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仰賢
【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中,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能力。目前,小學生在寫作方面普遍感覺有難度,無從下手。結合教學實踐,基于小學中高年級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問題;對策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寫作教學成了捆擾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在不少人看來,寫作教學是指學校語文教學中教師的寫作教學和學生的寫作訓練,在廣大小學生的眼中“作文”便是“寫作”的代名詞。而在《寫作教程》這一書中“寫作”被定義為“寫作是作者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感受的一種心智活動過程?!币虼?,只有正確地定位寫作的角色及范疇才能正確地從事寫作教學工作。從總體上看,就目前的小學生寫作情況令人擔憂。本文從小學教師寫作教學和學生寫作學習兩個方面作為分析重點闡述了當前的小學寫作教學的困境,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甚至懼怕寫作
許多小學生對寫作缺乏足夠的興趣,在寫作教學中,總表現(xiàn)得缺少興趣,根本無法配合教師的教學,教師也感到“難教”。不僅如此,當教師布置寫作任務時,無論是課堂作業(yè)或課后作業(yè),有些學生都會感到無所適從,甚至帶著厭惡或恐懼的情緒,發(fā)出“怎么寫啊”或“老師怎么又布置作文”之類的抗議。
(二)文章七拼八湊,毫無創(chuàng)新性
根據(jù)筆者平時修改作文的情況來看,許多小學生都是參照一些作文參考書的例文或教師提供的例文來寫作,大同小異,缺乏新意。這樣的文章難以出彩,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幾無助益。比如以《難忘的一件事》為題的作文,寫作內(nèi)容千篇一律,讀起來感覺很平淡,即使是一些讀起來非常漂亮的句子,也是從其他范文書上摘抄的,毫無創(chuàng)新性。
(三)文章缺乏真情實感
一篇漂亮的文章不僅所使用的詞匯漂亮,感情的表現(xiàn)亦是漂亮的。有些學生在寫作時生搬硬套,未能從自身的生活實際入手,寫出自己的真切體會,用文字表現(xiàn)出自己對待某一事件或事物的獨特感受,有些學生沒有足夠的詞匯量,在寫作過程中進行詞匯的重復堆砌,這樣的文章情感表現(xiàn)力很差,給人以一種空洞、不真誠之感。比如教師在教完三年級上冊的第二組課文后,在進行自作課時,布置了一份作業(yè):以秋天為主要內(nèi)容,完成一篇文章。有些學生在作文《我家鄉(xiāng)的秋天》里就連續(xù)用了“美麗、漂亮、好看”等許多近義詞,這樣重復堆砌詞語,讀起來乏味,缺乏感情。
二、提高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留心觀察生活,拓寬眼界
1.與生活親密接觸,取材于生活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生活是個大課堂,處處留心皆學問,如果擁有一雙慧眼,必然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東西。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細心地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就不愁沒有可寫的東西,并且寫出來的東西也不會枯燥乏味。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逐漸減少對寫作的排斥甚至是恐懼心理,多接觸社會,多接觸生活,將有利于提高作文寫作能力。有些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顯得晦澀干癟,那是因為學生沒有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寫作中。人是感情豐富的個體,學生的感情不可能來自教師的教授,而是學生自己的真情流露,有感而發(fā)。只有接受了生活的洗禮,才有想說的話,才有可表達的感情。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觀察學生的興趣愛好,在學校規(guī)定的允許下,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這個大課堂里,幫助并引導他們走進、觀察、體驗生活,教會學生如何將心中最熱烈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來。比如教師布置的一項寫作作業(yè):以感恩為主題,寫一個你最想感謝的人。學生最想感謝的人就是父母,讓學生放慢一天生活的節(jié)奏,觀察父母一天的言行,如此學生就可以通過日常生活體會到父母親對自己的關愛。如此,讓學生有意識地將體驗活動與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寫自己的文章,抒發(fā)自己的真情。
2.增加閱讀量,拓展知識面
學生由于年齡所限,無法接觸到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要想學好語文知識,將著眼點僅僅放在課堂上是不明智的。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一定量的課外讀物以豐富知識,擴展知識面,開闊眼界。唐朝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n外知識的豐富,有助于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除了一些作文類讀物外,教師可以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推薦一些讀物如《讀者》《意林》等,補充學生的課外知識,增加他們的閱讀量。
(二)教師和家長互相配合,鼓勵并支持學生寫作
學生在小學階段,非常重視教師和家長的評價。只消教師和家長給一個鼓勵的眼神,學生就歡喜異常。我們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不要只找他們的不足與缺點,不要動不動就對學生的作文加以指責和否定。適度的表揚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寫作興趣。試想學生完成了一篇文章,將之給教師或家長看,得到的只是一句不冷不淡的評價,他們將會多么失望;反之,得到幾句贊揚,則會眉開眼笑,甚至還會想著:要多寫一點,那么獲得的表揚就會更多一些。
(三)教師精心設計相關活動,打造快樂課堂
“我要寫”和“要我寫”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若是前者,相信學生寫作的過程是非常愉快的,反之,寫作對學生而言就是一種煩惱。再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寫作的內(nèi)容要求,精心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充分參與,并獲得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自主自發(fā)地愛上寫作。比如講解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三組的寫作內(nèi)容:寫一種植物。教師可事先在校園里觀察所種植的植物,向園林專業(yè)人員請教,然后在寫作課時,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到校園里給學生講解校園里常見的植物;或可帶領學生到相關的場所比如植物園進行游玩,或是到郊外進行野餐,在活動的過程中穿插有關描寫植物的知識,也可以讓對這些植物有所了解的學生向同學介紹。如此,學生可以在活動中找到樂趣,快樂學習,并學會如何描寫一種植物。
(四)教師需督促學生勤于動筆,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良好的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培養(yǎng)的,必須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要勤于思考,最為關鍵的是要勤于動筆。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只有不斷地將一些理論知識運用到寫作實踐中,才可獲得較好的成效。學生不能只一味地進行模仿寫作,這只是一種訓練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舉一反三,創(chuàng)作出具有個性與新意的文章才是最終目的。比如,教師根據(jù)學生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情況,適當安排一些寫作訓練,比如以人物、事件分別為主題寫一些小短文,日積月累,學生必然會取得一定的進步。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中高年級的寫作教學仍存在一些不足,教師必須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與學生的充分交流,了解自身在教學方面的欠缺,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盡力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而學生也應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從自己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升寫作水平,從而促進寫作教學活動的圓滿完成,進而促成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高有才.全科型培養(yǎng)視角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設置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3(12)
[2]陳素蔭.小學高段閱讀遷移式練筆的問題與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12)
[3]楊玉紅.創(chuàng)新文字飛揚寫作——剖析多媒體輔助教學下的小學寫作[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0)
[4]辛亞寧.小學寫作教學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初探[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4)
[5]趙玲玲.用生活架起通往寫作大門的橋梁——小學寫作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3(19)