍、息肉、腸道出血等腸道疾病。腸鏡檢查只需要20~30 min[9],不僅操作簡便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夠真實有效的反映患者腸道內的情況,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是由于腸鏡檢查需要從患者肛門處進入,屬于一種侵入性檢查,容易造成患者出現(xiàn)不適,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害怕做腸鏡檢查,直接導致很多的腸道疾病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延誤了治療。
該次探究中,隨機抽取了該院治療的240例腸鏡檢查患者,對4種體位對腸鏡檢查結果的相關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對照組1中的腸鏡檢查患者使用屈膝左側臥位進行腸鏡檢查,60例腸鏡檢查患者中包括50例腸道健康,7例大腸癌患者,8例息肉患者,5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例腸道寄生蟲患者,誤診6例,診斷有效率為90%;對照組2中60例腸鏡檢查患者中包括29例腸道健康,4例大腸癌患者,10例息肉患者,5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5例腸道寄生蟲患者,誤診9例,診斷有效率為85%;對照組3中60例腸鏡檢查患者中包括32例腸道健康,6例大腸癌患者,5例息肉患者,3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2例腸道寄生蟲患者,誤診12例,診斷有效率為80%;而觀察組中的患者使用進、退鏡改變體位進行腸鏡檢查,60例腸鏡檢查患者中包括34例腸道健康,5例大腸癌患者,9例息肉患者,7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3例腸道寄生蟲患者,誤診2例,診斷有效率為96.67%。因此4種體位對于腸鏡檢查的結果影響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也就是說,腸鏡檢查疾病檢出率與腸鏡檢查患者的體位之間有一定的關系,觀察組較對照組1組、2組及3組具有操作方便,陽性病灶檢出率高,操作過程中患者痛苦相對小值得推廣。對照組3操作不方便,病灶檢出率相對較低,操作過程中患者相對較痛苦不值得推薦。莫琨琨等認為腸鏡檢查按照醫(yī)護人員的檢查進行,不僅能夠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與應激反應,而且還能夠提高腸鏡的檢出率,在檢出率上與觀察組患者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0]。
綜上所述,患者腸鏡檢查的體位對于腸鏡檢查的結果影響一定的影響,有時患者一種體位不能很好的檢查患者的腸道,需要在醫(yī)護人員的輔助下,調整體位,以保證腸鏡檢查患者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和清晰度。腸道檢查在發(fā)現(xiàn)腸道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是其它檢查方式所不能比擬的,不僅能夠清晰的反映出腸鏡體檢患者腸道內的實際情況,為醫(yī)護人員的診斷提供科學、有效、可靠的影像資料,而且還能夠發(fā)現(xiàn)腸鏡檢查患者腸道內的細小病灶,早診斷早治療,有效減少了腸道疾病患者病情的延誤,觀察組及對照組1所采用的體位陽性病灶檢出率高,操作過程中患者痛苦相對小值得推廣大大提高了腸道疾病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在腸道疾病檢查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
[1]李俊景,汪嶸,裴憲琴,等.單人結腸鏡檢查的護理配合技巧[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18):3850-3851.
[2]紀浩旋,司徒麗萍.流程式宣教卡片對腸鏡檢查預約效率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7(13):32-33.
[3]劉妥英,肖鳳珊,黃錦屏,等.患者進食后接受結腸鏡檢查最佳時間的探討[J].護理學報,2013,9(17):32-36.
[4]胡輅,陳東風,劉重陽,等.異丙酚MAC技術應用于腸鏡檢查和治療的評價[J].重慶醫(yī)學,2009,6(6):672-673.
[5]倪育飛,李軍,王本福,等.電針對腸鏡檢查患者腦電雙頻指數(shù)和β-內啡肽的影響[J].針刺研究,2009,11(5):339-343.
[6]周如女,彭幼清,屠慶,等.住院病人腸鏡圍檢查期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9,16(34):3153-3155.
[7]何麗,郭秀君,洪艷燕,等.口服磷酸鈉鹽在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2,7(11):1049-1051.
[8]邵會雨,梁明,王效增,等.野戰(zhàn)方艙內冠狀動脈造影投照體位對輻射劑量和影像質量的影響[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5(10):843-846.
[9]蔡錦鍇,彭頌明,鐘帝欽.咪達唑侖、芬太尼及阿托品聯(lián)合應用于腸鏡檢查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醫(yī)院,2013,4(2):37-39.
[10]莫琨琨.護理干預在老年患者腸鏡檢查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5(1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